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秦将,章邯传
繁体版

第十二章·关中大急

    秦二世元年九月一过,天下黔首就迎来了秦二世二年的十月。

    兵围荥阳的吴广很是纳闷,周文的人马进了三川郡之后就失去了踪迹。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西北风如刀一般地划过大地。函谷关外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一群流民打扮的人悄无声息地聚到了一起。站在这个山头,乘着月色,正好可以将函谷关内外的平原尽收眼底。

    为首的老者站在山头向函谷关方向看了良久,又看了看朗月高悬的天空,低沉地说道:“今夜月色正好。”

    讲话的老人正是奉张楚王陈胜之命引兵西进击秦的周文。

    周文忽然严肃地问一旁的人:“我们的人都准备好了么?”

    “禀告上将军,我军现已全部隐在山间,只等上将军起火为号,便可齐聚函谷关前,一起杀进关去。”回话的人叫贾逵。

    周文望着明月笑道:“三更已到!点火!攻关!”

    函谷关上值夜的士卒正无聊地原地打转,却突然看见不远处山头腾起高高的火焰,十分耀眼。火越烧越大,光光越来越亮,秦卒们都开始围过来观看。秦卒看得出神之际,函谷关下响起了震天杀声——冲啊!杀啊!不知何时,关外已经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士卒。

    “这……怎么回事?哪来的这些人马?”

    “听说关东有盗贼作乱,莫不是盗贼来了?”

    “只有打家劫舍的盗贼!岂有攻城的盗贼?”

    “啊!这是天降之兵啊!莫不是天亡大秦,降下神兵?”

    秦卒们已经乱作一团。

    “鬼话!快去禀告将军!”

    “来呀!击鼓聚军!登城御敌!”

    正当秦兵渐渐反应过来,开始准备防御的时候,函谷关背后也想起了阵阵杀声。

    函谷关的守将叫做赵武,他刚从睡梦中惊醒,就听见震天的呼喊。

    “怎么回事?”赵武一把抓过一个秦卒,“出何事了?”

    “小的也不知,只听人说,关内关外都是盗贼,函谷关已经被盗贼包围了。”

    赵武夺过那小卒手中的长矛,一巴掌把他打翻在地,怒吼道:“狗屁!即便有盗贼,也应在关外!关内都是我大秦的驻军!哪来的盗贼?再敢胡言,我挑了你!快去传我军令!登城迎敌!”

    张楚军和秦军从三更一直打到天亮,秦军在张楚军的内外夹击下四散而逃。

    周文在一班骑将的簇拥下,策马进入函谷关。楚军的尸体已经被收拾起来,周文看着满地任人践踏的秦军尸体,不觉伤感,就对贾逵道:“我等奉张楚王之命,兴仁义之师,不可糟践秦卒尸身,示人以残暴。去让人把他们好生埋了吧!”

    “诺!”贾逵马上作揖道,“来呀!传上将军之令,将这些秦卒都好生安葬了!”

    周文:“之后遣将守关,我等再次修整一日,就进兵咸阳。”

    “上将军真是高明!”贾逵道,“半月之前就让我军军锋三万人扮作流民,分批潜入关中。若是没有上将军这个安排,我军未必能如此轻易打下这天下第一险关。末将真是佩服。”

    周文笑道:“兵者,诡道也。诡道者,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

    这天早晨,章邯洗漱已毕,正要入咸阳宫早朝,女儿章蘩拦住去路:“父亲!你不能去!”。

    “你这是干什么?”章邯一把推开女儿,“有什么事我回来再说!”

    “父亲!盗贼已经到了戏水,大秦完了!”章蘩焦急地说,“还是跟叔父、季父去巴蜀避难吧!你不走,他们也不会走的。”

    章邯怔住了,立在原地,自失地笑了一下,也不回头,就说:“蘩儿啊!你不必担心,没事的!几个盗贼闹不出什么乱子。真到了国破家亡那会,不用你们说,我会给你们安排的。我入朝之后,你去叔父家,让他好生在家等着我的好消息。咱么章家的机会来了。”

    章蘩并不能体会章邯话里的意思,她只知道盗贼有二十万众,望着章邯离去的背影章蘩留下了眼泪。

    章邯走过咸阳宫正殿的长阶,来到正殿前的平台,群臣有资格早朝的都来了。冯去疾和李斯正站在最前列,二人的白须在北风中飒飒飞舞。

    “陛下还没起来么?”章邯凑到二人跟前,低声问道。

    李斯没有回答,冯去疾象征性地摇了摇头。章邯这才发现,尽管现在已经是冬天,可李斯的额头却止不住地冒出细细的汗,时不时擦汗的枯藤般的手也一直发抖。

    “李相身体不适么?”章邯关切地问。他心里有一丝窃喜——你也有今天么?

    “哎!”李斯叹息一声,“还不是为我那苦命的儿么?”

    章邯同情地点了点头。

    倒是冯去疾伸出手来拍了拍李斯的肩头,安慰道:“老兄!你儿子吉亨利贞,没事的。”

    李斯现在俨然只是一个担心儿子的老父亲,他不知所措的点了点头,声音有些颤抖:“只愿他能保全性命。”

    “陛下驾到!群臣进殿!”殿内传来内侍韩谈的一声吆喝。

    右相在前,左相在后,九卿次之,群臣再次,众人就这样井然有序地进了大殿。

    群臣朝贺已毕,端坐殿上的秦二世打量了一下肃立的群臣,缓缓说道:“为何不见建成侯?”

    见无人答复,秦二世又问了一遍,章邯这才出班奏曰:“陛下!先前建成侯向陛下进言荆楚盗贼为患之事,出言不当触怒了陛下。陛下责他回去思过,是以今日不曾来朝。”

    秦二世叹息一声,道:“现在盗贼打进关中,少不得建成侯参决军事。赵光!去请他来。”

    赵光唯诺而去,秦二世道:“眼下国家到了这个地步,诸卿有何应对之策,尽管奏来吧。”

    群臣又是一片寂静,秦二世苦笑道:“诸卿这是怎么了?怎么都不言语了呢?先前不是有许多人来上奏关东盗贼之事的么?现在怎么都不出言了?难道国事已经不可为了么?”

    还是无人回应,秦二世面色狰狞道:“好!好!好!都不言语!都是在怪朕先前没有采纳忠言了?那朕只好自献于贼,或是枭首,或是车裂,听天由命吧!想不到,去年才为先王修七庙,今年自己就要用上了!去年修七庙的时候就该先给自己预备好,今日也就不必仓惶了!”

    “臣等无能!臣等有罪!”正殿里的所有人都齐刷刷跪了下去,没有一个站着的。

    秦二世无奈地摇摇头:“现在请罪有什么用?朕有心情罪你们么?”

    冯去疾向前爬了两步道:“陛下!臣有话说!”

    见终于有人做声,秦二世倍感欣慰,道:“右相请讲。”

    冯去疾挺着上身,仍旧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切勿自责过深!眼下盗贼横行,臣身为右相难辞其咎。就是要赴国难,也是臣先死!”

    李斯也爬了过来:“陛下!或是议和,或是割城。臣等用命而已,决不让陛下有损毫厘!”

    秦二世:“二位丞相有此心,朕知足矣。”

    冯去疾:“陛下!依臣看,国事至此,并非陛下失于调度,实在是关东诸将无能太甚,诸郡守丞渎职太甚。”

    秦二世会心地笑了:“是啊!李由在三川为郡守,手里有十万大军,更兼据有敖仓,居然拦不住区区盗贼?”

    章邯跪在李斯后面,听了冯去疾这番话,他好像吃了一只蛆,别提多恶心——眼见国家到了这般境况,冯去疾还不忘攻讦李斯。

    那李斯正跪在冯去疾旁边,听了秦二世的话,仿佛被炸雷打了一下,扑通一声昏倒在地上。

    秦二世见李斯如此狼狈,也不忍多说,忙摆摆手示意韩谈同几个内侍把他抬到一边去调息。

    秦二世望着冯去疾问道:“不知现在盗贼有多少?”

    冯去疾高声答道:“据传言,盗贼号称五十万人。”

    秦二世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陛下莫惊!这只是盗贼虚张声势的夸言。臣昨日出城,观其行军烟尘,料定他不过二十万众。”冯去疾瞥了一眼身后靠在柱子上半死不活的李斯,颇为得意地说。

    秦二世还是不敢太乐观:“二十万众,也不少啊!咸阳东西屯卫军加起来也才五万人!满打满算地算上宫廷宿卫、咸阳城内巡城士卒、各朝臣家奴、门人也不过八万。盗贼还是两倍于我,如何取胜呢?”

    冯去疾:“陛下,臣有一策,或可一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冯去疾身上,章邯心想:莫非他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看来要让他抢去头功了。

    秦二世急不可耐:“右相快说!”

    冯去疾:“如今盗贼士气正盛,关中士卒不济,恐难取胜。陛下可以出武关,移驾巴蜀,暂且将关中让出,保全朝廷。然后调集北方诸将入关讨贼!”

    章邯松了一口气,老驽马说的,并非自己所想。

    “这……”秦二世面露难色,“先王宗庙可都在关中啊!朕将来如何跟先王、先帝交代?”

    冯去疾:“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啊!”

    “不可!”李斯顺过气来,艰难地爬到秦二世跟前说道,“陛下要若是避敌而逃,必定为天下所笑。以臣愚见,或可征关中诸县士卒集于咸阳,与贼一战。”

    冯去疾不屑地一笑:“李相,你问问你一旁的人,你说的行么?”

    李斯望了望冯去疾后面跪着的九卿,最终目光落在了章邯身上。章邯摇了摇头:“来不及了!”

    秦二世揉了揉眼睛:“如何是好?”

    冯去疾:“陛下!南下巴蜀吧!”

    “不可。”正殿外传来一声断喝。

    群臣循声望去,却是建成侯赵亥来了。

    赵亥昂首阔步道:“陛下不战而退出关中,将秦川四塞拱手让人,将来后患无穷!”

    “拜见陛下!”赵亥跪在地上。

    冯去疾没想到赵亥会当着群臣的面,这样驳斥自己,就冷笑道:“建成侯说后患无穷,那么老臣倒要讨教,有什么后患?”

    赵亥全不把冯去疾放在心上,对着秦二世道:“陛下退出关中,必不能带走关中的黔首、军士、宗庙、彝器。且不说陛下走了,秦川数百万黔首寒心,宗庙、彝器为贼所得,单说这关中的士卒吧。现在观众诸县的士卒算起来也有二十万,陛下留在咸阳,这些士卒能为所用。陛下一旦离开关中,各县士卒无有统一号令,或是降贼,或是为贼所杀,或是散逃,这二十万秦军就白白没了。再想聚集这二十万久经训练的秦军,是说说那么容易一句么?”

    冯去疾自个脸憋得通红,竟无言以对,只翻白眼看着赵亥。

    良久,秦二世道:“叔父有什么办法么?”

    赵亥慷慨激昂道:“臣是个粗人,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臣只知道秦自非子被立为诸侯,已近七百年了。秦川只有战死的丈夫,没有后退的丈夫,臣建成侯亥原领兵出战,与贼决生死。”

    “叔父!”秦二世几乎留下了眼泪。

    群臣怆然之际,忽然有一人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退贼!”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却是少府章邯。此刻,朝堂笼罩在诡异的安静中,没有人想到这位性格温驯、平时默默无闻、谨言慎行的少府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如此的话。

    “少府有何良策?”秦二世说。

    章邯用一如既往的谦恭语气说道:“兴骊山之师。”

    “骊山只有刑徒。”秦二世忽然瞪大了眼睛,“你是说?”

    “骊山的囚徒整编成伍,可得二十万大军。”章邯缓缓挺起上身。

    冯去疾盯着章邯问道:“骊山皇陵之事已毕,又有一部分刑徒去修阿房宫,骊山现在怎么还有那么多人。”

    章邯:“回右丞相的话,这都是刑期未满又无事可做的刑徒,臣安排他们在骊山制作甲帐、战车、兵器、陶器。”

    秦二世满怀希望地望着章邯:“刑徒未经操练能打仗么?”

    “始皇帝除嫪毐时用的便是宗族的奴仆,连宦官都上阵了。刑徒较他们还要强些。再说,那入关的盗贼也都是黔首出身未经操练,以不教战不教,旗鼓相当。”章邯眯着老眼。没有人见过他这样的神情,如狼似虎,却又比狼虎更刚毅。

    冯去疾质疑道:“听说这些刑徒都是有罪之人,少府如何能保证这些刑徒会乖乖听命呢?”

    章邯看了冯去疾、李斯、赵亥一眼,然后对着秦二世说道:“骊山刑徒,关中人氏居多,只有少量是关外来的,关中是他们的故土,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关中。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陛下下诏赦免骊山的刑徒,并许诺他们可以得到军功,刑徒们一定不会任由盗贼蹂躏故土,他们一定会替陛下打败盗贼。陛下,快下诏吧!刑徒们两手空空,想要作战,还要派人去打开咸阳武库,放出兵器。”

    秦二世大喜:“既然如此,都依少府卿,快去办吧。只是何人为将呢?”

    “臣愿往!”冯去疾、赵光、赵亥、司马欣、董翳齐声答道。

    秦二世有些犯难:“这……”

    “陛下,还是让臣去吧。刑徒为军,到底不是正经军队,其习亦不同。非臣亲往,恐难调度。”章邯道,“况且臣此去,并无全胜的把握,诸公还得留下为陛下谋划,也免得臣败了,白白同臣去死。”

    韩谈已经拟好诏书,双手递给秦二世。秦二世接过诏书递给章邯道:“少府卿,大秦的存亡全系于你一人了。”

    赵亥道:“陛下!少府卿到底没领过兵,朝廷有两位丞相就够了,臣与他同往。”

    秦二世点头默许。

    章邯道:“请陛下赐建成侯东屯卫军虎符以便转运兵器。”

    秦二世又点点头,那一旁的韩谈就从后面取出一个木匣子。

    赵亥接过木匣,与章邯跪拜一番后,二人昂首走出大殿。

    秦二世道:“来呀!将朕的‘苍风驰’、‘紫电掣’牵到宫门外与建成侯和少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