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凉崛起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六章 赚杨修(一)

    随着李家跟荀氏等家族的联姻计划敲定之后,李式的长安之行也要暂时告一段落,他计划于正月初五带着荀攸等人返回冀县,郭灵等女眷就留在长安城内休养。

    征西将军虽然归属于车骑将军府统辖,但李式返回驻地的事宜还是要提前报备给朝廷,以免落人口实。可天子刘协的反应却让他有些不解,竟然要于正月初三在宫里设宴,为他这个讨伐诸羌部落有功的征西将军践行。

    李式连忙跟父亲李傕以及老师荀攸商议,最后决定由李儒加强皇宫的守卫,而他本人亲率一曲亲兵入宫,马超、徐晃和司马懿随行。

    本来荀攸要跟着一同入宫,但李式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最终还是决定让荀攸留在宫外策应。上次入宫请医者是他临时起意,天子刘协没时间准备,但这次的宴会就不同了,刘协能有大把的时间来部署,可他又没有坚决不去的理由,毕竟上次请到张仲景给母亲张氏治病,天子刘协也算是间接帮了个忙。

    傍晚,李式内着软甲腰悬长刀,带着桑格和马超等人进宫赴宴。此次宴会,李傕托病没有参与,而是提前安排长安城内的城防,并派遣飞熊军统领李应和李桓密切监视朝廷要员的动向,一旦有二十人以上的人员聚集,就直接劝返,否则格杀勿论。

    刚走到大殿门口,李式就被门口的侍者给拦住了,要求他卸下佩刀,独自入内赴宴。还没等他有所表示,负责宫廷守卫的堂叔李维就大步上前,直接给了那名侍者一个耳光,并喝退周围的侍者。

    李式向堂叔李维行了一礼表示感谢,又朝身后桑格点了点头,桑格直接带着一曲亲兵进入大殿,开始接手大殿里的戍卫。

    看着一个个仿佛小鸡仔般被扔出大殿的金吾卫,一旁的李维都不禁有些咋舌,这可是天子刘协的仪仗亲兵,共计百余人,是宫廷内天子唯一能指挥动的武装力量,就算是李傕本人也选择了保留天子的最后一丝尊严。但看李式的架势,显然是要把这些金吾卫全部废掉,因为掉在地上的金吾卫没有一个能够好好地站着。

    “兴业,你跟你父亲说过此事没有?”李维在一旁轻声问道。

    李式微微一笑,抱拳道:“放心吧叔父!我跟我父亲说过此事,长安城内绝不允许出现在我们掌控之外的武装势力,就算皇宫里也不行,否则我父亲每次进宫面圣都得防备他们,太麻烦了。我平日里不在长安,这个坏人就由我来当,稍后我会亲自向天子请罪,日后宫廷的守卫就全靠叔父了。”

    李维闻言爽朗地笑道:“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只要提前给车骑将军知会过就行,多派一曲士卒保卫天子那都是小事儿!”

    “主公,好了!”就在李式和李维闲聊的片刻间,桑格就完成了清场的任务,躬身说道。

    李式点了点头,又向李维抱拳道:“叔父,我先进去了,外边就辛苦您了!”

    李维笑着点了点头,又叮嘱李式要小心酒水和饭菜,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千万别阴沟里翻船。一直看着李式进入大殿,他才派人处理门口躺着的金吾卫,然后又带人守在了大殿门口。

    “臣征西将军,冀县侯,领雍州、益州牧李式,李兴业拜见陛下,愿陛下身体康健,大汉千秋万代!”李式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天子刘协,俯身行礼道。

    天子刘协没有直接让李式平身,他的脑袋到现在还有些晕眩的感觉,不仅有阴谋落空的失落,更是被李式带来的亲兵身上的气势给镇住了。他虽然早慧,但毕竟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看见两百个彪形大汉冲进大殿把金吾卫给暴揍一顿,并像丢垃圾一样丢出大殿,换谁也接受不了,这可是他全部的仪仗亲卫啊!

    “征西将军要造反吗?不仅敢带兵入宫,还毒打执金吾,还有没有王法了?”刘协虽然没有说话,但一旁的大司农朱儁却有着忍不住了,冷声喝道。

    朱儁年底奉诏入京,李傕当时就要编排罪名杀他,是天子联合一众大臣保下了他,还让他担任大司农一职,对他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他现在看到李傕之子藐视天子,竟然公然铲除天子身边的金吾卫,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要不是进殿之前上交了兵刃,他估计都敢抽刀跟李式对峙。

    不仅是朱儁,司空张喜、尉卫士孙瑞、太仆韩融等官员也纷纷起身质问李式,宴会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李式倒没有在意这些诘问,反而继续跪在地上,仔细地观察起这些朝廷重臣,一点也不着急。

    “肃静!”太尉杨彪起身呵斥众人,又向天子刘协请示道:“陛下,征西将军有功于社稷,必不是鲁莽之人,不如先请他入席,然后再解释刚才的事情如何?”

    天子刘协闻言顿时明白了太尉杨彪的意思,反正计划已经没有实施的机会了,还不如就此息事宁人为好。想到这里,他连忙收起心中的怒意,微笑着说道:“征西将军请起,是朕失礼了,朕也是被爱卿身上的气势所摄,让你见笑了!哈哈!”

    李式看着一脸假笑的刘协以及老奸巨猾的杨彪,心里不禁一阵暗笑,但还是从容不迫地起身说道:“多谢陛下!您刚才言重了,您乃九五之尊真命天子,微臣在您面前犹如蝼蚁一般,算不得什么。”

    “多谢杨太尉解围!杨太尉临危不乱,老成持重,实乃大汉之福,陛下之福啊!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单凭杨太尉刚刚的这份气度就足以让人敬服。”李式躬身向杨彪感谢道,但言语中却充满了杀机。他称赞杨彪临危不乱和刘协的惊慌形成了对比,又盛赞杨家人才辈出家学渊源,将杨家的实力摆在明面上,就是要挑拨刘协和杨彪之间的关系。

    果然,天子刘协听到李式的话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扫视群臣的同时,还着重地看了杨彪几眼,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李式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征西将军,方才诸位大人询问您的话,您还没有回答呢?”这时,杨彪身后站起一名青年,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微微向李式抱拳行了一礼,出声询问道。

    杨彪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仿佛李式的话,天子的猜疑都与他无关似的,直到听了青年人的话后才微微地点了点头,也把目光投向了李式的方向,等待对方的回答。

    “敢问这位大人是?”李式依旧满脸笑意,平静地说道。

    那名青年再次抱拳行了一礼,傲然说道:“杨修,杨德祖,目前还是白身,有幸跟着父亲前来赴宴,大人二字实不敢当!”

    李式听罢心中也是一惊,不禁感叹道:长安城不愧为帝都,名流才子聚集之地,单单参加一个晚宴,就能遇到杨修这个号称‘龙蛇走,胸中棉帛成’的大才,而且杨修本人的才能绝不止于文采。

    杨修在真实的历史中曾担任过曹操的主簿,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曹营人才济济,能胜任主簿一职,就足以显示他政治才能。他还被曹植所倚重,差点帮助对方在夺嫡之争中胜出,只不过他和父亲杨彪的政治观念被曹操所忌惮,最终惨遭杀害。同样屈死的大才还有荀彧,荀文若,都是死于政治交替的斗争之中,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