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背上铁生坐火车
笔会,大概就是出版社或者编辑部出面主办,最好是找几个有接待能力的单位,把作家们拉到风景名胜区集中,包吃包住,外加观光旅游。
对主办单位来说,能拉到有实力的作者,意味着能够预订到好稿件,短期内可以超过竞争对手。
对作者来说,被邀请参加笔会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说明自己的写作已经得到关注和认同,作品发表机率高。
但对于《当代》和国文社,包括他们邀请来的这些作家来说,情况又有些许不同。
《当代》从来不缺稿件,创刊之初,国文社举全社之力办《当代》,《当代》在国内文学刊物领域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短短几期刊物,《当代》便在国内的文学刊物领域站稳了脚跟并稳稳占据前列的位置。
而后,林为民出现了,这个年轻人很神奇。
明明最开始连《当代》的编辑都不是,可却偏偏有一种搅动风云的能力。
因为他的出现《当代》和《人民文学》的销量与日俱增,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当代》现在每天收到的稿件更是以千来计数。
而这次《当代》所邀请的作家们,无论是成名已久的前辈,还是近些年培养起来的后起之秀,创作实力都是有口皆碑的,作品根本不愁没有地方发表。
区别只是在于,发表到哪一级的刊物上而已。
燕京火车站的站台上,一群人正在等待着,卫君怡看着手表,脸色带着几分急躁。
“这个林为民,事情社里都交给他张罗了。要出发了,他居然还没到。”
“快到了,应该快到了。”
这次的“《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社里派出了总编卫君怡带队,《当代》这边则是出了主编覃朝阳和副主编林为民,剩下的还有编辑部的几位骨干编辑,荣世辉、祝昌盛、贺启智、章仲锷、柳荫和姚淑芝。
一行大部队早早就来到了火车站,等了半天,却不见林为民的踪影。
要知道这次的笔会的操办都是他一手经办的,他要是没赶上火车,到时候可不好办了。
“来了!来了!”几个编辑冲着入站口处招着手。
只见林为民正一手向大家挥着手,一手还推着轮椅,轮椅上是个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覃朝阳道:“轮椅上的应该就是石铁生,为民昨天说早上去接他。”
卫君怡点了点头。
这时林为民推着石铁生走到大家近前,将石铁生介绍给大家,几个同事纷纷向石铁生投去感兴趣的目光。
石铁生最早与《当代》结缘是在创刊后的第二期,他的那篇《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就刊登在第二期上。
打过了招呼,火车也差不多快开了,还好眼下不是什么节假日。
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上车,轮到林为民时,他让祝昌盛帮着把轮椅前倾,然后他蹲下身来。
“铁生,你抓住我肩膀。”
石铁生的双手紧紧把着林为民的肩膀,林为民用双手箍住他的大腿,腰腿发力,一下子便将石铁生背了起来。
石铁生个子高,骨架大,但身上却没几两肉,这是长久的病痛带给他的后遗症之一。
“你这肉都白吃了!”林为民调侃道。
石铁生笑道:“这不是为了让你背着更轻松嘛!”
两人玩笑着,林为民将石铁生背上了车。
林为民将石铁生背到自己的卧铺上。
“这张软卧就给伱了,凑合着待着吧。”
“在这里待着没什么意思,人多热闹点。”石铁生说道。
这次来的一行人众多,卫君怡、覃朝阳、林为民三人都是12级以上的干部,单位给买票买的都是软卧车票,其他人则都是硬卧车票。
“那我背你过去,等你聊完之后再回来。”
“我就在那边就行。”
“这边舒服点,一路快20个小时呢。”
林为民劝了一句,石铁生没有再坚持。
两人去到同事们所在的硬卧车厢,这里可要比林为民他们那个四人间热闹多了,两人来的时候大家还在兴奋的聊着天。
当编辑的,天南海北的去组稿很正常,但那都是苦差事,远没有参加笔会潇洒。
这次编辑部一行九个人出来,在燕京留守的那帮同事都快馋哭了。
“来来来,大家尝尝我们家那口子卤的鸡爪。”柳荫热情的掏出吃的给大家分享。
“阎老师真是好男人啊,连做菜都做的这么好!”姚淑芝尝了一口鸡爪称赞道。
柳荫的丈夫叫阎钢,也是同行,现在在《文艺报》当编辑。
今年年初《文艺报》向林为民约的那篇稿子,就是阎钢通过柳荫约的。
荣世辉嘴里唆着鸡爪,不知道从哪掏出了一瓶二锅头,跟贺启智的啤酒瓶碰了一杯。
“老阎心灵手巧,我们办公室那张沙发还是他帮着给做的呢!”
大家聊着天,石铁生让林为民从包里把他带的东西掏出来,林为民将东西摆开,“我叔儿没少给你带东西啊!”
“穷家富路,这一路总得带点干粮!”
林为民拎着一袋茶叶蛋,少说也得有二十个,“你管这叫一点啊?”
“这不是还有大家呢吗?”
石铁生笑着将茶叶蛋分给大家,林为民也分到了一个。
姚淑芝啃着茶叶蛋,问道:“为民,你没带东西?”
“带什么东西?”
“吃的啊?”
林为民摇摇头,“带那玩意干嘛,饿了买点就行了。”
后世坐惯了高铁的林为民没有坐火车还要带食物的习惯,姚淑芝啧啧道:“要不说人家是有钱人呢,出门带个钱包就行了。”
林为民道:“你啊你啊,真是跟郑国学坏了,现在整天抠抠搜搜,就知道算计。”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姚淑芝狠狠的朝林为民翻了个白眼。
火车逐渐驶离了燕京市区,望着车窗外开阔的天地,众人不由得精神大振,一路谈天说地。
“刚才我还看到有人在火车上看为民登在《青年文学》上的那部《追凶》呢!”
“昌盛,你的眼神也太好了吧?一走一过,这都能看清楚?”
话题不知不觉跳到了《追凶》上面,经过这几天的发酵,《追凶》所引发的影响已经初步显露,编辑部的同事们在祝昌盛和姚淑芝的安利之下都已经看过了这部小说,只不过大家暂时还没有公开在一起讨论过这部小说。
就在大家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两个女生敲响了车厢的侧门,大家的眼睛望了过去。
两个女生表情带着几分羞赧,“几位老师好,我们是隔壁车厢的,刚才不小心听到了你们说的话,请问林为民老师是在这里吗?”
大家的眼神投向林为民,他无奈起身道:“我就是林为民,有什么事吗?”
两个女生顿时激动起来,不敢置信的问道:“您真的是林为民林老师?”
林为民朝大家看了看,“应该是吧,反正大家是这么叫我的!”
他的玩笑话让两个女生笑了出来,“林老师,能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我们想请您帮我们签个字,可以吗?”
林为民点点头,“当然可以。”
女生们立刻将捧在怀里的书递了出去,“谢谢林老师!”
看得出来,两人确实是林为民的读者,递过来的书一共有四本,一本是这个月刚出的《青年文学》,还有三本是国文社之前出版的《霸王别姬》、《风声》和《套马人》。
“林老师,您这几部小说写的真是太好了!”在林为民签字的时候,圆脸的女生恭维道。
林为民玩笑道:“哦?那要是挑出一部最好的呢?”
圆脸女生想了想,“我觉得是《霸王别姬》。”
“那你呢?”林为民又问向另一个女生。
另一个女生答道:“我觉得《追凶》最好!”
林为民微微诧异,“为什么说《追凶》最好呢?这几天我可是一直在听身边人说,这本书太难懂了。”
“就是因为难懂才好。有些作家写作也会为了追求所谓的格调故弄玄虚,可林老师您的《追凶》不是这样。这部小说所有的叙事都是为了小说,也构成了小说。
每一次的抽丝剥茧,没有一次是多余的。只有真正完整的读过、读明白这部小说的读者,才能明白小说中所蕴藏的那种震撼和绝望。
这种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汹涌澎湃的感觉,是我在读您其他的作品所没有感受过的。当然,您其他的作品也并不是不好。
只是我觉得,相对而言,《追凶》所带来的那种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带给我的印象太过深刻,是足以让人铭记一生的那种感觉,我记得我上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还是读到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女生滔滔不绝的叙述着自己对于《追凶》的看法,可见是真的喜欢这部小说。
林为民内心高兴,笑着说道:“把我和毛姆排在一起,太高看我喽!”
“在我心中,林老师您的才华并不逊于毛姆。”
林为民被女生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了,主要身后还有那么多同事和朋友呢。
“而且……我觉得您这部小说更大的作用是在于为先锋小说这种新风格树立了一个极其标准和经典的榜样,我之前看过您在燕京师大关于先锋小说的演讲稿,您的作品不仅是涵盖了您所提到的先锋小说的特点,更是将先锋小说的格局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虽然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在前,可我还是觉得,您这部《追凶》才是应该被称为先锋文学开山之作的作品!”
呦呵!
这真是遇上死忠粉了,林为民这回是真被夸脸红了。
小姑娘年纪轻轻的,真是蕙质兰心,独具慧眼。
第二更晚点。刚想缓一缓,孩子发烧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