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庶子称雄
繁体版

第六百四十四章 可卿身世

    忽听一个柔柔的声音道:“老太太,咱们两府里谁不知道三叔最敬重您老人家。

    当年去辽东打仗,那等宝参自己舍不得留着救命,巴巴给您送回来,就盼着您老延年益寿,长长久久庇护着咱们一家老小。

    这回皇帝加恩,凭三叔天大的功劳,才封了国公,哪里就够的上少保的帽子?

    国朝开国以来,能生前获封这等殊荣的,除了冷石公,就是三叔了。冷石公大家伙都知道,两朝元老,皇上潜邸时便以师礼事之。

    而三叔获封,多半还是皇上看在老太太的金面上,咱家这一辈儿能出一个贵妃娘娘,一个国公爷,这是列祖列宗都沾光的事儿,还不就是老太太贤慧明德么?”

    众人齐刷刷看了秦可卿一眼,都笑着点头称是:“蓉哥儿媳妇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贾琮朝她递了个感谢的眼神,笑道:“可卿说的不错,本来早就想来禀明老太太,孰料京里消息传的太快,上门道贺的络绎不绝,哪里走得开,又不好得罪了人,想着老太太圣明,定能饶恕。”

    贾母白了他一眼,也忍不住笑了,近闻风言风语,知道可卿算是飞上了枝头,她的面子是要给的。

    因说道:“算你有理,虽说当了少保,尾巴可不能翘上天去,得罪了我们事小,若得罪了朝中大员,世交故旧,可不是闹着顽的。”

    “琮谨遵老太太教训,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贾母对他恭恭敬敬的态度十分受用,闲聊了两句,又问道:“晴雯丫头可好些儿了?”

    贾琮忙道:“好多了,多亏要紧时刻有老太太赐下的宝参救命,否则……可就难说了。”

    这也是他今日对贾母恭谨有加的原因,若非那颗老参药效强劲,晴雯未必能等到叶天士。

    众女都松了口气,知道晴雯是贾琮的眼珠子,忙说了好些吉利话安慰。

    贾母也笑着点头道:“我就说小孩子家家,能得什么病,无非是姑娘家身子娇弱些儿,养几日吃几副好药也就好了。

    反正那参也是你送的,还给你就当还了你的人情,也是无本的生意。”

    众人都笑起来。

    贾琮笑道:“老太太对琮的恩情山高海深,琮却不知如何还了。琮已传了话,着辽东故旧替我收罗好参,只要二百年以上的,等送回来,琮再孝敬老太太几颗好的,保老太太越活越年轻。”

    贾母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好东西还礼。”

    贾琮道:“老太太福寿安康就是咱家最大的喜事了,还要什么还礼。”

    贾母高兴地道:“你这猴子,今儿倒是乖觉,倒也不枉我把晴雯送你。”

    贾琮笑着答应,忽听老太太话锋一转,似有意似无意说了句:“如今你位高权重,世交老亲们少不得求到你门下,若能帮就帮一把罢,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贾琮心中微动,道:“老太太此话似有深意,琮有些不明白,请明示。”

    贾母看了诸人一眼,道:“你们先回罢,我和琮哥儿说几句话。”

    众人忙福礼退下。

    “前儿你大表叔保龄侯从山东捎信回来,说在地方上十分便宜快活,让你二表叔也活动活动,弄个地方上的差事管管,这不忠靖侯就求到我这里……”贾母道。

    贾琮淡淡笑道:“保龄侯在山东任总兵他是快活了,恐怕万千军民就不快活了。”

    贾母白了他一眼,道:“你怎么知道百姓就不快活?不是什么响马、山贼都被你上年一锅端了?”

    贾琮叹道:“自然是衍圣公写信告诉我的,盗匪虽没了,可苛政猛于虎啊。”

    贾母道:“那也是山东巡抚、布政使的权责,与总兵什么相干?”

    贾琮呵呵一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忠靖侯想求什么官?”

    贾母道:“知道你眼里不揉沙子,他怎么敢向你伸手要官,说是好容易走了南安王爷的路子,某了个甘肃镇副总兵兼凉州节度使的差事,只因你是左都督管得了军中人事,故求你高抬贵手,让他去苦寒之地历练历练。”

    贾琮微一沉吟,他不像贾母这么好骗,瞬间几个线索串联起来,南安王爷、甘肃镇、史家,难道史家竟早已和四大王爷暗中来往?

    否则保龄侯史鼐怎么火速便补了山东总兵官一职?如今史鼎又在甘肃镇某了实缺,眼下九边正在撤藩紧要关头,任何人事变动都十分敏感。

    因笑道:“老太太,边镇副总兵这个层级的将领琮可做不得主,还得请圣上的旨意才是。”

    贾母早有准备,笑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区区一个副总兵,你们五军都督府拟定了,呈上去,又有王爷说项,难道圣上还驳了不成?

    甘肃是个什么好地方?又寒又冷,大风大沙的,莫不是还有人抢着去不成?”

    贾琮笑道:“看来太爷当年没少指点老太太,倒比琮还明白军中之事。”

    贾母笑骂道:“呸,你这猴子,倒来笑话我,你就说行不行。若行,是你的好处,若不行,我就回了人家,就说我这张老脸也没用了,叫他们以后别来烦我。”

    贾琮忙道:“老太太言重了,既然此事是南安王爷的人情,琮也不好掠美。这样罢,只要南安王爷奏准了,陛下交到五军都督府来商议,琮看在老太太和云妹妹的面上力荐忠靖侯便是。”

    他也学聪明了些,保举军中大将不是儿戏,一个不好就得惹一身骚,落个识人不明的罪过,故耍了个滑头,把南安郡王推出来,到时候出了事也有人背锅。

    贾母知道他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开恩,因满意地点点头,道:“这就好了,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多帮人家的忙,人家自会投桃报李。

    几十年下来,这香火人情可就了不得了,这都是做人的道理,你切莫孤芳自赏,崖岸自高,必定落不着好儿。”

    贾琮也懒得和她辩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

    “嗯,对了,眼看到腊月,过了年上元节元妃娘娘又要省亲,诸事也该预备起来了。”

    贾琮一愣,他早已把这回事忘了,“这个……应该……可能预备上了罢,我回去问问颦儿。”

    贾母瞪了他一眼,道:“知道你贵人事忙。罢了,让玉儿、宝丫头、凤哥儿、婵丫头得闲了到这边来与她们姊妹商量商量,问你是问道于盲了。”

    贾琮笑道:“还有一个多月,老太太急什么,无非花几个钱的事儿,琮保证办的漂漂亮亮,比头一回还光彩十倍。”

    贾母指着他笑道:“知道你如今财大气粗,西府可没什么钱了,你看着办罢。”

    贾琮哑然失笑,道:“您老的梯己随便拿些出来大姐姐省十回亲都尽够了。”

    贾母啐道:“少打我的主意,那是我留给宝玉的。如今你是族长,这是你操心的事儿。”

    “行行,我多出些便是,您老就只疼宝玉,将来恐怕还得靠我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呢。”贾琮摊手道。

    贾母笑道:“谁让你能者多劳,宝玉怎么和你比呢。”

    “这倒是。”贾琮与她说笑两句出来,想着刚刚秦可卿软语解围的体贴,心头一热,又往园子里去,多日不见,也怪想这个妖精的。

    论容貌风姿、妩媚娇艳,可卿几为贾琮生平仅见,也不知造物主在她身上花了多少心思,方才造就了这样一个惊世尤物。

    想到此节,贾琮心中微动,凭养生堂能有这样的美人儿坯子?可卿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不过能肯定的是绝非常人。

    虽说他也使人查过,不过年深日久,早已没了任何痕迹,不过从逻辑上推断,也能知道其中必有蹊跷。

    用反证法便可一目了然,假设秦可卿真是养生堂来历不明的女子,岂能让贾代化临终前专门留下遗言定为贾蓉之妻,未来的族长夫人?

    忽然想起王飞等人说的一番话,时人若因迫不得已的原因要抛弃儿女,必会留下些记号,以备将来记认。

    没钱的可能弄个随身带的铜铁打的长命锁、记名符,有钱的则是玉佩、金锁。

    不过这种方式并不保险,一是容易丢失,二是若有好东西,养生堂这种地方,早被婆子们私吞了,哪里还能留下?

    故亲生父母若有将来寻回之心,必定会在儿女身上做下记号,就好像《天龙八部》中叶二娘、阮星竹在儿女身上烙下香疤或刺字一般。

    想明此节,贾琮一拍脑门,若秦可卿身世真的非同凡响,身上一定有古怪,上次天黑没看清楚,今日可以细细检查一番。

    “给国公爷请安。”刚到潇湘馆门口,看门的小丫头忙出来见礼。

    “大嫂子在么?”

    “太太和奶奶都在,爷里边请。”众丫头忙给他引路。

    里间尤氏、秦可卿听说忙迎出来,其后还有一人,却是李纨。

    贾琮拱手笑道:“见过两位大嫂子。”

    三女笑着见过,把他让进去。

    “珍大嫂子,园子里住得惯么?”贾琮问道。

    尤氏忙笑道:“哪有住不惯的,***都好,姊妹妯里整日顽笑取乐,比当神仙还快活。”

    贾琮笑着点点头,见可卿神色有些不自然,疑道:“可卿这是……”

    尤氏看了他一眼,叹道:“昨儿西域传来消息,说蓉哥儿殁了。”

    贾琮淡淡“嗯”了一声,当日贾敬、贾蓉被发配西域,没几日贾敬就病死路途,贾蓉娇生惯养,能熬到今日也算不容易。

    “此二人大逆不道、玷辱祖宗,琮早已将其族谱除名,死了便死了,值什么?”

    李纨忙笑着打圆场,道:“三弟说的是,如今宁国府都没了,何况是两个连族人都不算的罪人,死活与我们何干?我今儿也是怕大嫂子、可卿顾念旧情,心里不痛快,这才来看看,如今三弟来了,再好也没有,你是族长正好开导。”

    秦可卿忙道:“婶婶教训的是,我们不过想着老宁国公何等英雄,不承望后世子孙竟这等不肖,着实可悲可叹。”

    尤氏见贾琮神色如常,方才笑道:“还好西府这边出了三弟,青出于蓝,足可告慰祖宗英灵。”

    秦可卿、李纨都抿嘴笑道:“就是这个话。”

    贾琮笑着摆了摆手。

    李纨知道他来此“定有深意”,因笑道:“有三弟开导你们我也不碍眼了,这就走了。”

    此言一出,可卿早忍不住低下头去,脸蛋儿发烫。

    尤氏毕竟是过来人,心理素质好了许多,啐道:“这是什么话,你才来便要走,要走也吃了饭再说。”

    “不了,你们聊,我家去还有点事儿。”李纨笑着婉拒,目光滑到贾琮脸上,道:“三弟若得闲了去我那里坐坐,我还有事儿烦你呢。”

    “好,我待会便去。”贾琮心中微动,李纨找自己干什么?

    尤氏送走李纨,回房见贾琮正抱着可卿亲昵,忙转身把门关了,啐道:“光天化日也不知道收敛些儿。”

    可卿满脸娇羞伏在贾琮怀里吃吃直笑,如今她什么都不怕了。

    贾琮哂道:“贾珍区区一个三等将军都可以为所欲为,何况琮乎?大嫂子不必杞人忧天。”

    尤氏拿他没法,脸红红便想转身出去。

    “大嫂子哪里去?”贾琮笑问。

    “我……我去园子里转转。”尤氏心中怦怦乱跳,浑身发热,只觉背后贾琮的目光有如烈日,要将她整个融化一般,连站都站不稳了。

    贾琮抱着可卿转进内室,扔下一句话:“琮难得来一次,大嫂子都不尽地主之谊么?”

    尤氏看着他英挺健硕的背影,丰润的丹唇咬了又咬,终究羞答答地移步进去。

    贾琮把可卿放在榻上,笑道:“可儿,上回天色已晚,看不清楚,今儿你好生让我看看。”

    “嗯。叔叔想看什么?”可卿掩嘴笑道,眼中媚意似要滴出来。

    贾琮笑道:“自然全都要看,快脱。”

    可卿横了他一眼,轻轻解开腰带。

    “等等,大嫂子,去叫人笼两盆火来,天气冷仔细受凉。”贾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忙按着可卿的手。

    尤氏心中微微一暖,忙转身出去,不一会银蝶儿、宝珠便端了火盆进来,看到贾琮也不慌张,显然早已知情。

    须臾,屋内便暖和起来,可卿也不怕婆婆在侧,娇媚万状缓缓褪去衣裙,看得尤氏又窘又气,暗骂不害臊的小***,心中又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