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爆款明星供应商
繁体版

022:乡巴佬

    假如人生有如果,但求只如初相见!

    所有不合时宜的相遇,都遗憾的令人心疼!

    这是刘小妮在歌词里的感悟出来的理解。

    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而且她的性格非常执着和刚要,但是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世界也总有细腻的一面,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可能的归宿。

    所以即使刘宝反对她去羊城市音乐电台做主持人,她却不为所劝,毅然而然地报名,经过重重考试最终获得主持人的工作。

    刘小妮认为她的归宿,便是音乐。

    可能是她从小在父亲刘宝的宠爱中长大,或多或少被刘宝对音乐的坚持所感染,以至于她现在对音乐的喜欢和追求,唯过之而无不及。

    读完歌词,刘小妮露出浅浅的笑容,眉眼弯弯异常温婉看着杨灏天问:“小天,这是你写的吗?”

    杨灏天微微一笑,眼神澄澈地和刘小妮对视,“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有感而发,偶尔写一点,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妮姐不要见笑。”

    他当然不会告诉刘小妮这是自己跨越时空从后世抄袭来的,于是便用在天台对付蓝岚的那一套,以“故事”的灵感为由,解释这首歌词的来历。

    刘小妮微微点了下头,问道:“这个故事一定很感人吧?可以跟姐说说吗?”

    才华,总是可以让人轻易地得到别人的好感,杨灏天也一样。

    刘小妮和杨灏天初识之际,便以亲昵的“姐”来用作自称,足以说明她此时对杨灏天的好感度。

    未等杨灏天开口,门口便传来刘宝的声音:“小妮回来啦?怎么回来了也不告诉爸爸啊?”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是前世的情人,这话一点也没有说错。

    刘宝在家里做好了饭菜,算算时间女儿怎么也应该回来了,却左等右等都见不到人,于是出来店门口等着,刚到店门口就发现刘小妮在店里,于是便拉着脸进来了。

    刘小妮听见身后父亲的声音,顿时眼前一亮,转过身子就朝着父亲小跑过去。

    “爸,我好想你啊!你看我在外面出差都瘦了。”

    刘小妮挽着刘宝的肩膀故作可怜兮兮的模样,说话时还不忘嘟起嘴,让杨灏天看在眼里不禁愣神。

    刚刚还是冰山美人,转眼就变成了娇小可人的公主模样。

    刘宝刚刚还拉着脸色,现在已经彻底换了一副模样,宠溺地摸着刘小妮的后脑勺说:“爸爸也想你啊,嗯,是瘦了,这几天爸给你炖点老火汤补一补。”

    刘小妮乖巧地说:“谢谢爸!”

    杨灏天看着眼前“父女情深”的一幕,默默地在茶几桌上清理着茶壶茶杯,然后收拾吉他和笔记本。

    刘宝这时才想起来还有个杨灏天,于是开始给儿女介绍道:“我给你介绍下,这是爸爸刚招的调音学徒杨灏天,嘉应市人。”

    刘小妮这时想起刚刚看过的那首歌词和下车时听见的吉他旋律,兴奋地看着刘宝说:“我们已经认识了,爸你可真厉害,小天才来几天,就学会怎么创作歌曲了,歌词还很不错。”

    刘宝闻言看向刘小妮诧异地说:“创作歌曲?我这几天还是教他基本的乐理知识啊。”

    刘小妮看向杨灏天好奇地问道:“啊?那小天你原来就懂音乐吗?”

    杨灏天谦虚地回道:“我原来在培训中心学过一点,也是杨柳老师教的,自己再琢磨了一阵子,瞎写着玩的。”

    刘宝知道杨灏天在培训中心待过一段时间,能琢磨出一点门道也属于正常,于是没太把刘小妮大加赞赏的话放在心上,“嗯,年轻人勇于尝试还是不错的,明天我给你参考参考你写的东西,我们上去吃饭吧。”

    刘小妮出差一段时间,早已对父亲做的饭菜想念无比,于是将杨灏天所写的歌词抛在脑后,挽起刘宝的肩膀往店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比划着最近在外面见到有趣的事情。

    杨灏天看着两父女边走边笑,抬起头抿了抿嘴,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然后摇摇头叹了口气,才跟着刘宝两父女朝着门口迈开步伐。

    吃完饭后,杨灏天回到店里的阁楼,继续边弹边写,将下午的弹奏的那首《南山南》收录进自己的笔记本。

    这是一首民谣歌曲,跟刘宝学习的这几天,杨灏天了解到现在的音乐市场走势。

    最近几年除了有几个大腕级别的音乐人偶尔可以创作出一两首可以听得入耳的民谣作品之外,几乎没有人敢去碰这个类别。

    事实上,市场风向确如刘宝所说。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

    喜欢和我在一起。”

    这首歌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甚至当时没上学的小孩,都能哼哼出调来。

    而“同桌的你”这首歌也成为了80年代最经典的民谣之一,引爆了当时那个年代,而后《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民谣歌曲红遍大江南北。

    但随着90年代之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在持续了几年的热潮之后,随着创作上的衰退,随着市场风向开始倒向港城的摇滚、说唱、和那些情情爱爱的流行歌曲,民谣这种明显带着生活风味的音乐分类,逐渐衰落,民谣慢慢枯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

    但刘宝却认为,民谣才是创作者奠基水准的类目,毕竟业余到专业的转换过程中,大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他们会以记录生活、感叹生活、或者抒发某种情感的方式来创作歌曲。

    换句话说,民谣虽小,但很可以从中窥见世道人心,反映一时的社会风尚和舆论趋向,属于最贴近生活的一个类目。

    于是,不走寻常路的杨灏天将《南山南》这首在2014年才面世的民谣歌曲写了出来,他要用这种方式告诉音乐圈子,代表华夏艺术的民谣还在,而且永远不倒。

    翌日,清晨的阳光宁静淡雅,没有那种喧闹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杨灏天早早地起床,穿着一身初中的运动校服从典雅乐器出来,准备去附近的粤省工业大学锻炼身体。

    昨晚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早晚一次,以保证自己的身体不会像前世一样处在亚健康状态。

    2000米的慢跑后,气喘吁吁的杨灏天感觉双脚像是灌了铅一样又重又疼,他心里很清楚,这是运动过量,腿部肌肉开始拉紧了。

    休息了一会儿,来到了单杠面前,引体向上50个,非常的困难,在双手承受不住自身重量掉下来近七八次才终于完成了。

    锻炼完后稍事休息,看了看时间,8点10分,于是起身往典雅乐器的方向走着,路上买了10个包子和三杯豆浆,来到102室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刘宝,见他手上拎着早餐,便招呼他进来。

    刘宝笑脸盈盈地看着杨灏天将早餐放在饭桌上说:“小天,以后早餐不用买,你在店对面的早餐店叫餐,我在那里月结的。小妮每天早上7点出门,她在那里吃了早餐就上班了,我早上习惯喝早茶,所以不用管我,知道吗?”

    杨灏天点头说:“知道了。”

    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杨灏天白天跟着刘宝在店里忙碌,闲暇之余便跟刘宝请教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

    刘宝见他好学,基本上有问必答。

    不得不说,刘宝二十多年沉淀出来的经验不是盖的,很多操作技巧和“音准”在他的指点下,让杨灏天有种大悟的感觉。

    刘小妮这几天早出晚归,每天晚上一直到11点多才回来。

    刘宝对此现象非常不满意,他担心刘小妮太晚回家,路上不安全,于是交代杨灏天晚上开始,去电台接刘小妮下班。

    杨灏天点头答应,心里却觉得奇怪,按说一个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哪里有那么多可以忙的东西,一天8个小时还不够,要这样加班加点。

    这天晚上,杨灏天穿着那身锻炼才穿的校服一路小跑来到来到位于环市路的羊城市电台楼下,他觉得这样安排也挺好,就当是晚上锻炼身体了。

    此时电台所在的整栋大楼大部分窗户都没有亮光,看上去冷清无比。

    杨灏天来到值班室窗前看了看,保安大叔正拿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边喝茶边欣赏粤剧《帝女花》,音量不小,他在窗前都可以听的很清楚。

    “落花满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帝女花带泪上香,

    愿丧身回谢爹娘。

    .........”

    “大叔,请问音乐电台的刘小妮下班没有呀?”

    保安大叔关小了音量回道:“还没有,她可能要10点半,每天晚上她都是包尾的,你是她弟弟吧?进来等一等。”

    杨灏天道了一声谢后,在值班室里坐了下来。

    这时从电台大楼里面出来几个下班的人,其中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进来对保安大叔问道:“是不是有人把给我的东西放这里了?”

    保安大叔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看起来鼓鼓囊囊的,递给她问道:“秦主任,刘小妮快下班了吗?她弟弟在这里等着。”

    秦主任接过信封后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重量,一脸满足的微笑。

    接着她又看了眼杨灏天,一脸嫌弃地说:“等着吧,12点她就出来了。”,说完后转身就走,一边走还一边说:“乡巴佬来省城也不怕迷路,大晚上的还敢出来晃悠,有什么好等的,差不多她就不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