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装甲铁翼
繁体版

第146章:请带着灵魂上路(五)

    “预计剩余5秒达到极限时间……”

    “5、4、3、2、1,出力限制解除已结束!”

    菲欧娜在提醒和汇报机体概况给费恩。

    这架“强鹭”在经过了十多分钟的加速冲刺后,挂载着的循环发动机喷口总算是熄灭了那耀眼的尾焰。

    传感器指示灯泛着的白色光辉也很快暗淡了下来,伴随着的就是速度剧减,空气阻力让机体在这时候的速度降低到了不足音速。

    “准备舍弃挂载。”

    “当前相对高度730米,预定航线正常……”

    费恩将推进杆拉到中间,左手按辅助推进杆上弹出的全息键盘,他要控制系统将挂载在机身上用尽了燃油的副油箱舍弃。

    “解除完成。”

    很快战机模式下的机体在抛弃了四个笨重的废弃物后,速度又逐渐增加了。

    “抓紧了,准备升空。”

    他提醒了一句后,拉动右侧推进杆,让机体调整角度冲上更高的天空。

    “强鹭”在战机模式(MAF)下的光电传感器和远距离监控器正在整合视频数据在地面全息面板中显示,菲欧娜能够很清楚看到地面上的一些局部细节了。

    “为什么拉升高度?”

    “你要是还记得希斯提给的飞行方案的话,那么也就懂了。”

    (根据情报部门的资料,我们选择执行任务的方向是由南向北,在“克里斯特”据点之前有平原荒漠和山谷,所以飞行模式选择低高,保持相对高度在1000米以内……)

    经过费恩的提醒,她也一下就想起来了,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注意听。

    很快,菲欧娜就看到了监控画面里前方高耸的山峰,平均海拔高度达到一千多米,最高也有两千米。

    机体的可动后掠翼从收缩变为扩展张开,这样会导致机体减速,但是会获得更好的低速可控性,同时也能减少驾驶员的负荷和操控能力。

    这也就导致了机体一下子从超音速降低到了亚音速滑翔,费恩这么做其实目的也是为了照顾后座上的女孩。

    菲欧娜虽然也很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压力和紧迫感,但是费恩认为她还不够,或者说他不想让菲欧娜强撑着,至少在真正进行作战还没开始前不能消耗掉太多精力。

    于是这架MF此时就像是一个大号滑翔伞一般飘荡和滑翔在山谷中穿梭,这样也有个好处是在山谷中掠过的时候,有更多反应时间可以更好控制机体而免于发生碰撞意外。

    要完全经过这片山谷至少还需要数分钟,费恩也能趁此时间多休息和思考战术,菲欧娜也是如此,从刚开始的紧张高压状态下放松了许多。

    “为什么恩威组织不会选择在山谷之间架设雷达站和防空导弹?”

    “他们不会浪费钱和资源去干没用事。”

    “那要是万一……”

    “要是真有的话,我们现在就很有可能被盯上了,考虑到突入山谷时的云雾稠密外加上我们在云雾层上方飞行,我认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很低。”

    菲欧娜稍微安心了一下,尽管费恩说的话不一定靠谱,但她还是在内心祈祷了一下不要被发现。

    “万一要是被发现了,就用反辐射导弹将它炸烂。”

    费恩很冷静的说,同时还点开了此时MF弹仓内挂载的武器,在战机模式下的两个弹仓是在机体的后方,可以挂载约3吨弹药。

    这次任务不考虑外部挂载武器的原因是要尽可能的减少阻力,所以才只会挂载推进器,进行对面打击任务时利用两个弹仓和折叠的AHCS护盾,以及在机体左侧部收纳的等离子压缩步枪。

    “费恩……好像有哪里不对……”

    “什么?”

    菲欧娜有些慌张和胆怯的说,她边调出数据面板到费恩那里显示出来后又继续说。

    “机体整备的时候一切正常对吗?”

    “当然,除非整备部的人全都眼瞎和昏了头。”

    “那为什么……光电传感器显示的画面和数据有些不对劲?”

    “嗯……?”

    他也认真看向菲欧娜调过来的显示画面,仔细看了才发现确实有问题。

    “强鹭”此时是还在山谷云雾之间飘荡滑翔,亚音速下是不会有太明显的红外信号,也利于机体身上的光电传感器捕捉热源。

    菲欧娜所说的异样的地方就是机体光电传感器能明显的捕捉到一些一闪一闪的模糊影像,经过计算整合后的画面看起来就明显是一架机动装甲。

    可问题就是这些光电合成影像看起来是机动装甲的物体没有行动,并且还暴露出如此强的热源,被云雾干扰下光电传感器是无法发挥出全部效能的,能发现它们就只能是那些物体本身有着强烈的红外信号。

    “高功率射频塔……?”

    费恩拉低了机体高度,在非离云雾层后,机体的远距离光学监控器也能捕捉到画面了。

    他放大显示画面的细节后才发现那是南澳联合体军方的机动装甲和射频信号塔,可能是用于在电磁屏蔽场环境下进行通讯。

    “悉尼军队为什么会在反叛军控制范围内……难道说他们也有行动?”

    “和我们的任务无关,返回航线。”

    “但是就算是这样,情报部的人就不怕他们要是打搅了我们执行部的任务该怎么办?”

    “这确实……希斯提姐好像确实没给应对处理方案出来,现在只能希望他们的目标跟我们不一样了。”

    费恩拉动推进杆加速,并且控制机体将可动扩展后掠翼收缩,将机体处于阻力最小范围,然后进一步拉动推进杆。

    “强鹭”再一次的冲上了云层,并且速度逐渐超越了一倍音速,很快来到了3000多米的高度,随后又逐渐调整姿态平飞,放慢机体速度,保持接近一倍音速巡航。

    “预计3分钟后离开山谷,之后经过约8分钟抵达目标地点。”

    菲欧娜继续播报机体概况和预定方案,她并没有因为刚刚的超音速冲刺而感到很大的压力。

    现在在费恩眼里也总算觉得她是逐渐习惯了,但是他也并不打算因此就可以放开的操控机体。

    他们两个人都开始放松了一些,费恩其实内心一直都比较平静,而菲欧娜也是这么认为的,自从布里斯班海港动乱那件事之后,她就对费恩总能那么冷静稳重的一面给惊叹到了。

    当时他们在新几内亚海里的时候,那个男人对机体的操控如此的乱来,而且还导致自己承受不住过载昏了一段时间。

    “准备到了。”

    在菲欧娜还在回忆的时候,费恩提醒了一下让她回归到了现实,重新注意起了周边环境。

    驾驶舱是半全周天的显示,再配合头瞄和全息显示,并且全息面板也能显示出目标细节,还是双座,两个人的配合就能处理更多的情况。

    新一代的机动装甲标准之一就是尽可能的减少驾驶员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让驾驶员从一个操控者变成决策者,增加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从而间接的提升机体性能。

    所以说“强鹭”系列是新一代机里开创性很高的,也是用上很多新技术,当然后果就是技术不完全成熟和高昂的造价才让这个系列没能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