清朝兴亡二百载
繁体版

第十八章 萨尔浒之战(三)

    我们前面说到二月,塞外一带,大雪飘飘,原拟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出边进击,但因天降大雪,改为同月二十五日。

    但唯有山海关总兵杜松,仗着膂力,想立首功,令军士冒雪西进。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朝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北上,杜松率领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努尔哈赤接到奏报以后,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

    杜松军到了浑河,冰冻未开,杜松驱兵径渡,河中冰冻忽解,溺死军士多名。渡至对岸,有后金军两三小队,上前拦截。怎禁得住杜军一股锐气,乱杀乱斩,后金军顿时纷纷退走。杜送率军追赶,约里许,见前面有座高山,后金败军,统向山谷中退去。杜松恐山内设有埋伏,暂止不追,令军士堵住谷口。

    并另探子打探军情,探子回报后金兵聚集界藩城。杜松遂把军士分作两支,一支仍令堵住谷口,一支由自己亲领,直攻界藩城。

    原来杜松军屯留山谷,叫作萨尔浒山,此山距界藩城,约有数里。界藩城筑在铁背山上,是后金要塞,努尔哈赤正令兵役一万五千,运石添筑,此时闻杜军进攻,急遣长子代善,引二旗兵去防界藩城,自率六旗兵四万五千人,直攻萨尔浒明营。

    次日,两军交战,霎时天地晦冥,咫尺间不辨人影。将过中午,杜松军点燃火炬照明以便进行炮击,后金军利用杜松军点燃的火炬,由暗击明,集矢而射,杀伤甚众。此时,努尔哈赤乘着大雾,越过堑壕,拔掉栅寨,攻占杜军营垒,杜军主力被击溃,伤亡甚众。

    这时候的杜松正领兵到吉林崖,与铁背山相近,忽听后面喊声大起,后金大贝勒代善,带了二旗兵杀来。杜松急命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与后金军混战。骤闻后军复纷纷大乱,界藩城的兵役,也一齐杀到。杜松忙命后军又作前军,迎截界藩城兵。

    正在你死我活的相拼,不料深林中又冲出一支人马,把杜军夹断。杜松军本已是腹背受敌,哪里禁得三面夹攻?杜松方舍命突围,飕的来了一箭,正中心窝,坠马而死。原来这深林中人马,正是努尔哈赤扫平萨尔浒明营,派来夹攻杜松的军队,率队之人为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

    此战除西路军主将总兵杜松外,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在战斗中阵亡,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明军主力被歼后,南北两路明军形孤势单,处境不利。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的夜里,开原总兵马林方出三岔口至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闻得杜军败没,一面飞报杨镐,一面倚山立营,停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环营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继后。又命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各率万人,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并环列战车以阻挡敌骑兵驰突。

    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上,去尚间崖方向迎击马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