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侠客
繁体版

初登九霄太虚

    “把人安全的护送到了?”

    襄州城外的那间破旧山神庙之中,魏老背附双手立于两名黑衣死士面前。深邃苍老的眼眸安静的注视着站在他不远处的浮屠,罗刹二人。那日魏老与许燕云商谈完具体的计划之后,便想办法联络了浮屠罗刹二人来此。此时刚好浮屠罗刹二人来到这间魏老经常联络他们的这间破旧山神庙之中,听见魏老的询问,浮屠躬身说道:

    “是的,魏老,人已经是安然无恙的护送到了雀尾山下,只是那丫头奔波劳累了这么久,刚上到了雀尾山顶便直接晕死了过去,我兄弟二人见状,便将其送至了太虚宫内的一处偏房内。为其唤来了道童,想来经过两日的休息,这丫头应该是醒来了吧”

    雀尾山顶,九霄太虚宫内的一处偏房内,身着一袭青色道袍的嫣儿在一张铺设松香花褥的软榻之上缓缓地睁开了紧闭的桃花眸子。眼中映入的景象不禁让她小小的脑袋上充满了大大的疑问,自己这是在哪?只见这偏房殿内陈设简单却不失道家风范。由于嫣儿是平躺在软榻之上,故此,首先映入嫣儿眼帘的印在屋顶的四爪金龙,金龙分成了每个方形格,每一个方格便印有一条金龙。整片屋顶之上都是由这种方形格构成,显得非常富丽堂皇,颇具一些皇家风范。

    嫣儿环眼四顾周围,正面的一堵墙上悬挂着一副字上面以行书撰写着“道法自然”四个大字。离嫣儿不远处以香炉供奉着一副牌位,嫣儿不识字,但可以猜得出可能供奉的是道家三清祖师或是太上老君等道家始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块牌位上刻的是三清祖师中的上合虚皇道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也被称为三清中的玉清,位列三清之首,在道家文化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道家诸神之中,三清祖师也被一众教众推崇至最高神明之位。在最初的发展中,张道陵于鹤鸣山创立天师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随着时代的缓慢发展,寇谦之对天师道作出一定的改革,但不变的亦是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而在史书中同样记载着,“太上老君”名李耳,被世人称为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道教始祖。由老子所创的《道德经》内阐述着道教的主要思想观点。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正是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出的这些观点,后来道教教众便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分别为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嫣儿毕竟还只是个及笄之年的少女,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也不是特别关心。略过牌位之后,嫣儿在松香花褥的软榻上缓缓坐起身来,刚起身时嫣儿顿时感受到了浑身上下传来的肌肉刺痛感。不禁让嫣儿好看到极致的弦月眉紧皱起来,嫣儿这才想起来,自己明明前日是在雀尾山的山路上晕倒了的啊。好像还......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见到了九霄太虚宫的恢弘壮阔的大殿正门。自己是怎么到了这间偏房呢?而且看着屋内陈设,好像...还是在自己心心念念的九霄太虚宫内的偏房!!!

    就在嫣儿强忍着身体的酸疼感想要起床的时候,偏房的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了,走进来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小道童。这道童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头上扎着发髻,脚下穿着一双黑色圆口鞋。这种黑色圆口鞋通常都是道士日常时日的穿着打扮,若是有什么重要的节日,就会换上一些例如道靴等服饰,以示隆重。

    这道童就到在软榻上起身的嫣儿先是一愣,很明显他没想到这丫头居然醒了。这道童今日前来是给这个房间打扫一下室内卫生,想来是为了让嫣儿有一个舒适的环境静养。见到嫣儿醒了,小道童羞涩的开口说道:

    “施主,你,你醒了?小道来为施主房间散去杂陈,好让施主有一个安心静养的清幽之所。这样更利于施主身体修养元气,让施主恢复的更好些。”

    嫣儿闻言,在软榻上坐直了身体,张开樱桃小口对进来的小道童出言询问道:

    “道长,请问,此为何处?如今小女子这是身处何方?还望道长为小女子解惑”

    道童听见嫣儿的询问,边拿起房内立于门侧的松木柄的扫箒打扫着室内灰尘,边开口对嫣儿回答道:

    “这里当然是雀尾山啦,女施主难道不记得了?前日女施主和朋友一起来到此处,只是最后女施主由于体力不支晕倒在了道观的大殿门前。最后还是女施主的两位朋友亲自将你送进道观的呢,说起来那二位施主,人是极好的呢,临走之前啊,特别给道观留下了诸多香火钱呢,还给了小道些许,吩咐小道好生照顾女施主你。”

    嫣儿听到雀尾山三个字脑子“轰”的一声,自己是真的在雀尾山啊!这个自己朝思暮想的神山,如今自己就在这里。等等,道观?什么道观?嫣儿听到小道童说到道观两个字时候,心中虽然是希望小道童口中的道观就是那座恢弘壮阔的九霄太虚宫的,可心中又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已经在这座神圣的道观中了?还有,什么是与我同来的二位施主?这是怎么回事?嫣儿心中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

    “道长,道长,烦请稍安勿躁,小女子有些许不明,起先闻言道长口中的道观?可是那世人口中的九霄太虚宫?还有道长刚刚说的与我同行的两位施主?是谁?他们人已经走了?”

    小道童缓慢的挥舞着手中扫箒清扫着屋内最后一丝灰尘,听见嫣儿的疑问,小道童明显表情一滞。难道这雀尾山上还有第二个道观嘛?还有,看这位女施主的反应,她好像并不知晓将她送至殿内的两位伙伴啊!

    “对啊,这里当然是九霄太虚宫了!难不成这偌大的雀尾山还有什么别的道观不成?施主莫要与小道开这种玩笑的!至于女施主你所问的那两位施主,前日将你送至这偏房内就已经离开了啊。你不知道他们?”

    小道童有些不理解此时嫣儿的反应,那日,看那两位施主明显是认识眼前的这位女施主的。不然怎么会对这位女施主如此之好,慷慨解囊为道观捐献香火钱,为了不让这位女施主吃苦受累,就连自己都受到那两位施主的恩惠。如今看这位醒来的女施主的反应,怎么倒像是不识得二人模样呢?小道士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了。

    而嫣儿听到小道童说的“九霄太虚宫”这五个大字之后,小道童后续说了什么,嫣儿一概都不曾听到了!她真的到了这座自己跋涉山水,千难万险才来到的九霄太虚宫!这一切真的是真的么?嫣儿不禁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自己一定是太累了,或者?自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吧?嫣儿怀疑自己是在另一世,才来到了这座被奉为神明的九霄太虚宫。对!一定是这样的。想到此处,嫣儿不禁心中一阵绞痛,泪水再也无法控制的从眼眸中滑落,啪嗒啪嗒的滴落在松香花褥的软榻之上。难道自己就这样食言了么?答应他的十年之约,恐怕是无法做到了。真是不甘心啊!

    小道童见嫣儿毫无预兆的就哭了起来,顿时更加摸不到头脑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面前这个容颜略有些憔悴却不失美貌的女施主,虽然自己跟随师父在道观中修行时也接触过其他师姑,也算是接触过女人了。可毕竟那些都是与自己一般年纪的师长们,她们也不会哭鼻子啊。小道童见到嫣儿在自己面前无声的哭泣,一时间想安慰,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好。只是紧着说:

    “女施主,你,你这是,怎么了?你怎么还突然哭了起来呢?这这这,这要是让师父看见,一定会以为是小道欺负了女施主啊!你快别哭了,有什么小道能帮忙的,小道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帮女施主完成心愿。你快别哭了,别哭了”

    嫣儿也不管他的劝慰,只是独自伤心的抽泣着。心中的委屈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可能已经与许燕云天人永隔之后,眼泪在眼眸中滑落的频率就变得更加剧烈了。一时间,就连床沿上铺设的软榻花褥都被她的泪水染湿了一大片。

    “哎呀,女施主,你快别哭了,这可如何是好啊。对了,师父!”

    小道童急得双脚直跺,突然一拍自己脑门,说了一句师父,转身就飞奔出了偏房。

    俄顷,一位身着深蓝色道袍大褂,面色有些苍老的老道士被小道童指引到了这座偏房,老道士同样扎着发髻,脚穿黑色圆口鞋,与小道童不同的是,这位老道士右手中多了一柄浮沉。

    “哎呀,长义,你慢点,慢点,为师年岁大了,跑起来成何体统!”

    被老道士唤作长义的小道童头也不回的说道:

    “师父,你快点啦,那位女施主不知怎么的就突然哭了起来,我不知如何是好,这才想着找你老人家来安慰一下她嘛。你快点啦!”

    小道士名为谷长义,自幼被父母抛弃在这座雀尾山脚下,被抛弃那日恰逢这位老道士出门讲道归山,老道士听见山下有婴儿的啼哭声,便循声望去,老道士发现他时,小道士就那样吸允着自己的小手在襁褓中静静的注视着俯瞰自己老道士,只是那时老道士还不是老道士。老道士见这个小娃娃与自己有缘,就抱回了山中收其为徒。这些年过去了,谷长义如今也是志学之年,他自己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老道士了。

    “好好好,为师就来,就来,你慢些,慢些。”

    老道士不再多说,跟上了谷长义的步伐,随着他来到了偏房之中。只见嫣儿在屋中依旧保持着无声抽泣的状态。

    “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是有什么难过的事么?可否说予老道听上一听?或许老道可以为姑娘解惑呢?”

    老道士走进偏房,见到在软榻上抽泣的嫣儿,也是一阵迷茫。那日嫣儿被送进这间偏房他是有印象的,当时看这孩子只是力竭而已啊。并没有太大的隐疾在身,她是因为什么而伤心呢?

    嫣儿见屋内又进来了一位老道士,不禁眼中充满了疑问,把目光投向了谷长义。谷长义读懂了嫣儿眼中的询问之意,开口解释道:

    “啊,这位道长是我的师父,道号静尘”

    嫣儿闻言,颔首表示自己知晓,随后开口对着静尘道长说道:

    “请问道长,小女子是否还在这个时间上苟活着?还望道长不要欺瞒小女子,这里真的是雀尾山九霄太虚宫?”

    嫣儿刚刚自己在房间内哭泣时,也不是没有怀疑是否自己还是活着的呢?也许这一切都不是梦呢?自己就是真真实实的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九霄太虚宫呢?可转念一想,自己明明已经倒在了雀尾山的山路上,一定是自己死后的执念不散,驱使着自己来到了这里。

    “姑娘可真会与老道开玩笑,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哪里来的鬼魂?姑娘当然是在这世间活着的,而且活得很好呢。至于姑娘问的,这里是不是雀尾山九霄太虚宫,想来我的徒儿已经是为姑娘解惑了吧。”

    静尘道长笑呵呵的对嫣儿说着,在静尘眼中,嫣儿这丫头可能就是昏睡的时间太久,刚刚醒来对周围一切都比较陌生。从而给这个傻丫头造成了一种自己在梦中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的错觉。嫣儿听到静尘道长对自己说她还活着,而这里也正是雀尾山九霄太虚宫后。刚刚止住的眼泪再一次从眼眶中夺眶而出,只是这一次嫣儿是笑着哭的...

    她真的来到这里了,这曾经因为魏老的一句话,自己便只身前往的地方。艰难险阻中,这里已然成了嫣儿心中除了许燕云外最深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