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暴君李世民
繁体版

第七章 长安

    长安城的各个里坊,与李治想象中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但总的来说,给李治的还是一种规整、刻板的感觉。

    能够感觉到长安、万年两县,在对里坊的管理上,除了严谨之外,还是有一些的小心翼翼。

    不过这倒也不会影响各个里坊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且即便是到了晚上,坊门关闭后,但坊内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这与李治以为的就只能闷坐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无趣,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里坊与里坊之间的街道大部分都很宽阔,尤其是以朱雀大街为首的南北向的十一条大街。

    虽然也是宽窄不一,但即便是最窄的,也得有三十来步的距离。

    同样,也是因为朱雀大街的存在,从而把整个长安一分为二,形成了长安与万年两县。

    各坊里的大户人家、殷实人家,往往也都是各坊中颇有威望的人家。

    而至于他们为何会受到各坊百姓的尊重,在李治看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他们与坊里有条件的人家,共享了读书识字的学堂。

    不强迫不迎合、不主动也不拒绝,在把渣男的属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时,自然就赢得了坊里百姓的信任与尊重。

    愿意呢,你就把孩子送过来一同读书识字。

    不愿意呢,他们也不会鄙夷你,更不会在背后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走马观花般的穿看过几个坊,偶尔亲民的询问一些问题,在百姓那扭捏不好意思的神态之间,李治这一趟里坊行,也算是收获满满。

    对于接下来的西市与东市行,唐善识本以为李治停留的时间会要比在里坊更长一些。

    但他显然完全判断错了。

    在西市时,李治基本上都没有怎么下马车,只是掀开车帘看了看熙熙攘攘的,穿着各种服饰的商贾小贩。

    路边栉比鳞次、更为引人注目的商铺、酒楼、茶肆,笔行等等,李治一个也没有说要停下来看看。

    而那些买卖各种乐器,以及杂耍等、特别能吸引李治这个年龄段的地方,李治表现的也是兴趣缺缺。

    不过相比较而言,东市要比西市的货物显得更为丰富多彩一些。

    可能跟大部分的达官显贵、豪门望族都住在朱雀大街以东有关,从而使得东市的很多东西,都颇有那奢侈品的概念。

    专门是用来供那些达官显贵来买卖的。

    “不下去看看?这东市有几家酒楼还是不错的。”唐善识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今日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的心理准备。

    反正就是要让晋王殿下今日尽兴才行。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路上李治压根儿就没花他一文钱。

    在东市偶尔进入某个商铺,也只是随意的看看。

    偶尔还会跟人家和善的交流几句。

    而人家看着他那一身不菲的穿戴,自然而然的,还真不会把他当作狗屁不懂的一个九岁孩童看待。

    经过一家雕版印刷行时,李治倒是停留了较长时间。

    随意的翻了翻一些都没听说过的书籍,又进去看了看一些所谓上好的宣纸。

    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买。

    这样子的李治,把一旁陪同的唐善识都急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我钱都准备好了,你倒是花啊,咱别光看啊。

    但李治依旧不为所动,随即又走进了一家绸缎铺子里。

    掌柜的眼毒,一眼就看出了李治跟唐善识两人谁是主,谁是仆。

    腰弯的让自己都快要跟李治一般高了,李治才问道:“你这儿有结实的布料吗?”

    掌柜的愣了下,又扭头看了看唐善识,答道:“有。但不知公子打算做什么用?”

    李治随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下:“斜挎包。”

    “斜挎包?”掌柜有些惊异。

    不过看着李治的比划,他也猜出来了,大概是跟平常装东西的褡裢一般吧。

    “对,也算是褡裢的一种。”李治说道。

    掌柜了然的哦了一声,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可以在坊市关闭前,给公子做出来。”

    随即李治给掌柜又比划解释了一番,在确定掌柜能够很快做出来他想要的斜挎包后,唐善识终于有了“挥金如土”的机会。

    十两重的银锭出现在了唐善识的手里,瞬间把掌柜的吓得差点儿跳起来。

    他们这种店铺,一年到头也不见得有几次能用到银子的机会。

    毕竟,如今的买卖依旧还是铜钱的天下。

    “这……公子,用用不了这么多。”掌柜的看着那银锭,硬是不敢伸手去接。

    而李治也不去管两人会怎么掰扯,便开始往外走去。

    唐善识一看李治往外走,干脆直接把银锭抛给了掌柜,嘴里说道:“先拿着,明日我再派人过来取零。”

    “这……。”

    掌柜手托银锭,惊疑不定的看着唐善识与李治消失于门口。

    大街上的李治,仰头看着有些尴尬的唐善识笑着道:“你也不怕那么重的银两把人家吓到了?”

    “无妨,一会儿你要是再买其他东西,让他们去找那掌柜要钱就是了。”唐善识微笑着说道。

    李治微微愣了下:“这也行?”

    于是当他们从一家颇为豪奢的酒楼出来后,李治还特意看了一眼,竟然真没有伙计相随。

    真就这么让自己离开了?

    不怕自己白嫖?

    而唐善识此刻则是神色如常,好像吃完饭后,让酒楼伙计去那家绸缎铺子要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于是惊疑不定的李治,接下来像是为了验证唐善识的话,以及这些商贾与客人之间的信任似的。

    又从一家文房四宝店铺买了一方小巧精致的砚台。

    而后还特意跑出很远一段距离,在一家玉器铺子里,挑了一小块儿玉石废料。

    这两家同样是没有人阻拦跟相随,只是在问清楚了哪家绸缎铺子后,就直接让他们离开了。

    “这……这怎么可能?”李治站在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的大街上,惊异的对唐善识问道。

    “因为你我的穿戴,就足以让他们相信。”

    唐善识继续笑着解释着,而后神色略显正色道:“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是唐人,所以这些商贾才会相信我们。而若是换做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别说不给钱了,就是钱给不够也走不开的。”

    李治了然的哦了一声,但真的像唐善识所说的这般吗?

    他还是有些持怀疑态度。

    在太阳落山、坊市门关闭前,李治终于拿到了自己那藏青色的挎包,挎在身上后大小还正合适。

    刚刚买来的玉石废料,以及那方砚台,还有两个专门买给李明达、李清的普通发饰,以及一个看起来木料不错的簪子,都被他装进了那藏青色的挎包中。

    马车驶离了东市,好在距离平康坊的距离也不算远。

    在坊门关闭前,马车正好进入到了平康坊。

    也不知道是真有那种异样的气氛,还是说心理作用。

    总之在进入平康坊后,仿佛一切都变的有些不同了。

    天色已暗,但仿佛整个平康坊变的更加明亮了许多,处处都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各个酒楼茶肆,同样是人头攒动,而街道上的马车行人熙熙攘攘,红男绿女不计其数。

    马车已经需要车夫下车牵着马走走停停,由此可见,平康坊里的景象有多热闹。

    掀开车帘一直往外看的李治,显得很兴奋,身体里有某种东西仿佛也在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热闹喧嚣中觉醒了,蠢蠢欲动的。

    安乐馆,一个他们在马车里就已经商定好的地方。

    据唐善识说,这些时日最为红火的,便是这安乐馆。

    马车显然已经无法再前进,唐善识与李治只好下车步行往前一段距离,才可以到达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安乐馆门前。

    安乐馆,一个两层楼高的青楼,几乎每一扇窗户都亮着昏黄的灯光。

    此时的李治已经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不同于去东西两市时看到的热闹景象,更不同于在其他百姓居住的里坊看到的普通人间烟火景象。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更不同于皇宫那种缺少人气、不接地气,满是禁忌、规矩的地方。

    这里看起来好像才是真正的大唐中心,就像是那最为繁华的CBD一样。

    安乐馆前热情的龟奴、殷勤的伙计、热情的老鸨,以及那花枝招展又欲语还休的美艳女子,无一不是向世人宣示着,这里:才是真正的快乐老家!

    头一次来这地方的李治,跟在唐善识的身后四处张望,活脱脱一个土包子进城的模样儿。

    在伙计殷勤的引领下,在热情老鸨的那双奉迎加审视的目光下,两人缓缓走进了安乐馆。

    踏进门的那一刻,里面的喧嚣声与音乐声扑面而来。

    李治被脑海里突然冒出的“归属感”三个字,吓了一跳!

    我特么难不成哪辈子跟这地方有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