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开始建神庭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战斗前夕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

    新安县,军营内,李昊收到了临江府消息。

    “嗯,一月就下临江,现在已经掌控全府,正在攻打青龙关!”李昊揉揉眉头,“这潜龙曹操气运,果然非同小可。听细作所言,这临江府城和各县,不说大治,也是民生安定,各世家也没有暗中动什么手脚的,真是可怖!”

    “现在,只有希望青龙关的守将能为我多拖延些时间了!”李昊起身,看着青龙关方向,若有所思。

    “罢了,最要紧的还是自身,我要尽快整合兵力,与张宗权一战,拿下新安,才有一拼之力!”

    李昊起身,来到军营中,刚出帐门,就有两个亲兵跟上。均极是悍勇,双眼精芒四射,视察周围,身上时刻穿着甲胄,近身侍奉。

    这是李昊挑选的好苗子,个个凝练暴熊武魂后都有擒龙搏虎之能,李昊又费尽心力,为他们解决过大难事,有家眷的,都授了宅,还有良田,不需自己耕种,只需享福。如此,已是得了亲卫死力。

    李昊现在一看,更觉满意。被亲兵簇拥着,开始视察军营。

    只见各部按营驻扎,井井有条。士兵见了李昊,都是肃然行礼:“参见大人!”

    全军虽有数千,整个大营却极为静谧,偶有军歌、号子声传来。

    李昊点头,在此界,除了练兵,更重要的却是一个“养”字,真正的名将,都得在这养军上下功夫。

    这不只是供养充足,体魄健壮。更要学会积累精气神,平时如猛虎俯卧,意态闲适。到了战场,就得化身修罗,佛挡杀佛。

    这养得好的兵,足可大用十年,身体强健,没有各种战场上遗留的暗疾。比起其它只能用个五六年顶天的军队,这气势,经验,武力,都大大超过,堪称百战百胜的强军。

    当然,李昊这兵,还差得远,但也有了那么一丝影子在内。

    李昊心中大快,这里白手起家,自然有许多措施,可以先行布置,为将来打下基础。

    此次练兵,大部分都是枪兵。李昊又设了弓箭营、刀斧营,选拔臂力过人者进入,为将来预留准备。

    至于骑兵,北方马匹,虽然不少但马匹消耗太大。

    一匹马,日食五人之粮,军马更加精贵,还得加鸡蛋等营养,实在是供养不起。

    李昊咬咬牙,建了一个骑兵队,五十骑,已经颇感吃不消。

    又在军营里,设了讲武堂,规定下级军官,都得进学,学些字来,至少要认识公文,再教些最简单的战阵知识。

    这也是迫不得已,其它诸侯属下,都有宿军之家,将门虎子投靠,自然可以用作军官,上下号令一统。

    可到了李昊这里,从者寥寥,只能自己培养。

    但平民之中,也不是没有美玉,宋玉在这两千人里,也发现了一些将才。

    比如有一人,名为罗勇,武艺高强,素有勇名。更给大户养过马,精通马术,本命气运不错,是个骑将之才。李昊大喜,任命为骑兵队正,因为骑兵不同步军,也有正九品的官身。

    还有两人,沈浪、潘璋,皆有勇力,在大比中脱颖而出,又有些才学,不是一字不识的武夫,本命也不错,都任了营正。

    李昊看着潘璋总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但想了很久也没有个所以然便不再浪费脑细胞。

    李昊想完,登上点将台,一挥手,号角声响起。

    军营顿时动了起来,待得三遍号角响过,大军就已集结完毕。

    李昊从高台向下望去,只见士卒按营站好,手持兵器,面色肃然。整个大军,寂静无声。

    不由连连点头,面现喜色,不枉他日夜劳累,同甘共苦,耗尽心思,这些流民,终于成军!

    发下号令:“阅兵!”

    传令兵立刻发出号令。

    只见军阵缓缓而动,各营依次上前,列成军阵,通过点将台,或拔刀演练,或持枪横扫,都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待得演练完毕,众军大呼:“吾主万胜!万胜!”

    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不少人面上变色。

    李昊一笑,他特地请了两县大户前来观礼,就是起了威压之意,现在看各家主被强军军气所慑,面色苍白,知道在他兵败之前,这些家主,是不敢有大动作的了。

    送走惴惴不安的各家主,李昊终于出了军营,来到县衙。

    议事厅内,李昊属下,济济一堂。

    李昊一身点鹤官袍,端坐主位,顾盼之间,更是英气逼人。

    下面众人,文左武右,都是拜下:“见过县令大人!恭喜大人练得强军!”

    李昊双手虚抬,说着:“众位免礼!本县令练兵期间,多赖各位打理杂事了!”

    顿了顿,又问着:“白思明,灾民情况如何?”

    白思明出列,行礼说道:“当日大人招满军卒后,就撤了粥棚,剩下的流民,不算太多,一直修屋补路,做些杂事,但近来也有些不稳,想要土地耕作,获得粮食!”

    李昊慎重点头,这些流民,都是实力,光靠自己养,肯定会被吃垮。只有让他们自己耕作,才可长久,并且还可提供赋税。

    但问题就在土地上,到了王朝末世,土地兼并严重,良田都在地主大户手上,哪里还有多余的土地?

    要是换在前世蓝星,李昊也没辙,但这里,百姓依城而居,就是乡村,也没有离开太远,田地也是如此,越靠近县城的良田,价值越高,多在大户手中。最外围才是乡村自耕农和佃户的土地。

    因此李昊说道:“后来的流民先不管,也管不了,但这些先到的,多是军中家属,必须妥善安置。正好,时值秋收,赋税也该上来了,我再拨一笔钱粮,务必将流民安顿好,到了明年,我自有打算!”

    白思明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大人有何打算,但也只能先退下。

    “李文,税收情况如何?”宋玉又问着。

    李文出来:“今年灾情有所缓解,各地虽不是大熟,但也有中熟,算是不错了!”

    “大人又练得强兵,震慑宵小,这两县大户,都没有使绊子,顺利收上来了,足够支持!”

    “好!如此才有论战的底气!”李昊大喜。

    众人却是一惊,武安国出列,问着:“主公此言,可是将有大战!”眉目中,不由有些跃跃欲试之色。

    李昊点头:“新安府张宗权,怕是忍耐不住了。我们秋收,他那里也是秋收,粮食充足,就可起兵了。”

    又冷笑:“我以圣旨名义起兵,宣告张宗权为逆贼。又恰逢临江张家得了真圣旨,这声势,就起来了,新安百姓,多是半信半疑。”

    “我等又在新安府内,等于心腹之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张宗权能忍到现在,已经有些出乎预料了!”

    “暗间来报,张宗权整顿兵甲,已起兵四千,亲自来攻。”

    “既然张宗权都敢出来了,我有岂能输于他!”李昊淡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