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嫁皇子后,病弱嫡小姐掉马了
繁体版

163监督

    “如今,既然嫁入王府,还望王妃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

    言外之意,叫她再不要跟外男有什么牵扯。

    沈清辞听得呼吸一窒。

    她跟林云峥清清白白,怎么到了他这里,说出来的话就这么难听。

    她动了动唇,就要解释,却听见院门吱呀一声响。

    高嬷嬷的身影出现在了院外。

    “王爷,王妃,时间不早了,可要安置了?”

    沈清辞立即打住了话头,转而看向盛庭烨,将应付高嬷嬷的事情丢给他。

    然,盛庭烨看都没看高嬷嬷一眼,提步就走出了院子。

    待他走远之后,高嬷嬷才走近沈清辞些许,俯身,压低了声音安慰沈清辞:“御医吩咐了,王爷的身子还得将养,暂时还不宜行房……所以跟王妃分开些也好。”

    沈清辞:“……”

    高嬷嬷倒也不必用这种安慰的语气。

    因为之前探听到的那些消息,她在嫁过来之前,就知道这位三殿下有“隐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也才让她放下最后一层顾虑嫁了过来。

    虽然万万没想到她以为的“林越”其实就是她之前听了无数次的“三皇子”,但人还是那个人,隐疾还是那个隐疾。

    她又不是要跟他过日子的,有他的把柄在手上,也好给自己增加同他合作、谈判的筹码。

    她替他守着秘密,做一对恩爱和睦的表面夫妻,遇到问题一致对外。

    但私下,他可以给她提供一些便利,或者让她利用宁王妃的身份,去调查她老爹失踪一事就可以了。

    沈清辞也想通了,比起两眼抓黑嫁给一个的陌生人,对方是他,因为知己知彼,倒更让她轻松自在些。

    虽然她也不知道,这喜怒无常的人,刚刚为什么又给她甩了脸子。

    但眼下的情况,已经比她之前预料的要好上太多。

    沈清辞甚至隐隐松了口气。

    她谢过了高嬷嬷的好意,让累了一天的高嬷嬷也下去休息,自己则带着春芽等人回了喜房。

    卸去了一身繁琐的朱钗,喜服,沈清辞匆匆洗漱了一番,换了一身轻便的寝衣。

    春芽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沈清辞吃饱喝足,打发了丫鬟们,自己随便将那满床的花生核桃栗子扫到了一角,钻进被子就睡了。

    因为累极,再加上之前压在心头的担子松了不少,这一觉沈清辞睡得格外的沉。

    一直到春芽将她叫醒。

    “小姐,该起来梳妆了,咱们还得赶早进宫给皇后请安。”

    沈清辞睡得迷迷瞪瞪的,一听到皇后,她心尖儿一跳,这才悠悠转醒。

    一睁眼,看着满目的喜色,沈清辞都有一种今夕何夕,此地何地的恍惚感。

    她就嫁人了?

    昨晚的洞房花烛,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她都没有什么真实感。

    就好似做了一场梦似得。

    春芽的声音还在一旁催促:“小姐,今日不比平时,咱们第一次见皇后,不可去迟了。”

    沈清辞这才回过神来,今日是该进宫给她那位皇后“婆母”敬茶,请安的。

    她忙翻身起来。

    一众丫鬟婆子早已经守在了门外。

    只等着她起身,就端着热水,拿着帕子,托着她要穿的衣裙,鱼贯而入。

    待一番收拾妥当,准备出门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沈清辞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临到上车的时候,才记起来,还少了个人。

    似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坐在一旁,陪她进宫的高嬷嬷在一旁提醒道:“圣人昨日让人宣旨的时候,就带了话来,让王爷先在府上将养几日,身子要紧。”

    盛庭烨身体不行,可以免礼,但她这个做儿媳的却不能不去请安。

    沈清辞心里有些打鼓。

    她虽然不是第一次进宫,但之前也只是跟在老爹后头,远远的瞧了几眼上面坐着的那几位。

    如今,却是以这样的身份去请安,多少还让她有些不安的。

    尤其是,多半还要跟同样去请安的盛庭泾姜玉致撞个正着。

    之前她是相信这婚能退成,倒没有想到自己还会有直面二皇子盛庭泾的一天。

    一想到那人对自己所用的那下作手段,沈清辞恨不得将他送去敬事房当太监。

    但眼下,她就只能这么想想罢了。

    宫还是要进的。

    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等赶到正德门,天光大亮了。

    下了马车,递了腰牌,再随着高嬷嬷等人一路步行去往凤仪宫,紧赶慢赶的,还是晚了盛庭泾和姜玉致一步。

    沈清辞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先在皇后这边请过安,去了张贵妃宫里。

    没等沈清辞为暂时不用同他们打照面而松一口气,却又得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皇后。

    虽然在来之前沈清辞就已经想到皇后绝非善类,但从高嬷嬷以及之前的教养嬷嬷身上,沈清辞多少能看出来,皇后的面子维护的得不错,至少表面上是温和端庄的。

    所以沈清辞也没有想到,皇后会把她放在外面晾了一个时辰。

    昨儿个两位皇子大婚,圣人一并给两人封了王。

    三皇子盛庭烨赐了宁王,二皇子盛庭泾封了安王。

    明明守宫门的宫女都说了,安王和安王妃前脚才走。

    她初来乍到,又没犯什么错,就这样将她晾在了一边,实在有些反常。

    甚至连经过的洒扫宫女都忍不住躲远了些,窃窃私语。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今早上天将蒙蒙亮出门的时候,都只是飘着零星的雨点子,这会儿已经化作了漫天飞雪。

    哪怕沈清辞穿着厚厚的夹袄,外面还罩着一件粉色斗篷,都禁不住这刺骨的冷。

    然而,没办法。

    这一刻,沈清辞浑身上下除了冷,还有一种面对强权的无力和愤怒。

    但眼下,在绝对的权势面前,她只能低头,唯有隐忍。

    就这样等了不知道有多久。

    在她感觉自己双腿都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才终于听到那长长的甬道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一个小太监,躬身走到她面前,“宁王妃,皇后娘娘召您。”

    在宫里,没有恩典,哪怕她身为宁王妃,身边的丫鬟都是进不来二进门的。

    只高嬷嬷陪着她一路到了凤仪宫。

    而高嬷嬷早在进去复命之后,就没见了人影,只留沈清辞一个人站在殿外。

    所以,这会儿哪怕她身子一个趔趄,已经有些站不稳,手边却连个搀扶的人都没有。

    沈清辞抬手扶着一旁的柱子,缓了缓神,这才一步一颤的跟上了小太监的步子。

    她没有逞强,甚至还故意将自己的状态演得更糟糕一些,这样看起来,才像是久病不愈的病秧子。

    好不容易撑到了主殿。

    不同于外面的风雪肆虐,寒意刺骨,殿里烧着地龙,才打起帘子,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刺得沈清辞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宁王妃,请。”

    小太监顿住了步子,抬手一引。

    沈清辞低头,走了进去。

    刚一进内殿,就感觉到一道冷冽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那眼神甚至比外面的风雪更让人觉得冷。

    沈清辞做出了一副低眉顺目的模样,走上前去,乖巧的见了礼。

    “儿媳给母后请安。”

    那目光依然落在她的头顶。

    但却迟迟没有开口。

    沈清辞跪在地上的身子有些摇摇欲坠,就在她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道慵懒的女声。

    “起来吧,大清早的,也难为你了。”

    “高嬷嬷,赐座。”

    听到这话,沈清辞这才起身,依然一副不敢四处打量的模样,只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主座上的那人。

    她着一席朱红色层层叠叠的宫装,一头明晃晃的朱玉翡翠衬着她本就明艳的气质越发夺目逼人。

    尤其那样一张容貌。

    虽然已过不惑,但因保养得极好,岁月似是对她格外优待。

    除了眼角那一丝丝不仔细瞧都看不出来的细纹,在她的面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就那吹弹可破的肌肤,说是二八芳华也不为过。

    既美艳无双,又富贵逼人,而且举手投足间还带着一股久居上位者的威压。

    沈清辞暗自心惊。

    难怪盛庭烨长了那样一双俊美无俦的脸,原来是承自皇后。

    这会儿,她正拿了一根小匙,拨弄着眼前的小香炉。

    “老三怎么样了?”

    皇后看过沈清辞之后,便垂眸看着眼前的小香炉。

    她的声线偏冷,说起这番话的时候,眉眼里带着淡淡的笑意,但那笑意却没有一丝一毫到达眼底。

    只让沈清辞觉得冷。

    这一点,盛庭烨跟她简直如出一辙。

    沈清辞心里这么想着,但面上却不得不恭敬的回话:“回母后的话,昨儿个王爷也不知道怎地,突然晕倒了,但好在御医赶来及时,没多时便醒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儿媳不知……王爷似是也不大愿意同儿媳说的。”

    是个傻子都能听出来皇后这番话不过是为了试探她的态度。

    有高嬷嬷在这里,莫说昨儿个发生在喜房的事情,甚至从在姜家接亲见到她开始,后面所有的事情,高嬷嬷应该都呈报了上去。

    皇后当然不是想要从她这里寻求答案。

    所以,沈清辞如实说了出来,并且最后特意提了一句,盛庭烨不大愿意同她说的。

    皇后听罢,手上拨弄香灰的动作未停。

    她只抬了抬眼皮子,扫了沈清辞一眼:“烨儿性子随了本宫,是个外冷心热的人,你们才刚成亲,你还不了解他。”

    “等日后相处多了,你就明白了。”

    这话听起来倒像是个当母亲的关心儿子儿媳似得。

    沈清辞乖巧的点头应下。

    皇后又问了几句她的身体状况。

    沈清辞用早就打好的腹稿应付了上去。

    周太医既然也是皇后的人,再加上之前教养嬷嬷,她想瞒也瞒不住。

    但好就好在她这体质特殊,她的脉象紊乱,他们也还没从她身上看出什么端倪。

    说了一会儿话,皇后才丢了手上的小茶匙。

    当即就有宫女递了帕子,给她净手。

    高嬷嬷亲自沏了一壶茶过来。

    “这是本宫最喜欢的雪松银针,今儿个配着这景致,喝此茶正好。”

    说着,皇后当先拿起了茶盏,喝了一口。

    沈清辞当然也不敢怠慢,只得端了起来。

    虽然皇后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关切她,但她有种强烈的直觉,前面一定有坑在等着她。

    所以,这茶……不能喝。

    若是平时,哪怕想尽办法,她也得推了去。

    可眼下,有高嬷嬷盯着,有皇后瞅着。

    这茶上面就像是长了针似得,她丢不下。

    沈清辞只得端了起来。

    不过,想着她这特殊的体质,沈清辞倒也没有十分的慌乱。

    她故作受宠若惊的模样,“儿媳谢母后的茶。”

    皇后淡淡一笑:“你尝尝,如何?”

    沈清辞捧了起来,小饮了一口。

    味道不错,茶是好茶。

    但只凭口感,也判断不出什么。

    对面,皇后看她喝下,面上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她放下茶盏,转头看向窗外的雪景:“本宫原没有想到,你竟生得这般模样。”

    沈清辞不知道她这话是何意。

    她长什么样子,跟她之前派人要杀她的计划有什么关系?

    再有,在她选了她做三皇子妃之前,就没有派人来打听她的容貌,才情?

    在皇后这里,有太多的谜团,她这明显后面还有话等着她,所以,沈清辞也不敢贸然接过来,只垂眸,一副乖乖巧巧的洗耳恭听的模样。

    皇后对她这反应倒是有几分满意。

    她涂着寇丹红的手指摩挲着青玉茶盏,好半天才道:“光瞧这模样,你同烨儿倒是极配的。”

    “听说,你之前在沈家吃了不少苦?”

    沈清辞忙垂眸道:“没有的事,母后误会了,之前是儿媳身子不好,父亲母亲才会将儿媳送去庄子上静养。”

    皇后当然不会有替她打抱不平的想法,她若点头应下了,反倒显得自己心胸狭隘,过河拆桥。

    听到她的话,皇后转过了头来,那明艳的眸子落在沈清辞的面上,旋即说了一句让沈清辞颇感意外的话来。

    “你可知,本宫为何独独选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