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凉崛起
繁体版

第十六章 荀攸献策

    李式心里也顿时一惊,收起了脸上的笑意,一脸困惑地看着荀攸,他相信荀攸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猜得出的这个结论,这中间也一定有某些环节被他给忽略了。

    想到这里,李式的后背不禁冒出一阵冷汗,他的一系列自救计划都是围绕着回到军中,在父亲李傕的栽培下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手里掌握足够的兵权才能应对几年后的突发情况。

    随即,李式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荀攸行了一礼,说道:“请先生解惑?”

    荀攸也起身扶起李式,示意先坐下来,缓缓地说道:“公子思维敏锐,可公子注意过形势的发展么?”说完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也看了看荀缉,示意他也琢磨一下。

    “形势的发展?”李式口中喃呢自语,陷入了沉思。他最大的靠山是父亲李傕,有个亲舅舅马腾,还有个未来岳父郭汜,其他的关系就没有了。舅舅马腾的势力还不足以被朝廷特别关注,自然就影响不到形势,那还能影响到形势的就只有未来岳父郭汜了,和父亲李傕同属西凉军,一样统领过数万兵卒的悍将。他也瞬间明白了荀攸的意思----水满则溢。

    “先生说的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吧?”李式轻声问道。

    一旁的荀缉也是恍然大悟,嘴角露出笑意,显然已经猜出了原因。

    两人的表情都被荀攸看在眼里,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李傕将军已经是三品镇军将军,官居西凉军众将领之首,比牛辅、董越等董太师的亲信都要高,现在是用人之际,李傕将军还能继续统领大军,要是在太平年代,李傕将军恐怕早就被雪藏起来了。如果公子只是到军中混个资历倒也无妨,董太师估计也乐得如此,适当的时候安排人举荐你,为你安排一个朝中官职,就像我当年一样。可公子的志向就是入朝当个不入流的小官么?若是如此,公子也不会费尽心思的搭救我。可若是公子在军中屡立战功,这赏赐该如何赏?李傕将军已经无法再封赏了。如果提拔你,就会打破了军中的平衡,父子两人都在军中统帅重兵,我想董太师绝不会这么做,甚至李傕将军都会被闲置上一段时间。所以公子这次回到军中,不立功则罢,立功之日就是你脱离军队之时。”

    荀攸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又继续说道:“至于你迎娶郭汜将军的长女之事,也没什么问题,成亲本来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只要不娶关东联军一方的女子就没有过错。可是我听说郭汜将军膝下无子,等成亲之事传到董太师那里,你必定会被召回,从此远离军营。”

    说到这儿,荀攸就停了下来,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李式的反应,丝毫没有催促的意思。倒是在一旁站着的荀缉脸色有些变化,但是没敢出声询问。

    李式则是陷入了沉思,难怪在真的历史中只记载了李式是李傕长子这件事,别的事情一概都没有。荀攸的话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他可能在军营里待不长的原因,这些都是他忽略的问题,也都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他知道董卓在一年内会被刺杀,等董卓死后,就再也没有压制他发展的外因了,可这些事是绝对不能说出去,别人信不信是一回事,关键是会给他招来杀身之祸。他也想到等父亲李傕掌权后再去军中发展实力,可到了那时,内外交困的局面以及他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就使得他更加没有机会进入军中。再说了,一年的时间他可以等,但是他不能要求荀攸去等,而且荀攸的态度也有点耐人寻味,他们之间属于雇佣关系,荀攸帮他出谋划策,他立功升职后帮助荀攸。可他现在都快在军中混不下去了,荀攸依然不急不躁,更是决定让荀缉跟着他历练,那就肯定有破解之法,只是他暂时还没有想到,这其中也有雪中送炭的意思。

    既然有办法解决问题,李式那颗悬着的心也就彻底放了下来,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场景。他说以后到军中和荀缉兄弟相称时,荀攸先是自顾自的笑了起来,那时还以为荀攸并不反对他和荀缉亲近,紧接着荀攸又说出了他可能不会再回军中的猜想,看来是另有深意,可这到底是什么呢?

    就在这时,李式注意到一旁站着的荀缉,又想到之前对荀攸说过以师礼相待的事,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荀攸答应辅助他还有这个原因啊!一时间,他都有抽自个儿两耳刮子的冲动了,赶忙起身,深深地作揖,恭恭敬敬地说道:“先生,小子愚钝,恳请先生能将我收入门下,时时聆听教诲!”

    荀攸起身扶起李式,笑着说道:“还请公子不要怪罪于我才是。拜师之事我同意了,五日之后就是黄道吉日,到时你登门即可。”

    “诺!”李式兴奋地答道。荀攸又继续说道:“你不去军中任职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首先,李傕将军是你父亲,也是你最大的依靠,你不去军中任职就会避免董太师对你们父子的猜忌;其次,你要是不去军中或者董太师把你召回来,那就要妥善安置你,像我之前一样在朝堂做个小官估计你也不愿意,那么他们就只能把你安排到地方上去任职,不过这就需要你去争取。凉州的几个郡就是最好的选择,地广人稀,动荡不安,朝廷现在也不怎么重视,实际控制力很低,基本上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这些地方只要利用好了,就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对于董太师来说,那些地方无关紧要,你做的好不好都不重要,等以后李傕将军立下战功无赏可赏时,董太师就能赏赐你了,说不定郭汜将军以后的封赏也要有一部分落在你头上。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你的父亲和未来岳父在战场上帮你立战功,你在后方安心的发展实力,只要低调一点,少出风头。等你的实力达到马腾将军的程度时,将会是另一种局面了,在军中你有父亲和岳父撑腰,在外有舅舅帮衬,就算想要压制你也要掂量掂量了。”

    荀攸的话让李式豁然开朗,之前他总是想着依靠父亲李傕的影响力在军中发展,积攒实力,这个想法没有错,可是受制于形势的影响,在军中难有作为。荀攸巧妙地提出了到地方积攒实力的策略,首先凉州地广人稀,董卓虽然在此地起家,但朝廷在这里的影响力很有限;其次,董卓没有去处理凉州的混乱局面是因为现在用兵的重心在关东,等腾出手来,肯定会去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他趁着这个机会提出愿意去凉州保境安民,估计董卓也会乐得如此,起码他就接触不到朝廷的正规军。等到了地方上,他还得重新招募兵卒,对付羌族人、氐族人的叛乱,难度很大。至于他能不能干好,对于董卓来说不重要,干好了就赏,干不好就拿李傕的战功抵消,一举两得的事,董卓应该会答应的。

    李式的心里对荀攸感激不已,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出了他的困境,紧接着又提出了解决方案,还把荀缉推出来给他吃一颗定心丸,看来是把他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得清清楚楚了。至于到地方后要面对的诸多困难,他倒是没有放在心上,荀攸是谁啊!这个时代最牛的战术大师之一,不就是为解决这些困难而生的么!

    想到这里,李式的心情顿时大好,笑着说道:“老师教诲,学生时刻铭记于心,这就回去给我父亲传信,言明利害关系,请他收回让我回军中的命令。”“不必着急,等你办完婚事再说也不迟。只要你成亲的消息传到董太师那边,估计一纸任命就直接送到你家府上了,还会用得着你去传信?”荀攸平静地说道,说完又看了看李式和荀缉两人,继续说道:“遇事先要冷静,不要急,更不能焦躁,否则会影响判断能力。”

    李式和荀缉听罢,连忙施礼应诺。\

    “老师,如果董太师的任命送到我家里,让我去朝中任职怎么办?推辞掉么?”李式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荀攸笑着说道:“看来你对朝廷的官员选拔制度还是一窍不通啊!首先董太师要命人推举你为孝廉,然后才会任命官职。把你推举为孝廉之后,你除了要感谢推举之人,难道不应该去拜谢一下董太师?等见面的时候,他如果要任命你为朝中官职,你就推辞,如果问你志向,你就表忠心,表示想要为他分忧,现在周边还剩下的忧患就是凉州的羌族人、氐族人动乱,这样就有很大的机会让你去地方保境安民,而且你还救过他性命,值得信赖。给你点建议,董太师要是问你具体职务时,你就说想去汉阳郡当苑令,为军队看守马场,具体的说辞你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