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亡二百载
繁体版

第四章 深山大泽生龙蛇(二)

    我们前面说到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为元帅,北征沙漠,让北元见识到了明朝的强大,双方就此进入了僵持状态,但北元仍然有足够的兵力对明朝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扰。

    朱元璋也认为蒙古骑兵始终是明朝最大的威胁,分别于洪3武十三年(1380年)、洪武十四年(1381年)对北元发起两次远征。这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而北元也认识到,与强大的明朝正面作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他们开始采用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的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明朝边境,实属于不咬人膈应人。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想彻底解决掉自己这个老邻居,是真的被烦透了。明太祖首先与与建州女真三部(胡里改部、托温部、斡朵里部)取得联系,建立对付蒙古的同盟。建州女真三部从今黑龙江依兰县沿松花江和牡丹江迁居到图们江流域。这地方元代属奚关总管府奚关城。在我看来这里女真三部多起到牵制的作用。

    因为此次征战的大将军是被认为明初最后一个名将的蓝玉,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初八日,朱元璋以蒙古内部空虚之机,派遣蓝玉为征虏大将军,邓镇、王弼、赵庸、吴海、张翼、周武、曹兴等为副北征。月末,蓝玉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一带)进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一路搜索前进,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名叫“捕鱼儿海”的地方。所谓的“捕鱼儿海”,即是今贝尔湖的古名。

    当初元太祖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游牧贵族的传统分封亲族时,将兀鲁灰河等地(相当于乌珠穆沁旗一带)封给了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而邻近的捕鱼儿海亦应该是哈赤温后裔的势力范围。北元小朝廷以“捕鱼儿海”为栖身之地,这表明哈赤温的后裔仍然忠于大汗脱古思贴木儿。

    四月十二日,明师自百眼井至捕鱼儿海南,侦知敌营尚在海之东北八十余里,乃命王弼为先锋,疾驰夺其营。敌以为明军缺水,不能深入,不设防备,又遇大风扬沙。当王弼军突至,大惊失措,落荒而逃。蓝玉等杀太尉蛮子等,俘获其众。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及丞相、知院等数十骑逃遁。蓝玉以精兵追之不及,而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及故太子妃并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七千余口,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余头,牛、羊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余头,车三千余两,不久,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余。五月二十一日,蓝玉捷表至京,朱元璋大加慰劳,比之卫青、李靖。这是一场彻底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

    我们再回归到正文,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这一年二月十五日李氏朝鲜王朝建立,三月,孟特穆接受朝鲜授予他的“上万户”。顺便插一句,这一年有两个重要人物逝世,一是朱标,朱元璋长子,一是沐英,朱元璋养子。也正是这两个人逝世改变了明朝发展的走向。

    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位于今绥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赐名李承善)为指挥使。其后又以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以孟特穆为指挥使,赐姓童。胡里改部与斡朵里部,都隶属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建州女真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