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录
繁体版

作者对作品的自我解答(三)

    (十六)《枯死的石榴》同样是老早之前就构思的文章,起由于我在学校所见到的一颗枯死在树上的石榴,但如若只描写一颗石榴,未免显得太过单薄,所以我加入了一些东西,一些讽刺的东西,又加入了一个动因,一场演讲,一场教育活动,以此来表达我想要告诉给读者的。

    全文中很大的篇幅其实在描写风景状物,就词句来说还算精美,却不是我表达的重点,更多地表达“我”身为文人的伤春悲秋的情怀,和“我”初入学校时的崇拜和期待,为后来情感的转折埋下伏笔。

    在描写完风景之后,故事转到一处很平常的空地,空地里有一片石榴林,“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个被人啃了一口抛弃的石榴,然后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这是本文的第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在全文使用中,我很少对景物使用代词“她”,而在这里,那一颗石榴果全程都是“她”,而那个不知以何动力偷窃也好,随手一摘也好,将石榴果子遗弃的那个人,我使用了“他”,这是一个将性别主义隐喻在人和果子的关系变化中的写法,也是我在此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写法。所以在解读时,浅层次地当然可以将“他”看成一个一般的代词,代指不知性别的人,也可以将“她”看成是正在长成的石榴果。但深层次的,好奇、觊觎、贪婪、占有、品尝、败兴而归、遗弃、毁坏的整个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强势的男权对于柔弱的、美丽的女性的侵略和占据,并最终遗弃的过程。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使用了很多贬义的、霸道的词汇形容“他”,使用了很多美丽却无辜、无奈又无法反抗的词汇形容“她”,站在一个上帝的视角,将一个人和瓜果之间的强盗的事件写成了人和人之间的欺辱事件。观点很明确,很多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或力量和地位较女性强大的男性理所当然地认为凌驾于女性之上的行为和强盗无异,且无自知羞愧之心,和野兽无异,野蛮而又残暴。我从心底厌恶这样的人,厌恶奉行这种准则的人,厌恶有着这种观念的传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所谓的“女拳”主义者,我对两性的态度始终保持客观,本文所指也仅仅是基于故事发展自然而然抒发的情感。

    其二要讽刺的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校园,当然,还有后面所提及的枯死的石榴树和石榴果。众所周知,校园自诩为教书育人之场所,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延续之地,也是充满道德教化之地,但一个悲哀的真相是这样的地方教人以知识,教人以考试,却不教人以道德的教化,不教人珍惜花草之生命。一个连花草都养不活,一个放任自诩为知识分子学生肆无忌惮的放纵欲望,足以说明学校缺乏一定的人文教化。这也表达了我的教育观念,与其教学生成为一个通晓各种大道理却不留心关心生活的学者,不如教学生成为一个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而不至于将生活和知识分离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要知行合一。

    其三要批判的就是由枯死的石榴引出来的另一个话题则是以“我”一个旁观者管中窥豹看到的一些人情世故。譬如某些心思玲珑的人道听途说一些小道消息就开始揣测新上任的领导的心思,换一个领导,换一种做法,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讽刺很直白,读者应该不难懂,也应该能感受到我字里行间的鄙夷。而学校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甚至更加汹涌。我对比嗤之以鼻,却无可奈何。所以结尾才会写“遥远的天边,暮气沉沉”,一来天色渐晚,二来是心情失望且沉重,三来是社会在此风气下一团灰暗。文末并没有那些歌颂主义喜欢看到的峰回路转,只有无尽的愤懑和哀叹。作为作品,那样的结尾显然比歌颂和赞扬来得讽刺。

    而作为作者,我不喜欢看到那样的场景,所以我将之讲了出来,让人看到,让人鸣不平,让人去改正,让人去警醒。如此,才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如果只顾着埋怨和落寞,多少有些肤浅了。所以阿明才会有一句,我偷偷告诉你,你不要同他人说。但我选择用犀利的笔触将之告诉给读者,告诉给世界,以此来讽刺光彩背后的阴暗。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讽刺写法不是我的独创,而是学习于作家汤婷婷女士(MaxineHongKingston)的作品《女勇士》,此为本篇文章需要告知读者最后一事。

    (十七)《闰土》是一篇致敬之作,致敬中国文学历史上第一个写白话小说的鲁迅先生,灵感来源于先生作品《故乡》。《故乡》是中学必学篇章之一,讲述了“我”回乡变卖宅子时遇到故人,并感慨了一番物是人非,讽刺了一番世道苍凉恶劣。杨二嫂,闰土是其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而文中的句子譬如“世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更成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句。

    选择《故乡》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我同鲁迅先生一样,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见识过了农村和城市巨大的风土的落差,也作为一个异乡人体会到了从异乡回到家长,感受到家乡苍凉变化,从而又重新迷失了身份的感觉。就身份而言,我和百年前的鲁迅先生一样,很相似,不同在于,他有着更深切的对社会弊病的感受,他有着更成熟的社会阅历,所以当再一次读到《故乡》,我便觉得自己可以写一些东西。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我对乡土关系的思考,以及一些生活的经历。之前说过,我来自农村,去到城市求学,见证过城市的繁华、热闹和开明,重新回归家乡之后,也感受到了农村未开化的蒙昧和落后。但或许是时代不一样了,我的朋友并没有同我产生隔阂,我因而依然同他们保持深厚的友谊,且愈发成熟而不矫情,不功利,更不受阶级的影响。所以,我开始站在闰土的位置来看待那一个把他写进文章里的迅哥,试图去窥探闰土本人的心理,去将迅哥没有写尽的故事,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呈现出来。于是乎,在一个星期的写作之下,《闰土》诞生了。

    闰土的诞生,具有劫难后新生的色彩,同时也有着浓浓的蒙昧迷信色彩,这是中国人,尤其是老旧时候的中国农村最司空见惯的方式。于是,没有人记得他真正的名字,他就叫做了闰土,一个和大地一般朴实无华的名字,一个同大地一样伤痕累累的男人的名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恰如他的一生。

    闰土生在农家,父母贫苦,所以未能进入过学堂。但在我的,闰土变成了一个有着渊博学识的人,变成了一个有着迅哥一般学识的人,也就是我自己。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反差,甚至是矛盾,一个农民的孩子,为何能够用他的眼睛看到很精彩的东西,再写出来。但这是否是一种偏见?为何闰土就写不出这样的东西,闰土是否就是你我所有在农村艰难求生的朋友的写照?不是,我说过,我是用鲁迅先生的眼睛,用闰土的视角,在写一个时代,一辈人,两个朋友的家庭之间的缩影。所以,这篇矛盾的文章,实际上是具有反叛性质的。这是对于故事开头矛盾的合乎情理的解答。

    闰土小时候的生活一直是无忧无虑的,在瓜田里抓猹,在滩涂上捉跳跳鱼,在雪地里捕鸟……在迅哥的记忆里,闰土似乎是一直如此无忧无虑的。从我本人的年少记忆来看,也大差不多,几近相同。但故事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否则便没了趣味性。

    富贵人家,即迅哥家,有祭祀,闰土被父亲带入了深宅大院。这里的深宅有两个象征意义:富贵人家,即高阶层的家族之中的门第差距;封建时代的名门望族中的传统封建“美德和礼仪”,譬如“老爷”,下跪等出于礼貌的陋习。文中不止一次说过,宅子很深,深得让人向往,又让人生寒,隐喻富贵权势会让人羡慕,但又会让人迷失,让人麻木,让人失去。

    闰土便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低着头走路的人群。这同样是一个隐喻。讽刺的是被封建礼教,亦或是农村沉陋的民俗乡约折磨得丧失了自己尊严的人。闰土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自然是对比不甚理解。可是父亲按头一般地将闰土对新世界的期待给湮灭了。他像一只鸭子一样被溺亡在对一个老爷的“尊敬”的礼节之中,从此,他的脊梁像被折断一般。这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是自我的创造发展,在于营造一个封建礼教阴霾笼罩的环境。中间含有一段致敬《百年孤独》开篇的句子,读者应当注意到,没太多作用,单纯过渡和致敬。

    而与迅哥相识交谈的情节,基本改自与鲁迅先生的《故乡》之中提及的对话。在此处有一个明显的矛盾,即书面语的闰土所用之语,即我所写之语偏正式,这在此前做过解释。但在当下的情节中,他的口头言语变得粗鄙和幼稚起来。一方面这是基于回忆而写的文字,彼时年幼的闰土言语自然如鲁迅先生文中所言一样,而成年后的闰土,生活生了很多磨难波折,对生活拥有了很多阅历以及感悟,所以文体难免深沉。这般解释,应该是合理的,对读者而言,应当容易接受。

    两个孩子的相处,我在尽力地淡化门第的区别。因为孩子的相处是不需要各种身份的掣肘的,那是一群自以为有文化、好面子的顽固的成年人才有的规矩。孩子的相处只需要对世界的好奇和活泼的感知就行了。站在闰土的视角,我借机向读者也展示了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的一些故事,一些来源于《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比如阿长,比如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种种,这算是我个人对鲁迅先生的致敬。

    而后,两个朋友分离,从此两个人的人生轨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鲁迅先生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和父亲相继落难,他外出颠沛求学;而闰土成为了一个农民,在差不多的年纪娶亲,成为父亲,种植土地,维系家庭。看似一切风调雨顺,两人应当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前程人生。但当时的社会环境,皇帝没了,军阀来了,军阀走了,国民党来了,一直民不聊生,加上天灾祸患,一步步将闰土折磨成了一个麻木的、苍老的农民,以至于忘记了尊严,忘记了友谊,只是为了家庭而苦苦支撑着。而鲁迅先生在这个时代环境中过得也并不如意。那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错,那是一个时代的错误,一个贫苦了一辈人的错误。不论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还是本篇文章,这个中心立意是不变的。

    于是乎,闰土期待迅哥的归来,却因卑微的性子曲解了迅哥的眼神,用了一句生硬的“老爷”彻底断绝了两人之间幼时结下的深厚友谊。甚至在最后,为了孩子的婚姻,将桌椅成套带走,落魄狼狈得慌。本篇文章对于杨二嫂这个人物着墨不多,虽多少提及,但褒贬之外,可怜的成分更多,不如鲁迅先生原文中形容得那般刻薄势利、善于挖苦别人。

    而最后,小船上的明悟,更多地是为了表达闰土对于迅哥的情感:即使我们如今的友谊不再如从前那般深厚无间,但我还是感激曾经年少的相遇相识。在我的文章中,人与人的情感,多是真挚美好的。以前为《闰土》的一些解释。

    (十八)《骗子》的故事原型基于本人高中时期一次外出购物时见到的一个乞讨的人,融合了我对高中时期的朋友和高中生活的回忆。当然,更多的是就乞讨问题和乞讨带来的人际信任问题做一些讨论和个人的解答。

    阿飞是故事主人公之一,选用了我高中时期一位好友的名字,文末最后也致敬了他;而阿良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阿飞和阿良的故事其实差不多是我和我朋友经历的故事,所以真实性上我尽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但小说毕竟是主张虚构和想象的文本,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学冲突必然没有小说中来得那么立体和紧凑,所以在阅读和分析时,应该以文本为中心。

    故事结构上,《骗子》并不复杂,以一条逛街购物的主线贯穿始终。中间穿插了比较重要的六幕场景,分别是:阿飞清晨起床,阿飞和阿良在教室的对话,两人在饭馆遇到乞讨的老人,两人在闹市遇到残疾的乞讨者,阿良对人与人的信任产生怀疑到释怀,帮助一个落难的学生。虽然小说中过渡和转场的笔墨也并不少,但是大致上分为这六个部分是合理的。

    第一个部分旨在描绘或者说是以一种较为夸张的手法表现高中学校生活的苦闷和压抑,所以不管是词语的选择,还是对阿飞两个室友的奇怪的行为的描写,亦或是阿飞凌晨自动起床等。从经典小说的写作来说,这一部分本与写作主题关联不大,精简笔墨实为必要。但是从我个人慢吞吞进入主题的习惯来说,这一部分更多是我对高中学习生活的追忆。而且,这一段的目的并不是评判性的,而是辩证性的,一边在指出中国高中教育制度的某些问题,一边在强调和肯定个人奋斗的意义和个人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当然,就文章本身而言,就本人如今对于教育的认知而言,我还是持肯定态度更多。

    第二部分,两人的对话,更多是在引入阿良这一角色和简单介绍人物的轮廓,即阿飞阿良,一文一理,一个喜欢看书,一个喜欢踢足球。而实际上文章中提及的这两项都是我本人的爱好,而作为一个作者的权利,就是将自己的爱好融入角色的性格塑造当中。这是写作可以带给人的乐趣,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也将这种作者将自己带入角色,并完成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的行为,称为白日做梦。而简单呈现的形象便是,阿飞为人喜欢文艺,为人处世精明练达;而阿良为人性格粗犷,但情感丰富,为人善良。两人的名字和性格形成反差,也是角色设计的用心所在。

    第三段是文中第一次出现乞讨者,形象是一个邋里邋遢的老头,为人很不礼貌,比如吓跑了女学生却不感到惭愧;但同时又很可怜,以至于愿意为了几块钱而卑躬屈膝。阿良第一次体现出了自己的善良,而更善良的,则是那个在描写上其实不怎么卫生敞亮的小店的老板。这样的反差也是为了达到一个衬托老板为人热忱善良的形象。至于老人,我本想把他描写成一个死乞白赖地职业乞丐,可是落笔以后,又觉得不忍心。所以安排了一个悬念式的结局,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来。而赤裸裸的讽刺自然显而易见。

    第四段是一段热闹气息很浓的场景,简单描写了一下环境,但主要关注点在一个残疾的乞讨者上。重要的人物有几个:一个是乞讨者的形象,残疾,了无生气,甚至有些麻木,从这里可以基本看到我本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这里的我,既包括我本人,也包括阿飞。而阿良则是在这里弥补了一个之前没有帮助老人的善良人的形象,同他的名字一样。甚至看到有人怀疑乞讨的人是装出来的时,有失身份地谩骂了几句那个轻慢的女人,而阿飞则是精明地斡旋在两人中,既用一种不理智的近乎人身攻击的过分玩笑嘲讽了女人的身形以使朋友开心,又以理智的立场站在人群中旁观。第四个角色是人群中那些孩子,他们呼应的是文章的主题,既最后一部分所表达的内核:我们相信更多人是善良的。而这样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第五段,阿良在看到街边更多的乞讨者,甚至有一些懒惰的人躺在街边等人送钱时,他之前坚守的信仰出现了动摇,一方面他意识到了人性之中的丑恶,一方面,他感觉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而他性格的细腻一面也由一段并不快乐的过去所勾勒出来。而阿飞的宽慰,更多也是我想要对心怀善良的人所说的,即使一条路上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你认为是真真切切正确的,便勇往直前吧,因为你无法拯救世界,但有的人的世界因你的帮助而变得不同,这就是你自己的价值。这一段类似鸡汤的话,实际是很需要理解和接受的,否则更多人会慢慢变成视若无睹的冷漠的人,丧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从而让社会关系变得淡泊。本来想用周星驰台词语言里的独白时对话说给读者听的,但是那一段话由于情节安排放在了文章最后。

    而关于其他的一些细节,篇幅原因,并不打算细讲。只稍微提及灵感来源,原型为高中时期的经历,同时受到了优秀网络文学《十宗罪》作者蜘蛛的启发。文章中的很多无厘头对话和独白式语言,则是个人为了致敬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所发挥。而阿良作为一个理科生却常常引用诗句的说话方式,来自于姜文的电影台词风格的启发。这便是《骗子》的台面上粗略的文章分析。

    《向北走·向南走》的故事原型,本来拟定的是一个在城市打拼已久却处处碰壁的年轻人的故事。如果能从现在的读本中抽丝剥茧的话,应该会发现,按照之前的设想,庆生应该才是文章的主角。其实,写到一万五六字的时候,剧情是可以在延展开来的,可以写一些爱情,写一些年轻人的无奈,如果我是一个靠码字为生的人,我或许会这么写。但是,因为文章的前三节都在写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男人阿林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笔调沉郁之余又显得凄美。如果突然斗折蛇行地转向写庆生的少年烦恼,多少显得主次不分了。而另一个原因是,我的创作富有激情,却常常难以保持专注,我开启一个话题,便想迅速结束它,然后开启下一个主题,所以我很难专注地去写作一部五六万体量的中篇小说,因为写作这种事情,着实是一个很耗费脑力的活动,即使一个人有成熟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将一个故事细细道来,还是一件让年轻人静不下心来的事情。所以,从文章的第四段就会发现,我简略地提及了一直活在阿林和水生对话中的庆生。最后的结尾则是我常用的梦语一般的开放式结尾。

    这篇文章的剧情并不难,从前到后疏离如下:阿林曾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与小伙伴们在村子里可谓是无恶不作的小混蛋,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像着了魔怔一样想要去外地求学,这在当时的农村是破天荒的存在,但是事实是,他靠着死磕,最终让顽固的父亲妥协了。于是后来,他去到外面的世界学习,取得了文凭,成为了一个体面的宠物医生,并且娶了一个很完美的女孩儿为妻。这是向北走的一段,因为北在中文的语境里,象征着阳,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光明。他的人生似乎没有什么阴霾,可是众所周知,不管是文学的悲剧性主题,还是一个人正常的一生,显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作者个人的恶趣味,而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所以,向北走之后,生活向南而行。

    阿林的妻子——玲玲怀孕了,这本应该是一个让人欢欣的消息。可是玲玲的身体却出了问题,没有办法正常妊娠分娩,于是只能终止妊娠。从传统家庭的观念里看,孩子对于家庭的稳定和婚姻的升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加上我随之嵌套了一个由玲玲想象但是似乎很合情理的故事,一个被遗弃的童年,一对想象出来的父母,一个对孩子莫名的执念。这个观点可能会受到新兴女性主义的抨击,但是我的本意并非塑造一个没有理智的生育机器,玲玲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性角色,只是一个想成为妈妈的人,如果超越故事本身去争论角色于文本无关的属性,我觉得有所欠妥。最终,在理智的判断下,玲玲做了手术,拿掉了孩子,并永远地失去了成为一个母亲的可能。这件事对于玲玲的精神打击是很严重的,而作为丈夫,阿林显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最后,他们带着隐隐的伤痛,似逃避似疗愈似的回到了家乡。至此,阿林和玲玲的往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插叙和倒叙渐渐拼凑完整。

    第三段原本是想将标题取为“向北走·向南走”,一边让人看到希望,一边又抛出一个更大的难题,最后在交织中走向结尾。但是,想了一下,觉得这一段故事本身还是烦恼大于喜悦的,所以仍是向南走,不过陷入烦忧的变成了水生一家。水生一家的烦恼,一方面来自于饲养的牲畜害了病,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为了让文章更符合乡村宁静又朴实的生活罢了。另一个烦恼来自于自己的儿子——庆生。他有一个小名,叫长福,正是阿林给取的,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庆生在阿林眼中的特殊。而这份特殊之后,正是呼应着阿林心中不愿提及的伤痛。庆生就像是曾经的阿林,倔强地反抗着来自父权的控制和压迫,他是一个极有活力的年轻人。但与阿林不同的是,他的生活并不很顺遂,在城市里处处碰壁,然后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乡蛰伏。但从最后的结尾来看,我并不想把他写得一无是处,一来是我不喜欢扁平的人物,二来世上本就没有绝对唯一性格的人。水生,是一个走了和阿林不同的路子的朴实农民,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看上去很幸福。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仍是像笨拙地新手一样在学着如何去和儿子相处。很多道理他都明白,但是正是对于儿子的关爱,让他放不开手任庆生去追求,总是想试着干预,而交流方式又总也不到位,于是父子之间产生了隔阂与矛盾。阿林作为朋友,只能对老朋友进行一些安慰和劝说,这实际是借阿林之口在传达我的一些教育和相处的理念。

    而第四段,两个心中都装着事情的人,在杯盏的交错之中,醉倒了睡着了。在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之中,阿林隐约看见庆生将他和水生扶上了床。这里是为了表明庆生是个善良的孩子,而他与父亲和解也是必然的,至于他的未来,文中虽然没有给出直接的暗示,但文末的环境描写已经给了答案。此外,之前说过,庆生和阿林很像,所以不难猜出在迷茫困顿之后,庆生依旧能走上一条美好的道路。

    整个文本的处理办法,我结合了我早期接触的乡村描写手法,而故事的塑造,文风笔调多平实清新,这在狠厉之气十分浓重的《嘲讽路》中,并不多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多半来自于我的生活经历,因为在青年的年纪,我始终感怀自己所见所遇的幸运,所以我的文字里虽然隐匿着淡淡日本物哀美学的风格,但结局多半简单温馨,这纯纯与个人的喜好有关。

    而在叙述方式上,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写作方法很纯熟,因为我嵌套又嵌套的写作方法容易分割开故事的连贯,容易造成很多阅读的困难。但这种类似心理意识流的写法又容易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这对于尚处于试验摸索时期的我而言,是一种难得的尝试。

    关于主题,其实近期几篇文章都比较相近:一是家庭,不管是阿林和父亲,水生和庆生,阿林和未出生便夭折的孩子,玲玲虚构的故事里的父母,几个故事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的的相处模式。男人在家中富有权威却不专横,是家里的顶梁柱和话事人,却也是爱护妻子的男人。而女人们,多具有传统美德期待里的温婉贤淑、善良体贴、勤劳能干等优良品质。而孩子,则是与家庭有过割裂、但是最后仍然会选择回归家庭的叛逆却不忤逆的孩子。这一切的形象来源于生养我的土地给我留下的淳朴善良的美好印象,以及我虽然常有吵闹却和睦温馨的家庭。二是磨难,磨难是文学很常见的主题,而故事的主角通常也需要经历磨难才能得到历练从而成长起来。阿林绝食为求学,妻子流产之后隐居故乡;庆生在外四处碰壁,仍然不愿意服从父亲的安排草率决定自己的一生;玲玲的父母,虽然活得辛苦,但也懂得苦中作乐,懂得承担责任。生活并不容易,他们却也没有放弃,这是我想传达的乐观的态度。因为,悲伤并不能解决问题,虽然悲伤是文学恒久的主题。

    三是城乡问题。在我的文章中,我不只一次写过城乡,但每次写作的时候,我总会抱着一种出世之人的心境来看待城市和农村。在本篇文章中,农村是阿林想要逃出去的农村,因为它固步自封,因为它限制着想要高飞的鸟儿的羽翼,因为它总想把人一辈子捆绑在土地上,生生世世,毫无进步可言。阿林的父亲是这样,后来的水生也差不多是这样。他们都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孩子,也自然固守着很多老旧的想法。而我对城市的观点,在文中其实正面的不多,不管是从水生的口中说出的一系列城乡的差距,还是让玲玲感到恐惧的城市的黑夜,以及那些让玲玲父母最后落寞离开无奈和冷漠,都是文中对于城市的形容。作为一个有着正确认识的学生,我自然知晓其中的偏颇,但作为文中的象征,城市确实没有太多让人留恋的地方,因为城市里的人活得太累太忙碌。而农村,不管是景物的描写,还是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都显得那么美好而宁静。这到底有些保守主义的倾向了,但在喜欢风雅的文人看来,好像也还不错,便不顾及别人的批评了。

    而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我常用的独白的写法,用他人的口吻,告诉我的读者和我自己,“一切都会好的”。如果单单只是说一句鸡汤,可能显得寡淡而无味,可是如果在历经千帆后,还能说一声“一切都会好的”,便是看透了生活的真英雄,是所谓“真正的的英雄主义,是看透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最后一段的情景交融,写的也是一个旷达乐观。

    (二十)《季风》是我在《嘲讽录》中的第二十篇文章,也是第二部逾十万字的中篇小说,对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在大家做一些解读:

    有关于题目

    季风是一个地理词汇,对于身处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而言,并不陌生。每年四五月份从中国东南沿海登陆,为广袤的土地带来一年中大部分的降水,然后往北部迁移,最后随着地球公转、气压带往南迁移,在八九月份的时候撤出中国大陆地区。季风,意味着降雨,意味着一段时间的阴沉和一段时间的失落,又意味着一段时间的凉爽,和一段时间的净化。这是一个对于自然而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阶段,而对于人而言,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季节。

    以季风为题目,是一种很典型的意象派的写作方法,即用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词汇,作为题目,把文章的故事线索和主旨蕴含在其中,一语双关。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文字写作套路,影视作品也常用这种方法,比如老舍的《家》、《春》、《秋》,《雾》、《雨》、《电》,比如电影《热带雨》、《智齿》、《燃烧》、《熔炉》等等,因为大家对于作者、对于作品、对于作品中的人物了解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最熟悉的意象以及其身后蕴含的远超符号的文化意义有着一定了解,这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

    季风,写的是一个主要集中在青春时期的爱情的故事。少年的植树喜欢一个叫五月的女子,但是最终却没有追求,那一份喜欢成了没有说出口的秘密;木香是植树的朋友,更多地像书友,相互排忧解难,见证了植树一路暗恋的心酸,大学时期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和植树很像的长谷,并与长谷恋爱,可是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植树,遂与长谷分开。时隔七年后,两人再次遇见,植树已经和一个叫初晴的女孩子订婚,即将留在北方发展,而木香再也没有机会同植树说出那句藏在心口多年的告白。这是故事最简单的梗概,中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于家庭的琐碎和对于一些生活命题的思考。

    季风是故事发生时,安南城所处的季节,也是发生在植树和木香之间一段难以忘记却终究成为云烟的爱恋纠缠的象征。而最后的结局,有一种隐痛文学的凄美色彩,既不悲壮,也不欢快,充满了想象的空间。意味着,季风退去之后,人们的生活仍将继续,很快还有下一波季风的来临,喻示着生活中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挑战。如何面临湿漉漉的雨季天气,决定了各个人物的命运走向。

    有关于写作背景

    我写小说,一向喜欢写自己身边见到的简单的故事。构思《季风》时,本人正好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生日之后遇到了属于我的爱情,恋爱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与创作《情书》时全然不同的对爱情的理解,又适逢本人对日本文学很感兴趣,便想着以日本物哀文学感伤却又明媚的笔触创作一部小说。恰逢北方七八月份的雨季,于是在一个下着细雨的夜里,《季风》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

    植树的人物形象,其实是以我自己为原型的,初晴则是以我的女友为原型,舒婷阿姨和其丈夫则以我学院的两位相敬如宾的教授为蓝本,木香则是我虚拟出来的,站在另一个视角看故事的人。

    故事的写作从22年七月份一直到八月,一个月断断续续的写作后,初稿问世,后又经历了五天的纠错和修改,最终版本呈现到了各位读者的面前。

    木香是一味中药的名字,来源于我的学科背景,没有文化意义上的过分含义,象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行为坦荡,思想清醒。植树和长谷是两个听起来像日本的名字,是对日本文学对我的影响的致敬,这种影响无关政治立场,全然是文学上的致敬。初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是雨季里植树的救赎。舒婷也是一个会让木香彻底敞开心扉的存在,五月则是象征春天,象征年少时期爱恋的美好。可是春花注定要凋零,绿树在夏天成荫,而春花却已经逝去了。

    有关于故事人物

    木香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即将入职的青年教师,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在家庭关系上,她拥有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家中的父亲是个很木讷少言但是不乏幽默的人,母亲是一个喜欢唠叨、喜欢追在孩子身后的人。在母女关系上,木香和母亲很僵硬,常常一言不合就吵得不可开交,明明两个人都想关心对方,却每次都笨拙地用错了方式,说错了话。父亲是个沉默寡言做事沉稳有理想的人,但是在处理家庭矛盾上,往往也没有什么办法。

    舒婷阿姨则是一个木香理想中的母亲的形象,木香对舒婷阿姨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因为舒婷阿姨身上闪烁着知性、优雅的文化人的光辉,也有着母亲所不具备的耐心、理解、倾听的品质。舒婷阿姨将木香看做是自己的该子,同时又扮演着类似姐姐一样的倾听者角色。舒婷阿姨的丈夫是个出现不多的人,但是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为宠爱妻子、对待小孩子很和善的学者型人物。舒婷阿姨和其丈夫的婚姻,其实是木香对于未来婚姻的期待的投射。

    长谷是木香大学时期的男友,为人直率,心思细腻,能力出众,做事投入,但是由于彼时木香心中装下了植树,长谷无法进入她的心扉,于是两人和平分手。他教会了木香很多东西,也真正地懂得木香,可是因为遇见的时机不对,两人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后来,后知后觉的木香也与植树错过,这喻示着错过的人之后便永远地错过了,再也无法重新来过。而植树在错过五月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灰暗,但是慢慢走了出来,看见了阳光,遇见了初晴,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而木香则是没有走出那一份对于少年时期的爱情的追求,最后遗憾地与植树擦肩,且错过了对她很好的长谷。我是想讽刺木香不懂得珍惜吗?不是的。木香在我是一个独立且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不甘于妥协的人。她宁愿爱而不得,也不愿意退而求其次地接受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

    她的一生在爱情上是有遗憾的,但是这并不能让人否认她灵魂的强大。而植树,对于更多人而言,乃至我的初衷和感悟,也是要对身处对爱情的迷茫中的人指明,一在囿于自己的过去的人是会痛苦的,除非一个人可以忍受痛苦,并坚持自己的初衷。植树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沉沦过,但是他最终清醒了,选择积极迎接和面对新的生活,最后遇到了对他而言是救赎一般的象征着太阳和希望的初晴。他晦暗的人生,从此又增添了一份幸运。所以两个人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不同的解读下,会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版本。天下大道,和而不同,一切有理有据即可。一旦人人都完全雷同,文化和文学便没有什么趣味了。

    至于那个木香想象出来的小女孩,既可以看做是木香心中纯洁地理想主义的象征,也可以看做是木香孤独的倾诉者和走向世俗的见证者。

    有关于文章所反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于婚姻。木香父母的婚姻在木香看来是看上去不协调的,因为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母亲是一个只会唠叨和成天织毛衣的女人。木香理想的婚姻应该父亲和舒婷阿姨或者舒婷阿姨夫妇那样的,而并非她现在的家庭这样。这体现出木香觉得婚姻至少应该是在形式上、思想上、气质上完全匹配的,这也是她一直奉行理想主义的爱情观的原因,也是她口中所说的“比起爱别人,她其实更爱自己”的印证。稚嫩的婚姻观是两个人应该是基本对等的,拥有着相似的习惯,家庭氛围很热闹欢快,充满共同话题。但是成熟的爱情观更多强调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相同和习惯的完全一致,而言追求两个人相互的独立却又因爱情而守护在一起,相互的包容和陪伴。两种爱情观念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冲突导致了木香的种种遗憾。

    第二个关于独立。木香是一个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照顾渐渐让她丧失了在物理上独立的能力,虽然她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这样的结果是,她既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又不得不依靠父母,所以她面对问题习惯性地再逃避,这里有一种青少年对成长的疑惑和不解,也有一种迷惘一代身上特有的退缩的性格。虽然对于爱情畏手畏脚,但是对于自己在乎的人,木香又很真诚,对于理想又很坚定,这是她性格的闪光点。

    三是关于家庭矛盾。家庭矛盾来源于两个相互关心却又相互别扭的人,两个人因为分歧而吵架,从而慢慢地变得疏远。这是一种错误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因为在我看来,我们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友善地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解决矛盾,化解分歧。作家烽火戏诸侯就说过:与亲近之人不要说气话,不要说反话,不要不说话。不要把陌生人的些许善意,视为珍稀的瑰宝,却把身边亲近人的全部付出,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其视而不见。父母作为给予孩子生命的人,经历了很多的困难,身为子女如果一味顶撞,多少有失礼貌。但是,尊敬父母不是愚孝,面对陈腐的观念,应该像木香一样勇敢地争辩。

    四是关于女性。女性的话题在我之前的作品里出现的少,因为现在每一个人对待这两个词语都很谨慎,以至于恐惧,因为当前的舆论环境让男女对立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乃至于最初原本的女性主义有些扭曲。但是,大家忌讳归忌讳,三缄其口,闭口不言肯定不好。在婚姻选择上,我还是主张男女都要有自己的决断,不必在家长制的压力下草率决定自己的婚姻。婚姻应当是一种价值追求和幸福选择,而不是一种必要的在一定年龄就成为压力的义务,更不是人口学家天天戴青年男女头上事关人类繁衍以及未来命运的高帽子。女性在婚姻之中,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可以为了家庭做出一些牺牲,但是切不可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将自己所有的人生价值捆绑在家庭之上。家庭的维护是双方一起付出的结果,而不是女性必须要舍弃自己的利益去成全的家务。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支持田园女权以结婚和生育为凭账,完全忽视自己的义务,一味追求自己的权利的自私想法。男女本质上都是人,然后才是男人和女人,拥有着各自的特点,相互协调配合,促进社会发展。女性应该是独立的,而非附庸的,应该是勇敢而非蛮横的,应该是理智而非无脑的。很多时候,扭曲的性别观念和婚姻观念,是这个社会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五是关于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熟悉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贬义的说法。说的是一些没有太多真才实学,附庸风雅的人。而真正有学问的人,如木香父亲,如舒婷阿姨,如我虚拟出来的人物稻济,他们往往是谦逊且低调的,而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却往往粉墨登场,搅扰得文学圈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最讽刺的一个部分,虽然无关故事的主旨,可是不吐不快。

    六是有关于演艺圈子拍烂片,圈烂钱,灵感来源于电视剧《破事精英》以及2018年一部跨年片子《地球最后的夜晚》。当然,烂片实在太多,吐槽不过来,于是借几句牢骚话,表达一下对导演、编剧、制片、演员联合参与的烂片的态度。

    七是有关于城乡差距。这在我的作品里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文化环境塑造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胆小怯懦的植树,自信的木香,热情开朗的长谷,这些人只是一个基本的典型。虽然,一个人的性格不完全由他成长的环境决定,但是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眼界和阅历,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资源的不足,这在木香父亲提议打造共享阅读长廊时很明显,经济发达的地方,有资源修建图书馆,可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连基本的图书资源都没有。很多时候,农村和城市的人是差不多的,孩子的资质也差不多,可是他们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好的文化资源,最后走上了和城市孩子截然不同的路。于是乎,城市越来越富裕,农村越来越贫穷,文化越来越贫瘠,而农村硕果仅存的有天赋的人,为了医疗和教育,留在了城市,农村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匮乏的就业机会,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于是乎,造就了中国几十年是城乡二元化社会,现在城乡之间在数据上虽然看起来好了很多,但是在实质上,与城市的发展鸿沟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不可不提及的问题,而很多人却没有发现和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令人悲哀的,于是我提了一嘴,以后仍然会继续提及。

    八是关于成长。成长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阵痛的问题。我假借木香之口评论过“她心底是一个小姑娘,可是现实催着她变成一个大人。”她对于成长是持叛逆态度的,一来因为她性格本就佛系,喜欢随遇而安,没有规划,也没有危机感,在成长的烦恼一股脑儿来临时会手足无措。就像是迷茫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在美国和世界面临深沉灾难时的表现一样。他们的梦,那个书本中所想象的柏拉图式的完美主义的梦,幻灭了。无情的现实和他们料想的完全不一样,而各种各样的选择让他们眼花缭乱,让他们应接不暇,最后,他们只能躺平摆烂,因为她们看不到世界的希望所在。二来是因为她的家庭对于她的溺爱,作为一个孩子,她生长在城市,生长在一个很爱她的家庭,成绩也很稳定,邻居待她也很有善,事业也很顺心,她没有遇到什么波折,所以她对于成长中的坎坷有些无法应对。三是学校教育的缺失,这是我本人的真实感受。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是填鸭式式的应试教育,这是由于高考选拔考试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了得到有限的优质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是小镇做题家。而大学一下子管理制度完全不同,几场简单的讲座显然是无法一下子让人适应的,但是学校对此的处理多数是让学生在混沌中自我探索。这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个大毛病,即在高中阶段管得紧,在大学管得松。无数人说过这个问题,但从没有人努力解决过,这是一种无奈的现实。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屈服于现实,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另一种是如果有机会有能力时,着手改善它。

    九是爱情。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中充斥了几种爱情:木香的父母相濡以沫的爱情,看似其实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相互补充,一个沉默,一个唠叨。舒婷阿姨夫妇的爱情则是很典型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爱情,简单但是温馨,相敬如宾。植树对五月的爱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迷恋,这种迷恋来自于一种在高中高压环境下的想象,众所周知这不是一份健康的爱情,更像是一种偏执,一种寄托了完美的偏执。正是靠着这种偏执,植树考上了大学,脱离了苦海。而植树与初晴的爱,更像是两个在被社会允许的年纪,在心智成熟的年纪的相遇相知相爱,是两个正在发展上升的年轻人的爱情,注定充满了校园恋爱的浪漫温馨,相互砥砺相互促进。而初晴更是植树在人生灰暗时刻的救赎,这种救赎的意义让初晴这朵向日葵一样的女孩子的爱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神圣。木香和长谷的爱,像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像是错的时间遇见,便错过了一切。木香第一次试着去恋爱,长谷也确实优秀,可是木香心里还是追求那一份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爱情,即两个人相互契合,不需要牺牲和牵就改变,心有灵犀,彼此懂得。所以长谷和木香在形式上看是合适的,两个人都很优秀,有共同点,但是本质上他们的性格是不合适的,一个喜欢动,一个喜欢安静。木香喜欢上长谷,很大程度上是把长谷当成了一个植树的替代。这种动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感情必然结束。木香和植树更像是年少时期相互倾诉的伙伴,木香对植树有一种崇拜,一种对于完美的想象。而植树则是把木香当成了一个朋友,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朋友,一个同他一样看似无忧无虑,实则装满心事,且多愁善感的人。他们两个太像了,所以无法做朋友,哪怕木香见证了植树最落魄的一段时光,知晓他心底最多的秘密。

    有关于文章的创作技巧

    这篇文章是我少有的写纯爱的故事,很琐碎,很简单,但是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第一,全文通篇采用了心理意识流的手法,这是我从中短篇小说家茨威格学来的手法。本来想要模仿日本哀伤青春小说的写作手法创作的,可是最后还是没能模仿成功。但是,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穿插全文。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物的思想更加深邃丰满,不好的地方在于,就小说写作而言,这么多的论述,显得有点儿多余,对故事情节起不到推动作用。因为,按照冰山理论来讲,一个作家在小说中最多透露十分之一二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剩下的靠读者去领悟,不过我的创作观念是要主动输出一些东西,一些价值观。所以,有时候难免有些用力过猛的感觉。第二,情景交融。一方面情景交融是为了让天气和故事人物的走向一致,一方面也是题目季风象征的短暂美丽但终究会逝去的青春。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文章写作技巧,文中体现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第三,文中有大量的引用。一来是我本人致敬一些很有意思和哲理的书籍和句子,二来是符合文章人物的身份。因为在我的书中,大多数主人公都是具有很好的学识和修养的文化人,谈起书籍和哲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样虽然不接地气,可是会让书的立意深远一些,也能趁机推荐一些好书。

    第四,联想和象征。我其实对几个东西有特别的着墨,一个是一把伞,一个是织毛衣,一个是木香和植树分开的时间,还有一个木香联想出来的小女孩儿。伞是泛旧的,有岁月印记的,象征着木香对过去的缅怀和追忆,她有浓厚的恋旧情怀。而伞代表了过去的美好对她的疗愈和保护,这是她会爱慕植树的一个原因。织毛衣,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母亲只会织毛衣,借此表现母亲不喜欢热闹,爱好单一,但是为人很专一,且心地是善良的。也表现母亲因为家庭,变得负累,失去了精彩的生活,承担起了生活的责任。而木香说,去买毛线织毛衣,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木香打算对生活妥协,开始面对新的生活。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木香要给自己喜欢的植树送上最后一件礼物,从此告别过去。这里的织毛衣,是木香从女孩到一个女人的成长和无奈,也是她的勇敢和脱变。虽然木香和植树分开了七年,但是我一直在用十年这个词汇,一来表现分开的时间太长,尤其对木香而言,像一种煎熬;二来其实是一种感慨,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小女孩,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木香的童真和最后的理想主义,因为她最后飞到天上,会遇见小王子;一种是木香无助时候想象的倾听者,最后不过是个安慰,最后她还是要一个人面对潇潇的雨季和家庭的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