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逍遥客原为人间仙
繁体版

第六章、山神庙与赵家村

    赵大包一家在这里一住就是四年,这几年赵大包经常和小猴子进入凤凰坝与高笋坝的森林里打猎和寻找药材。寻找到的收获便随着马帮去桐县卖。

    日子虽不说过得很好,但是全家也不会饿着,而且三个孩子也都长大了,老大都十六岁了,老二老三也都是十三和十岁。

    今天赵大包随着马帮回来,一进屋就高兴的告诉了家人一个好消息。战争结束了。可以回县城了。听到这里,全家都欢呼雀跃。

    唯有小猴子不开心,因为它知道这次赵大包他们真的要走了,而自己也不应该阻拦。

    半个月之后马帮从山上下来,也顺便把赵大包一家的行李也带了下来。来到山脚下,赵大包便马帮把行李卸了下来。

    马小平上前询问赵大包为何不回县城了,赵大包则解释了小猴子不愿下山,而自己也不想再回去,这里地势平坦,又是三条河流交汇,又不缺水,可以开荒种地,而且自己想念小猴子随时都可以上山找它。

    赵大包一家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所以赵家村便是由此而来。

    ………

    陶云行听完张博林叙述,随即感叹不已。而且就连村中的那个客栈也是赵家先祖赵大包亲自修建的,为的就是方便来往的马帮和其他商人。

    陶云行看着火堆里的木炭,又开口道:“文哥,那这座山神庙呢?”。

    “山神庙供奉的山神便是当年那只小猴子”,张博林对着陶云行也讲起了这座山神庙。

    原来当年赵家先祖赵大包虽然定居在了山下,但是却也经常回到山上这座木屋,小猴子也经常在这里。

    赵大包迈入老年之后腿脚不便,就很少上来了,木屋也逐渐破败,小猴子也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个山洞,只是偶尔也会回到木屋那里看看。

    这些年过去了,赵大包三个儿子早已成家,也分家了。赵大包夫妇俩一直和小儿子住,因为小儿子最后成家。

    随着赵大包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逐渐衰弱,赵大包的几个孙子听到马帮的人曾经说过,十里坡山上,有着百年的野山参,对于身体虚弱之人,乃是大补之物。

    赵大包的两个大孙子,已有二十三四岁,正是赵大包大儿子和二儿子的独子。这也正是身强力壮,浑身是胆的年纪,觉得什么事到了自己手里都能解决。

    两人一大早,便和爹娘说了几句,就带着柴刀上山去寻野山参了。谁知这一去就是两天时间。老大老二也急了,刚好马帮的人也到这里,随即便也带上十个人跟着上山寻找起来。

    经过两天的寻找,还是找不到,这片山脉太广了,想要从植物生长茂密原始森林找两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赵大包也坐不住了,嚷嚷着要上山找人。

    家人虽然拗不过他,但家人也不允许他跟着进入山林。于是便叫了两位马帮壮汉帮忙,把老爷子扶到马背上,驼到赵大包当初的木屋那里。

    到了木屋那里,木屋早已不在,只留下一截截破烂的木头表明那里曾经确实有个木屋。众人把赵大包扶下马。盯着残垣断壁发了会儿呆,便让众人先别着急进林。

    赵大包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对着俩人便说道:“你们还记得小猴子吗?就是你们小时候和你们一起在这里度过四年的那只猴子,几年前我上山发现它还在这附近”。

    两人点头示意自己还记得,赵大包就对儿子们说道:“那你们对着山上好几句话吧!‘小猴子,赵大包来看你了,就在木屋这里!’,你们喊吧!”。

    赵大包儿子也把马帮的人叫过来,大家一起喊。

    “小猴子,赵大包来看你了,就在木屋这里!”

    “小猴子,赵大包来看你了,就在木屋这里!”……

    随着一声声的呼喊,不一会儿树林里就跑出来了一只拿着棍子的猴子。小猴子出来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老态龙钟之人就是赵大包。几步就跳到了赵大包脚边,两手紧紧抱住赵大包的小腿。

    “小猴子我们好几年没见了,这些年我的身体也不行了,没办法一个人上山了,想来看看你也不行”。赵大包俯下身一边摸着小猴子脑袋,一边念叨着。

    马帮众人看着眼前这幕深感意外,现在的马帮也不是马小平他们了,这些都是他们后辈,也不知道赵大包与小猴子的关系。

    赵大包安慰了一会儿小猴子,又看了两个儿子。“小猴子,我知道你听得懂我的话,我这次来想拜托你帮我找两个人”。

    说完又让大儿子和二儿子过来,“你还记得他们两个吗?他们是当初陪你嬉戏的小孩儿,就是我那大儿子和二儿子”,把眼前两人介绍给小猴子。

    小猴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赵大包也知道小猴子的意思,小猴子还记得陪它玩乐的三个玩伴,但是却不认识眼前两人。

    “我今天来要找的就是我的孙子,也就是他们两个的儿子,家里已经找了两天还是找不到,这片山太大了,只好来找你帮帮忙”,赵大包对着小猴子请求道。

    小猴子拍了拍自己胸口,示意没问题。小猴子立马趴在地上,耳朵贴地。一会儿就起身让众人跟它走。

    马帮留下三人照顾赵大包,其余人跟着小猴子一直沿着小路往森林里走去,穿过凤凰坝,直到了高笋坝。

    然后不再跟着土路走,直接穿进丛林里,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到了一个沼泽地,众人便发现被困在沼泽地里的两人。

    两人陷进沼泽里,还好这里有水,所以才坚持了两天,等到了家里人的救援。两人状态还行,没有晕过去。见到来人也激动不已。

    马帮的人看了看情况,示意赵家人先别着急乱动。马帮首领指挥三四个人砍了五棵大腿粗的树铺在沼泽上,然后便过去一人给深陷泥沼的两人系上绳索。

    片刻之后,众人合力就把两人拉出泥沼。由于被困两天,此时两人全身无力,身体虚弱,精神萎靡。马帮又简单的做了两个单架,把两人放到上面后,抬着便往回赶。

    在小猴子带领下,众人一个时辰以后就回到木屋那里。赵大包看到大家都平安无事归来,而且人也找到了。

    随即赵大包便让大家趁着天色还早,赶紧下山。临走赵大包再三感谢小猴子,希望小猴子能跟他下山去。

    小猴子摇了摇头,用手指指自己,又指向后面高山。赵大包也明白,小猴子是属于这里的。

    回到家里,把两个孙子安排好,就三个儿子一起过来商量个事。那就是赵大包想给小猴子修个庙,今天小猴子的本事大家也看到了,它是真有神通本事的。

    三个儿子听了之后就决定按父亲的想法办,山神庙就修建在原来木屋的位置。

    随后这座山神庙就这样立起来了。

    听到这里,陶云行也明白了为什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有个山神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