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凉崛起
繁体版

第六十章 再添大将

    李式见张辽的态度改变了不少,语气也亲近了几分,不禁大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连声说道:“文远请!我们进屋谈。”

    “兴业请!”张辽也伸手示意,请李式先行。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进前厅,李式作为主家,自然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主位上,张辽则左下首的位置上,李亭和张辽带过来的两人则识趣地守在门外。

    由于天气的原因,院子里的光线很暗,李式也没有机会看清张辽的容貌。两人进屋之后,借助着明亮的烛台,他才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地打量对方一番,不禁感叹道:当真是一员猛将!

    张辽的年纪和庞德相仿,都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身材八尺有余,雄壮非凡,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猛将的胚子。再结合史书中的描述,让李式都有一种与其坦诚相见,即刻收于麾下的渴望,可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他既没有这个资本,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想到这里,李式定了定神,抛却脑海之中那个不切实际的渴望,开门见山道:“文远,这次请你过来,确实是想商议一下北地郡的事宜。你为北地太守。我也是北地郡的一员,北地郡能够稳定下来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有利。”

    李式的直率让张辽很受用,但他也明白,对方不会平白无故的帮忙,略微思考了一下后,询问道:“却不知兴业所求何事?泥阳县?整个北地郡有一半的人口都在泥阳县,要是交给你的话,我取得北地郡也就没有意义了。”

    “文远请放心,我李兴业绝不会做那种损人利己的事情,既然花费一番功夫请你来商议稳定北地郡的事情,那自然是能够对你我双方都有益。”李式微笑着说道,张辽所说的那种情况,他早就想到了,自然也提前想好了应对之法。

    张辽有些疑惑了,除了李式的老家泥阳县之外,他实在是想不出北地郡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要是没有足够多的好处,对方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忙。既然想不明白,他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随即开口道:“请兴业为我解惑!”

    “文远可知务农和经商那个收益更高?”李式并没有直接回答张辽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那自然是经商。可兴业身为镇军将军嫡长子,身份地位非比寻常,又有董太师的信任,前途一片光明,为何必为了些许小利,荒废了大好的前程。”张辽疑惑的说道,经商毕竟贱业,而且北地郡地广人稀,也不具备通商的条件。

    李式也没有在意,反而很认真地解释道:“我的身份想必文远已经有所了解,可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被任命为汉阳郡太守吗?我本来也像文远一样在军中领兵,担任骑兵军司马,按照我父亲的安排,一步步的发展,可自从最近我和父亲频繁立功之后,我就被彻底地边缘化了。董太师的顾虑想必你也明白,他让我担任地方太守,不过是想平摊我父亲的军功。”

    “你就没有一丝怨愤么?”张辽被惊住了,这种被断了前途的事情竟然能够如此平淡地讲出来,单是李式的这份心境就让他佩服不已。

    “哈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只要我安安生生地去汉阳郡任职,我父亲就能继续被重用,董太师也不会再猜忌我们。不论我在汉阳郡募兵也好,敛财也罢,只要不公开反对董太师,就没人能动得了我。再说了,我现在管理着朝廷的马场,麾下除了守护马场的士卒外,还有整整一营骑兵,其中有不少是氐族精骑,比在军中时要强上不少。我父亲那边也顺风顺水,整个家族的实力蒸蒸日上,我又有什么好怨愤的呢?”李式笑着说道,并不介意张辽得知他的虚实,其实这也不是他的真实实力。

    “什么?一营骑兵?我记得汉阳郡的郡兵规模就是一营两千人,兴业的麾下难道就只有骑兵么?难怪你想通商,这一营骑兵可不好养活。”张辽彻底被惊呆了,自顾自地说道。

    李式那到嘴边的解释又给重新咽了下去,看来张辽已经上道,不需要再瞎编乱造了,他笑着说道:“对,不包括马场那边的几百人,整整一营的骑兵,一人双骑,我的亲兵全部一人三骑。”

    张辽听到后,脑海里就冒出了一个词——监守自盗。可这就如同李式刚才说的那样,只要不去公开反对董太师,不招募过多的兵力,没人会去关注汉阳郡。他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是佩服,李式身处逆境,竟然能泰然自若,还能化被动为主动,当真是非一般人所能及。最为关键的是,对方不着痕迹地向他展示了实力,也表达出了合作的诚意,城府和能力都高人一等。

    思索了片刻后,张辽也权衡好了利弊,笑着说道“兴业,你的诚意我心里明白,我张文远也不是小气之人。这样吧,只要我稳定住北地郡的局势以后,泥阳县就归你了,人口、赋税、征兵等都由你来安排。至于通商的事情,你愿意怎么办都行,我没有意见。”

    这下轮到李式感到惊讶了,张辽给出的条件确实很诱人,等于给了他一个人口近万的县城。可他的真实用意并不在于泥阳县,甚至并不在于北地郡,他只不过是想用张辽北地太守的职务和他身为北地郡人的身份来拉进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商只是一个噱头。

    李式想要张辽近期去北地郡赴任,只要到了北地郡,单单查探情况,整顿郡务,招募郡兵就要花费数月的时间。等张辽做好这一切后,起码到了秋天,正好是用兵的好时机。吕布那会估计早已逃到关东,而朝中却是他父亲李傕和岳父郭汜把持朝政,他也就有了足够的资本去收服张辽。

    “文远,我要是收下泥阳县就有些趁人之危了,非君子所为。”李式认真地说道。

    张辽彻底地被李式的人品所征服,又想到刚才的一番取舍,连忙说道:“兴业,你先不要急着拒绝,我决定让出泥阳县是有一事相求。高正平是我的结拜大哥,去年夏天去了你那里,传信也不回,我很担心他。而且他过去的时候被吕布剥夺了部曲,想必短时间内也很难有所成就,我想把他要回来,拜托了!”

    李式听罢,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一阵狂喜。他没有想到高顺和张辽两人之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系,看来收服张辽的希望又多上了几分,只要细心谋划,就一定能行。可张辽的要求他是万万不能答应,不为别的,单凭高顺的忠心,他就不可能进行交换,更何况高顺本人智勇双全,练兵和带兵都有一套,是他手下不可或缺的将才。

    “文远,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舍弃正平。不过也请你放心,他是我最为看重的将领,为我统兵,我手下的所有武将都受他节制,就连我的亲兵都是由他一手选拔。今年初,他因为军务繁忙,才交还了亲兵统领的职务。”李式很是郑重地说道。

    李式的前一句话让张辽很失望,也更加担忧高顺的处境。可听到后面时,他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双眼放光,即为高顺能得到重用感到高兴,也对李式充满了感激之情。

    张辽站起身来,认真地整理了一下衣衫,长身揖拜,郑重地给李式行了一个大礼,恭声说道:“多谢兴业了!请受张某三拜!”说完,又深深地拜了下去。

    李式赶忙起身扶起又要拜下去的张辽,微笑着说道:“文远不必如此,吕布那厮有眼无珠,不懂得重用正平,可我不会。我不仅要重用他,还要专用他,让他帮我统军的同时,还给他八百人额度,提供所需的一切,不加干预,让他练出一支强兵,一展才华。”

    张辽的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原来除了他和二哥张杨之外,竟然有人这么了解高顺,而且还信任有加,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在感动之余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赶忙询问道:“兴业,我大哥是否已经奉您为主公了?因为除此之外,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和重用我大哥。”

    “嗯,我素知正平的才华,对他的境遇而感到惋惜,初次见面时就任命他担任亲兵统帅并为我统兵,他也是在那个时候正式奉我为主公。”李式认真地解释道。

    张辽彻底地被李式的魄力所打动,他和高顺是结拜兄弟,自然是知道高顺的为人和才能。可李式作为一个外人,虽然也有机会从其他地方得知一些关于高顺的消息,竟然也敢重用高顺,简直是不可思议。凭借他对高顺的了解,为了报答李式的知遇之恩,高顺这一生也只会奉其一人为主。

    想到这里,张辽不禁有些怅然若失,看来此生再难有机会和结拜大哥一起共事了。又想起他初入军营,高顺处处帮助他和二哥张杨,提携他们,就连外出募兵的机会都让给了他俩,恩同再造。

    忽然间,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张辽的心头。他想了又想,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以后不仅能和大哥高顺一起共事,而且通过他对李式的了解,此人背景、才能、城府以及魄力一应俱全,确实有枭雄之姿,值得依附。他不再犹豫,站起身来,单膝跪地,下拜道:“张辽,张文远仰慕李太守的才能和魄力,愿率部归顺,恳请主公收留。”

    李式被张辽前面的举动给整得愣住了,可听了后边的话后,心中一阵狂喜。他连忙起身,扶起张辽,郑重地说道:“能得到文远相助,如虎添翼啊!哈哈!”

    “多谢主公收留!”张辽恭敬地说道,瞬间就进入了作为下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