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重山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泠川小驿

    除了这批同等装束的人外,驿站内还有其他客人。各自装扮皆是些寻常路人,偶尔有些个带书、带兵器的,不过也都坐不到一块。

    这群人谈笑的内容被外人们听到,言语间,他们的身份也在此时暴露了。

    于是,便见有一挑夫从伙伴队伍里起身,走上前去,靠近了他们,神情疑惑的主动搭话问道:

    “诶,你们…是风家的商队吗?”

    “…是啊。”

    众人见状皆停下交谈,当中那位小姐则是回话道,“有何见教?”

    “啊,那…你们怎还在这笑得出来的?”

    挑夫脸色大惊,“难道…你们没听说吗?”

    风听雨疑惑:“听说什么?”

    “风荷鹿庄前几天,遭到了夜袭呀!”

    挑夫说道,“死了好几十个人,连庄主和夫人都死了!据说,不知是哪里的仇家,是去抢他们一件什么宝物…”

    “匹夫,你胡说什么?!”

    “这里这么多人还敢胡言乱语,找死吗?!”

    “等等!”

    几个家丁一听当即怒了,纷纷拍桌而起,有的甚至还拔了刀,吓得挑夫是立刻转身要跑,然而,却是皆被风听雨厉声叫住了。

    随后,只见风听雨已是笑靥不再,仅是缓缓起身、走向了挑夫身边去。

    “…这位,大哥。”

    风听雨神情沉重的问道,“这个消息,你…从何处听来的?”

    “当、当然是北边来的了!”

    挑夫紧张无比的应道,“我们这些在边关做苦力活的,无非是常听到你们这样的来往商旅交流,能胡说出什么?我…我一个汉子,孤家寡人的,哪敢招惹你们?胡说哪有什么好处…”

    “明白了。”

    风听雨点头应道,“多谢…这位大哥,告知这一重要情报,很抱歉惊扰大哥,我…代表他们,给您赔个不是。”

    说罢,风听雨转回身去,转望一阵后,找到一个酒壶,走过去倒上了一爵酒,便要拿过给那挑夫去。

    “不、不用了。”

    然那挑夫却是被这伙佩刀的商队惊到,不敢接酒,只是挥挥手推辞、便迅速远离了。

    见他远离了后,风听雨沉默片刻,便自己将酒一饮而尽。

    这短暂的一幕,不仅惊到了这一个挑夫,更是令周围所有风家家丁们皆闭口噤声,连带着将这间驿站的气氛都压了下去,转瞬,驿站大厅里便已是鸦雀无声、平静得有些怪异了起来。

    “小姐…”

    “小姐,你不会真信了吧?他这也只是道听途说…”

    过了阵,家丁们终于按捺不住,纷纷凑过去询问。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风听雨严肃道,“爹娘与大哥早已叮嘱过,这天迟早要来,每次外出走商都要我等做好准备,现在…也该是面对的时候了。”

    “可…如果不是呢?”

    “面对?那要咋面对,我们现在该咋办?”

    “不可能是真的吧…”

    众家丁嘈杂喧哗着,各自也已慌了神,各自那担忧的状态甚至都还不如风听雨一个小姑娘镇定。

    “说实话,诸位,我也担忧。”

    风听雨说着便回到了原位,在桌前盘膝坐了下来,“若情况属实,那…家里现在一定已经是二叔在管事了,而二叔…大哥他是争不过的。他们知道我们在外,在我们回去前,定会有所准备,可我们…”

    “说实话,我已经在犹豫…还要不要回去了,可确实又还不能完全确定…”

    连小姐都表现出了迟疑不决,众家丁们是更加茫然无措了。

    然而,就在这时:

    “这位,便是渊国风於邑风家小姐,风听雨吧!”

    角落处传来了道明朗男子话语声,众人转眼望去,只见是个穿着灰布衫、腰挎长剑,披发及肩,面孔白净俊俏、眉眼英武,看着二十出头左右的青年男子,正边饮着茶,边向商队这边问的话。

    开口已知风家小姐真名,举手投足间也非寻常挑夫莽汉可比,加上那杆腰间长剑,一看便知也非是一般人。

    风听雨应声转头去,打量了片刻,遂应道:“敢问阁下是…”

    “在下姓名,不敢先报。”

    男子应声起身,走向了风家商队这边来,却在靠近风听雨几步开外时便被拦了住,于是继续说道:“既如此,在下就开门见山了。在下愚勇,空有一腔热血,满怀侠义抱负,眼下,想加入贵队,作为商队护卫。不取分毫金银,只求能包食宿即可。”

    “什么?”

    风听雨闻罢惊疑,“你…是墨家子弟吗?不对,不像,可你又…”

    “为何不敢报姓名?”

    拦着他的其中一个家丁转头问道,“难道你是什么名人吗?”

    “算吧,也…不算。”

    男子摇摇头道,“我是否报上姓名,就看小姐,是否同意我做护卫了。毕竟…若是不同意,我也没必要说了,对吧?”

    “你这话说的…”

    “小姐,这…”

    众家丁们一时也被他这话说懵了,纷纷又只得看向小姐去。然而,风听雨自己却是更加拿不定主意…

    适才才刚听到风家出了如此大事的消息,眼下的她正心乱如麻,又该如何决断此事呢?

    “对了,我可以替适才那位挑夫兄弟作证。”

    男子见商队众人都在犹豫、便继续说道,“我江湖上的朋友告诉我,瑶光楼的总店东‘张若卿’,前几日可是去了风於邑。瑶光楼的总店…在奄城吧,张老板她去风於邑做什么呢?”

    这段话一出,一众风家人登时都绷紧了眉头,听懂了他的意思。

    “风家商队,接下来如要回风荷鹿庄的话…”

    男子继续道,“走最快的路,难免…要经过新梁和奄城吧,这两座城可是渊国最大的城,三教九流、人来人往汇聚,难道…风家从此过,不需要多一个护卫吗?”

    “好,我明白了。”

    说到这里,风听雨终于明白、随即点头应道,“多谢这位朋友热忱相助,欢迎你加入我们商队,相信有你的帮助,我们度过接下来的难关,一定可以安然无恙!不过,还想请问朋友…什么名讳,哪里人士?”

    “小姐!”

    “小姐,真的…”

    众家丁们尚在惊讶着时,男子已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好,多谢风小姐。”

    男子作揖答曰,“在下未国人士,姓卫,名尘风。”

    ……

    未久片刻,风家商队吃饱喝足、便启程上路,走官道往北去了。使长剑、白俊英武的卫尘风也跟在了队中。

    大批人离去,驿站也稍显安静了下来。

    “哎哟,真是吓煞我也。”

    在此期间,离开去忙完了一单活、累得满头大汗的挑夫回到了驿站来,眼见风家商队已走,不免长舒了口气。

    “你小子,下次学会了吧。”

    柜台后的驿站老板随即打趣道,“祸从口出!出门在外,可别乱说话呀,这种事,等他们自己打听到不就完了?哪有你这样,自己去找他们说的,嘿…”

    “我哪知道嘛。”

    挑夫接过老板递来的茶,急迫的吹了口,便轻抿起来、遂又说道,“早知道他们这样不好说话,我也不去凑热闹了。”

    “你直说这种事,谁会好说话咯。”

    老板接着道,“想当年呐,王畿的薛家被灭,风家那得怕成啥样啊?这么些年,不就提心吊胆的过着,生怕也有这天的到来么?”

    挑夫疑惑:“薛家?”

    老板答曰:“对啊,你不知道吗?以前可是还有个家族,同样是做医药的,比风家大得多!却是说没就没啊…”

    许是这小子有些年轻,读书也少,这等在渊国境内算不上光彩的事、也很少记载流传,便没怎么听说过。

    于是,便见老板开始给他介绍起了关于这个“薛家”的故事来。

    从几百年前起家,到一个个发生在战乱年代、流传于青史里的,关于薛家医生的传奇故事。

    挑夫听得津津有味,饮那清茶也彷似甜了几许。

    然而,与此同时:

    同在驿站大堂内,又是一道角落处,却见有位女子似乎也在隔得遥远、静静地认真聆听着,细眉微蹙,不肯放过一个细节。

    直到老板讲了许久,挑夫也休息得差不多、眼见似乎是来活了,便打算告别老板,过去挣些饭钱了之时…

    女子站起了身,缓步走向了柜台去。

    堂内暂无他人,这女子径直走来,老板见了不免也放眼望了去。不自觉间,上下打量起她的装扮形态,却是也觉少见。

    这女子同样是高有七尺,比适才的风家小姐要稍高些。

    一身淡青色丝制的织羽长裙、系有飘带,看着便十分珍贵。头顶系髻扎簪,眉细唇薄,清香氤氲,颇有几番大家闺秀的姿色。

    然举手投足间,却又颇为自在,不像是什么礼教名闺,更看不出是哪家女子。

    最奇怪的是,腰带处竟插有一杆长约三四尺、深青色的树枝,不知是作何用处、有何意义。

    “老板。”

    女子缓步来到柜台前、果然是要找他,然这一开口,却也更是副悦耳灵声、令人舒心,“你刚才说的…王畿薛家的故事,还有吗?我…还想知道更多。”

    “啊?”

    老板注视了一阵才从中惊醒,想起她的话、随即答道,“小姐是哪里人士?看着年纪不大,怎会关心这些陈年往事呢?啊…这种事,在渊国可不能乱说的,毕竟当年也是我们渊军…啧,你懂吧?”

    “噢,好吧。”

    就连这刹那间流露出的半分失望,竟也是令人望而生怜,“我不是哪国人,我是‘玄阙宗’弟子,就是…一个修仙的门派,老板应该没有听说过吧?”

    “修仙…难怪。”

    老板顿时恍然,“修仙门派我知道,不过也比较少见,据说都是道家的比较多,你这个…没听说过。”

    “嗯…不奇怪。”

    女子继续道,“那…薛家的故事,老板不肯说,那便罢了。老板常年在此经营、如果见识广博的话,我还想向老板打听一个人。”

    老板疑惑:“谁啊?”

    “我的师叔。”

    女子道,“我此次离开宗门,就是奉我师父之命,来找他的,他…”

    “停停停…”

    老板当即叫住她说道,“小姐,我连你们宗门都没听说过,怎可能听过你师叔是何方神圣呢?”

    “这个不一定呀。”

    女子答曰,“我师叔三十多年前就还俗了,之后应是一直在大黎生活的,早已不是修仙弟子,老板说不定听过呢。”

    “好吧。”

    老板无奈道,“那你说吧,你师叔叫啥名字?”

    “我师叔…道号‘元沉子’。”

    女子微笑说道,“这是根据他入门前的俗名取的,他俗名‘罗沉’,还俗后…该是也一直用的这个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