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加钱
繁体版

23.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李林甫为相多年,什么天南海北的珍奇至宝没见过,但这在后世根本不值钱的塑料瓶,李林甫还真他妈没见过。

    李林甫也算是识货的,光看这瓶子的透明度,就已经远胜当时的水晶和颇黎的瓶子了,就凭这一点,这瓶子算得上稀世珍宝,更何况里面粉红色半透明的仙丹,仙丹外还有一层颗粒状结晶,这怕是最少也要炼七七四十九天。

    杨钊见李林甫动了心,赶紧说:“此瓶乃世间孤品,绝无第二,乃是数位仙师云游四方,搜集天下名山的玉髓精华炼制。”

    “请右相赏收了这仙丹,右相若是不肯收,那杨某人便无地自容了,以后杨某也无颜再登右相的门了。”

    这话放到后世,大白话都换成了“你不收就是瞧不起我”。

    李林甫犹豫了良久,终于决定还是收下了宝贝,不过他同时也是暗自叫苦,杨家人为了抢先卖个大人情,搞这么大声势来送礼,无意中把自己给卖了,这岂不要坏了自己的好事?

    果然不出李林甫所料,杨氏三姐妹登门送重礼的事,当天就在长安传开了,而且火速登顶大唐热搜榜第一名。

    天宝三载八月。

    大唐长安热搜榜第一名,三杨一同上门送礼。

    热搜榜第二名,杨氏三姐妹给右相李林甫送了十五车的重礼,据说价值五千万钱。

    热搜榜第三名,右相李林甫根本就没收杨氏三姐妹的礼。

    民间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杨氏三姐妹真他妈有钱。

    十五车的礼啊,五千万钱啊,杨家家资之富裕,出手之豪阔,怕是连亲王太子也拿不出来呀。

    那十五车礼品到底值多少钱?到底值不值五千万钱?皇帝到底赏了杨家多少钱?一时成了百姓议论的焦点。

    官场们的关注点则完全不同,他们想的是,按理说太真正得宠,右相应该给杨家送礼才对,可如今反过来了,杨氏三姐妹居然送礼给右相,而且还重礼?这是为啥嘞?

    更令官员们不解的是,右相居然没收杨家的礼,十五车礼物三杨又带回去了。

    这是没给杨家的面子吗?

    杨家三姐妹的面子,如今谁敢不给?

    以右相一贯的行事风格,一向是顺着圣意走的,得罪杨家人这样的事,若是换了别人还有可能,但在右相身上,简直匪夷所思。

    官员们的诸多费解和疑惑,很快就转化成了实际行动,尤其是那些好事的,还有立志往上爬一爬的官员们,立即意识到这说不定是官场的下一个新风口,又或是朝中即将有什么大变动的信号。

    如果是那样,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只要提前站好了队,保不准就能升官。

    毕竟他们这些下面的人,跟李相和杨家人相比,信息获取量太有限了。

    勤于钻营的大唐官员们,开始了动用一切关系和手段。

    除了个别昏官没头苍蝇似的四处瞎打听,多数有心机有门路的官员都将打听重点放在三个重点方向,一是李林甫的亲信和府上家人,二是让自家女眷尽量接近李府家眷,三就是找机会接触杨家三姐妹府上的下人。

    从三杨前往李府送礼的当天晚上开始,大唐的各路耳报神、关系户、包打听便开始加班加点的打听,各露神通,各显其能。

    但也是从这一晚开始,李林甫的府门紧闭,任何人求见都一律不见,李府的家人也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好在三杨府上的消息却很容易打探到,各路好汉打探一圈后才明白,原来李相好事将近,皇帝要将朝政大权全都委托给李相了。

    李林甫府上奇怪的表现,恰好从侧面印证了三杨府上传出的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果就是,只一天的功夫,嗅觉灵敏、精明奋发的官员们就已经判断出了未来数年的新风口。

    令人惊奇的事,这个消息不知为何散播的速度快的出奇,不到两天的功夫,不仅整个长安官场都知道了,就连长安的百姓也知道了,长安的大街小巷,无不在谈论此事,平康坊的青楼、道政坊的酒肆、务本坊的国子监,上至王公权贵,下至妓女士子,就连街头巷尾的闲汉老妇们也都谈论,简直比新闻联播广而告之传播的都快。

    道政坊某酒肆中……

    酒客甲:“知道吗,李林甫要接掌朝政了。”

    酒客乙:“他不早就一手遮天了吗?”

    酒客丙:“哎,这回可不一样啊,当今皇上要把朝政完全交给他,自己撒手不管了,在宫里专门搂着儿媳妇逍遥了。”

    酒客丁:“皇帝不管了?那李林甫可不更要抖起来了吗?那不是想搞谁就搞谁,想扳倒哪个就扳倒哪个了?”

    旁边桌的酒客戊也加入了讨论:“就他,就是封了亲王,也就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呸。”

    同桌酒客己说:“少说两句吧,小心被人听去,告你一状不是闹着玩的。”

    酒客庚:“什么世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忠臣良将倒被陷害,奸佞小人倒是官运亨通。”

    酒客辛:“是啊,世风日下呀,一代不如一代呀,武皇在位时,虽然也有酷吏,但那时候执政的宰相,也还都是忠直正人,武皇也不昏,还知道维护忠良,朝堂上虽然是武李两家角力,但也真有为民办事的好官啊。”

    酒客壬叹了口气:“别说了,如今怎么跟武朝时比啊,武媚娘虽然任用酷吏,但她相人选宰相的眼光那是真毒辣呀,狄仁杰、娄师德、李昭德、张柬之,哪个不是当世人杰?哪个不是精明干练施政有为的大才?可如今呢,当官的光琢磨整人了,哪有琢磨干正经事了?”

    酒客癸也感叹:“是啊,那时候虽然诬告的多,但对贪官真是不手软啊,你再看看如今……”

    几桌客人原本是各喝各的,聊到当下的朝政,竟然找到了吐槽的共同话题,几桌人喝到一起了,而且越聊话题越敏感,越聊越往全网封禁404的方向发展。

    还是东家看情况不对,赶紧上来纠偏完结:“各位,各位,莫谈国事,莫谈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