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作死,真的会死!
繁体版

第57章:学习(求推荐,求追读,求月票)

    见到施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杨珩心情很是大好,顺势又说了几句话后,气氛渐渐变得越发融洽。

    就在这时,焦侍官开口道:“李县长,我有个不情之请,还希望你可以帮忙。”

    “哦,焦侍官请说,只要是我李某人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李晋仁不敢怠慢,赶忙拱手。

    “李县长不必如此,也不是什么大事。”

    焦侍官笑了笑,很是和气的说道:“你也知道徐安毕竟是跟殿下多年的臣子了,多少有些情分在。他虽犯了错,但也罪不至死,所以殿下才罚了他去矿场赎罪。

    老奴想着若是他受不了劳苦,还请李县长多多体谅,莫要将他累死在矿场。

    若是他死在矿场,不仅李县长遭人非议,有公报私仇嫌疑;殿下这边也不太好交代,恐其他人物伤其类,还请李县长可以多多考虑。”

    “没问题,本官谨记于心,势必不会让他们出事。”

    李晋仁拍着胸脯打起了包票。

    莫看这是焦侍官开口求情,可谁看不出来这番话是出自于一旁不言语的杨珩授意,这位殿下到底是宅心仁厚,脱离昨日盛怒后,又念起了徐安往日情分,不忍心他遭此厄运。

    “好,那老奴就先谢过李县长了。”

    焦侍官笑吟吟的一拱手。

    “李卿家,孤有一事不得其解,想要请教你。”

    杨珩突然开口道。

    “当不起殿下请教,您请说。”

    李晋仁赶忙行礼,做出一副垂耳聆听的姿态。

    “孤昨日去一大婶家里,见得无烟煤和火炕,却不知这无烟煤与其他煤炭有何不同,为何不会烧出滚滚浓烟。”

    杨珩皱起好看的柳眉,一副思索模样。“县衙外面的火炕构造倒是颇为精巧,可为何在外面灶台烧火就能让火炕面如此均匀散发热量,其中是何原因,孤颇有些好奇,还望李卿家可以为孤解惑。”

    这是什么鬼问题,能用就得了,干嘛非要知道原因呢?

    李晋仁内心满是崩溃,可这问题是四王女杨珩所问,他就算再不情愿也得说出一些门道了。

    可当他回想儿子前段时间的发言,这才惊觉自己只注意了能挣钱和回京城,压根就不曾留意儿子所言那一堆颇为绕口的原理。

    “这....”

    李晋仁支支吾吾半天,下意识看向了儿子李斯。

    随着他视线的转移,屋内其他人也看向了站在一旁安静的少年郎。

    “殿下,此法乃是吾儿李斯所授,让他为您解惑吧。”

    眼见瞒不住了,李晋仁很干脆的用手一指李斯。

    “李县长,莫要玩笑。”

    焦侍官沉下脸来,“令郎不过弱冠少年,怕是连文章都没读过几篇,还能懂得如此高深的学问吗?”

    “焦侍官此言差矣,须知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岂能因年龄就断言一个人的学问呢?”

    李斯好不容易摘下了原身纨绔的帽子,哪能容得一个宦官给他扣上。

    当下拱手一礼,昂然道:“小子不才,虽年少顽劣,也曾得名师传授。这火炕制造方法和无烟煤洗去毒气都是书上所得,愿为殿下解惑。”

    “虎父无犬子啊,不想李卿家的公子不仅长相出众,才情也颇为过人。”

    杨珩制止了焦侍官的反唇相讥,她细细打量了一番李斯,只见这个少年施礼不卑不亢,神情淡然洒脱,完全没有一般少年的急躁。

    面对高位者也不是刻意卖弄学识,反而还真有平等交流知识的感觉在里面。

    这种新鲜的体验对于杨珩来说还是头一遭。

    她自幼好学,在宫中学习时永远是最认真刻苦的那个,所以颇受一众大家名师的喜爱,甚至会在授课时间结束后给她单独开小灶。

    而其他几位不爱学习的皇子皇女们对此嗤之以鼻,甚至有些嫉妒她能受到教师的特别对待,以及永远不会受惩罚的特权。

    小孩子的好恶简单,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便孤立起了杨珩,不和她玩耍,甚至还会刻意针对她。

    所幸年长的几位皇子对她多加照拂,再加上杨珩心智早熟不多计较,会躲在老师在的地方逃避捉弄,慢慢也成长起来。

    到了十岁后,她和母亲被封到代国,以师礼拜国相张昌,和他请教学习治国之道。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是杨珩头一次和同龄人一起探讨学习。

    “殿下过奖了,口说恐不能理解,还请殿下移步衙外,在下为殿下解答火炕构造。”

    李斯伸手邀请,这一大胆举动让焦侍官眉头紧皱,若不是有刚才杨珩的吩咐,怕是这会儿就要开口斥责李斯的不知尊卑了。

    “好,那就走吧。”

    杨珩干脆利落的率先出门,一群人浩浩荡荡跟上,走到了县衙外面,站在火炕构造图前面。

    李斯也不磨蹭,指着地上没有封盖的火炕烟道解释了起来:“殿下请看,其实构造很简单,就是让无烟煤烧着后,把热气留在留在这烟道里面,热气往上升腾,就会使得火炕面都是暖烘烘的,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

    而无烟煤的毒气是因为燃烧释放的,经过简单加工便能减少大部分毒气,再把它放在灶台里面烧,产生的毒气也会和烟一起经过火炕,最终从烟囱上排出,就不会出现百姓烧炭取暖而死的惨剧了。”

    李斯尽量用他们可以听懂的话去解释了一下原理。

    “就这么简单?”

    焦侍官忍不住开口,“既然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何必还让殿下专门出来一趟?”

    “你若不能亲眼见到,又怎么会相信?”

    李斯斜睨了焦侍官一眼,“这说起来简单,可若是不能把烟道造好,热气不能顺利通过每个地方,火炕同样不会太热,甚至还会把毒烟从灶台喷出来。”

    知道为什么烟道要设计成弯弯曲曲的样子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炕面受热均匀。

    知道为什么砌烟道用土在其中填起来吗?因为这样更结实,炕面不易下沉。

    知道为什么要在炕洞里头留出一两个较深的坑吗?因为炕要用很多年,这样灰多了后扒开炕面掏灰方便。

    稍有一个地方做不对,辛苦建造起来得火炕就得堆倒重来,耽误多少事情?

    你觉得简单?”

    李斯一顿叭叭输出,一点脸面没有给这个宦官留,听得众人一阵心悸,还好他们刚才没有说话。

    这小子长得唇红齿白颇为顺眼,可这张嘴是真不饶人啊,逮住焦侍官一句话穷追猛打,看脸色都快把焦侍官气死了。

    焦侍官被李斯数落的一阵气闷,有心想说几句,又觉得和一个半大少年争执颇有些丢脸,只好板起了脸,高挂免战牌。

    “原来如此,旁人只看到了燃烧产生热气,可唯独你们想到了把这热气留下来取暖,真是天才的想法。”

    杨珩眼睛都亮了起来,她听懂了原理,确实如李斯所言,这火炕虽看上去简单,但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里面下了不少心思。

    难怪要在县衙外面贴图纸,还要费力造一个模型给百姓模仿,原来是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些原因。

    “殿下过奖了,这只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罢了,小子也是学了些皮毛。”

    李斯很是谦虚的样子。

    “什么是科学?这是哪家的学派?”

    杨珩疑惑地问道,“孤曾熟读百家经典,未曾听过科学一派。”

    “殿下,此乃吾师所创,类似于墨家学说,以研究天地之间的规律和变化作为学术,学习大自然存在的原理,借此造福百姓。”

    李斯随口忽悠着,“小门小派,师祖不爱世俗,门下前辈无人出仕,故殿下没有听过也很正常。”

    “呵,原来是抄袭墨家的小门派,难怪不敢见人。”

    焦侍官仿佛抓住了李斯的痛脚,很是不屑的对李斯嘲讽道:“什么大自然存在的原理,那还不是一眼就能看见和明白的东西,还需要学习吗?”

    你不能指望一个太监能有多大的心眼,焦侍官暗恼李斯刚才喷他之仇,现在有了机会是一点都不客气。

    “哦?一眼就能明白?”

    李斯挑了挑眉毛,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那敢问焦侍官,一个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从同样高度放下,哪块石头会先落地?”

    “哼哼,当然是大的那块了,小孩子都知道。”

    焦侍官不屑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