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门
繁体版

作品相关之六十八 《噪音是损害老年人健康的无形杀手》

    试谈构建老年人宜居环境的紧迫性

    摘要:本文阐释了噪音对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的危害,这种现象存在的状况及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噪音污染的重视。

    关键词:噪音污染环境保护老年人健康素质宜居紧迫性

    近日,一场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联合国会议正在北欧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环境保护这一议题再次吸引了全人类的目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尽管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但这一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着。或许人们认为城市的污染比农村严重得多,但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集散中心--小镇的污染也同样严重。解决污染问题,人们重视的往往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物污染等等,其实,噪音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只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才没有引起人们的格外重视。噪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噪音严重干扰老年人的休息,影响其身体、心理健康

    一个人辛勤劳累了大半辈子,退休了,很想好好休息一下,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办不到,打开门窗,外头的喧嚣嘈杂声搅得人心烦透顶。这种状况,在小镇上尤甚,而一个人的住家周边若有个庙或有个公共娱乐场所,更是饱受其吵,苦不堪言。仅笔者居住的福清市一个小镇的中心街及街后近些年就建了七座庙,相对应成立了七个庙的迷信组织--理事会。按理说庙应该是个清净的地方,其实不然,迷信组织为了创收,除了在庙里设募捐箱等待人们日常捐款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把庙附近的场所租给人家经营以坐收租金。大的庙其近旁一般建有一座能容几百人的戏场,小的庙没能建戏场也要在附近找块空场地供临时搭戏台演戏。各个庙的戏场都租给了人家,大都经营麻将馆,规模大的一年租金四万元人民币,规模小点的一年租金一万多元或二万多元。麻将馆经营者既要交租金,又要盈利不亏本,自然千方百计招揽顾客,延长营业时间,也就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噪音。笔者所居住的小镇中心街街后居民住宅区就有三家麻将馆,其中一家为庙的戏场租给人家经营,有二十几张麻将桌,二家为私人开设,天热时早上六时多就有人进去打麻将,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一批人走了另一批人又进来,高声喧哗,吵闹声不断,严重干拢了周围居民区人们正常的休息,老年人更深受其害。中午你想午休一会儿,麻将馆里却人声鼎沸。夜半更深已十一、二时,你上床想要入睡,麻将馆里却还有人在打麻将,还在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哗哗”搓麻将声及人们高声说话声,摩托车,电动车进出的轰鸣声,搅得你无法入眠,吵得你没有一天会有个好心情。

    不光是周边的住户深受噪音的困扰,打麻将的人自身也深受其害。笔者多次走进麻将馆察看,发现里头乌烟瘴气,空气污浊,打麻将的部分是老年人,也有中青年人,还有外来人员中吃不了打工苦而进麻将馆想赢一把的男女青年,有人抽烟,有人咳嗽,有人吐痰,搓麻将声,喧哗叫嚷声,还有那台大电视机开大音量的响声,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比火车站还嘈杂。看来那些在打麻将的老年人早已习惯了这恶劣的环境,也习惯了忍受那难忍的噪音和难闻的气味。

    无处不在的噪音使老年人不能得到正常的休息,损害了身体健康,同时,长期处予噪音包围中的老年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其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损伤,各种疾病随之而生,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了其本应享有的寿命。

    噪音制造者大都素质低下,自私自利,不为他人着想

    相对来说,城市对噪音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如汽车进城区禁止鸣喇叭,若有人举报商店营业播放大音量喇叭,歌厅、舞厅、卡拉OK厅没封闭好让大音量传出,一般会及时得到处罚。城乡结合部和小镇的噪音要得到制止就没那么容易了。笔者对居住的小镇的中心街及街后的娱乐场所进行察看,发现七家麻将馆、一家桌球馆、三家舞厅、四家游戏机店的墙上都没贴挂“经营许可证”,就是说全都是无证经营。笔者又了解到,这些场所的老板大都文化水平低下,有的小学都没毕业,且素质很差,张口粗话脏话,还喜欢骂人,只为自己赚钱,全不为他人着想。本来无证经营就是不合法的,可他们不但没意识到这一点,还盛气凌人,随心所欲地制造噪音,对周边居民区因不堪刺耳响声的骚扰而进去对其提意见的人不理不睬,不愿纠正。例如几家麻将馆,每家都置一台大电视机,为招徕顾客,从天亮到整个白天到夜晚甚而半夜都把音量开得大大的,加上麻将馆内人进人出声,输赢争执声,搅得周边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没一刻钟的安宁。进出麻将馆打麻将的大都为游手好闲者,平时不务正业,每天就在麻将馆里混日子,一旦输钱就泼口骂人。有时玩到下半夜甚而天快亮或天亮都肆无忌惮地高声喧哗,心目中全然没有周边需要休息的居民的存在,更哪管你老人、小孩的睡眠。再如,小镇街上一些商家为搞促销活动,把店门口的音响设备开大音量,有时震得半条街道都能听到。又如,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各个庙络绎不绝烧香的人们燃放的鞭炮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还如,一些人家雇道士搞“谢天地”、“过关”、“做功德”等迷信活动时一个晚上的吹吹打打,燃放鞭炮,尤其是“谢天地”时为显示其发财有钱而燃放的一箱箱礼花弹震耳欲聋,震得周围住户窗玻璃咝咝响,且鞭炮、礼花弹的燃放常常在半夜甚至下半夜还在进行。这些噪音制造者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没错,是理所当然的,全无半点顾忌,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周围的居民想想,是否骚扰了人家,是否侵犯了人家的休息权。这些人为了祈求所谓的神灵保自己赚钱,为了保自己发财,为了保自己平安,全然沒把周围人的感受放在心上,我行我素,一切以我为中心,这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

    也许这些噪音制造者的年纪还不算大,自身又长期处在噪音之中,对噪音的反应相对迟钝,不以为然,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噪音对身体的剌激是很大的,那高分贝的一声声震动宛如利剑在剜病人的心脏。也许有人认为,一个人被打,身上有伤痕,可以鉴定为轻微伤、轻伤、重伤等等,而一个人受嗓音伤害,那噪音是摸不着的东西,又没在你身上留下痕迹,你能鉴定为什么伤吗?即使你受噪音伤害致死,那种伤害也是长期缓慢渐进的,而在你的身上却看不到明显的伤痕。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噪音对老年人身体、心理的伤害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笔者和一些交谈过的人有过体验,当你想欣赏音乐时,听一段音量适合的乐曲感觉很悦耳很惬意,当你心情烦躁时,外头却传来高大音量的所谓乐声、歌声,你一定会很反感,心情只会更糟糕。这表明,人的兴趣爱好是有所不同的,就如打开电视机,有的人喜欢看这个频道的节目,有的人却喜欢看那个频道的节目,还有的人对电视根本就不感兴趣,连看都不想看。人对接受某种事物是有所选择的,喜欢的他自然乐意接受,不喜欢的自然会表示拒绝、排斥,而外头传来的高大音量的声响是他不乐意接受的,有强加于人的意味,他自然感到厌恶。这种令人厌恶的声响持续越久,对人的伤害就越深,而这种伤害又是无形的。

    如何构建老年人宜居的环境

    噪音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但,我们毕竟生活在人群中,这种现象又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或许有人说那就逃离吧,让人们都躲到远离街市的深山或偏僻的地方去也不现实,因为街市毕竟给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方便的地方。或许有人说那就忍吧,由它吵去,时间久了就慢慢适应了,相信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忍受不了,即使有人表示他适应了,那也是付出了他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代价的。

    笔者认为,上级有关部门在管理城市噪音污染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的乡镇的噪音的治理,对无证经营的娱乐场所要坚决予以查封,对有证经营的娱乐场所、商店经常制造噪音扰民的也要给予严肃的处罚。

    发现某些经营者制造噪音,周边居民要联合起来向其交涉,多人说话总比一二人说话有力量,若其不听,可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反映。对身边存在的噪音现象,要发现一例对其交涉一例,发现一例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反映一例。

    报纸、刊物、电视、广擂等宣传阵地要宣传噪音对人尤其是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噪音制造者也会看报纸、杂志,看电视,听收音机,看了听了,对其多少会起一点教育作用。

    有关的执法部门要派人经常到娱乐场所、商店检查噪音扰民的情况,多检查,多督促,促使噪音制造者收敛其行为。

    社区、村的干部可在各个居民小区组织志愿者进行巡查,发现噪音扰民情况对其进行劝阻,不听者可通知有关的执法机关。

    笔者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素质的提升,噪音扰民的现象会逐渐减少,让更多的老年人拥有一个舒心的宜居的环境。

    总有一天,噪音一旦出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作于2009年12月13、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