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影
繁体版

221议和

    半月之后,发生了三件喜事。第一件是潘贤妃诞下一个男婴,这是赵构唯一皇子,随即册立为太子。整个临安城喜气洋洋,皇宫更是张灯结彩。皇位后继有人,这对国家百姓而言无疑都是莫大的幸事。

    第二件喜事便是在刘正彦与公主驸马的热情撮合下,李恕与小莲完婚了。小莲痴心不改自不必说,而自从那次割臂断恩之后,李恕也发现自己同样念念不忘小莲。这次重逢尽释前嫌,小莲又脱离了明教,结成百年好合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赵构命人送来财帛作为贺礼,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第三件喜事则是意料之外。一日闲聊时,张伯奋秦桧都在场。赵构说道:“朕接到金国潜伏密探来报,说金主一病不起,荒废朝政。原是因刚经历了丧子之痛,朕恰有得子之喜。一悲一喜,岂非天意?”

    张伯奋问道:“不知皇上说的是哪个儿子?臣听说他有近二十个儿子。”

    赵构道:“就是平时最宠爱的四子完颜宗伟,若是别的儿子怕未必会如此悲痛。你们还记得岳飞收复隍桥吗?便是在此役中完颜宗伟战场上殒命。想必本来是方腊送来唾手可得的大功一件,金主便有心让爱子去得此功劳,好为将来立为太子铺路。不想他兵不血刃得了隍桥后志得意满疏于防范,更没料到岳家军会提前赶到,完颜宗伟来不及逃回便死于隍桥。此事我也是后来才知,并得知金主急于为爱子复仇,几回派兵攻打岳飞,皆是铩羽而归。”

    秦桧一揖到地道:“贺喜陛下,真是上天眷顾大宋,社稷复兴在望了。”

    张伯奋也欣喜道:“难怪最近听到前线安静了许多,看来是因金主遭此大损,一撅不振,才使进攻不得不停滞了下来。”

    赵构道:“如今宋金对峙难分胜负,剿灭明教时机已到。想方腊欲借两国交战之机坐大得利,朕只是以前难于背信和有余力,故致其实力激增。听闻魔教已从原先几万人,发展到了十几万之众。长此以往,再坐视不顾,朝廷恐将无力对付魔教了。”

    秦桧道:“圣虑甚是,如今明教罪证确凿,朝廷剿匪师出有名,是到出手解决的时候了。但在这之前,臣请陛下务必先做好一件事。”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须先与金国讲和是不是?”赵构笑道。

    “正是,朝廷绝不能两线作战,既要剿灭方腊又要抵御金人,何况他们还暗中勾结,如一同发难,后果不堪设想。而如今金国连吃了几个败仗,正是我国与之议和的绝佳时机。”秦桧道。

    “议和?”张伯奋惊道,“金国与我是誓不两立的死仇。如主动求和,必会被其羞辱。天下百姓更会如何看待陛下?”

    “说得没错,朕要议和必是忍辱负重,但除此别无它途。为了消灭明教这个最大的祸患,朕只能选择与仇敌讲和。此非心甘情愿,乃是为了大局不得不为!”

    赵构这番话说得张伯奋哑口无言,虽然觉得此事不妥,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这时听秦桧说道:“议和不但要忍辱,还得承受天下人的骂名,同时得割地赔款,甚至对敌俯首称臣。但为了保住大宋社稷,为了国家能休养生息,更为了去除明教这肘腋之患腹心之疾,使朝廷再无后顾之忧。这些都得忍受。以上一切微臣愿与陛下共同承受和分担。”

    赵构颔首,缓步来到门前,遥望天际道:“想古时汉高祖向匈奴称臣求和,唐高祖也曾向突厥称臣求和,如今朕也不得不向金敌称臣求和。我不敢自比两位开国高祖,但为了保住宗庙社稷,让国家得以休养生息,不得不忍一时之屈辱,此良苦用心并无二致。退万步讲,就算不计后果,朕率倾国之兵御驾亲征与金决战,则无论胜负,都将无法承受所带来的结果!”

    张伯奋听了不解问:“官家此言何意?负了当然身死国灭不可接受。难道胜了也不行?想光复中原,雪靖康耻,这是千万大宋子民的梦寐以求,何来不能承受?”

    赵构苦笑一下沉吟不语。秦桧代其说道:“驸马这就有所不知了,决战失败大宋灭国固不待言,但就算胜利了又如何?不要忘记韦娘娘还在金人手里,若在战场上以她为要胁,这仗还怎么打?如不理会则难保其不会在最后关头折磨处死娘娘以泄愤。如此官家胜则亡母,败则亡国,无论胜败,皆要面临难以承受之巨痛,进退两难又如何北伐?如今唯有议和才有可能做到两全。更何况有魔教在后虎视眈眈,包藏祸心,不全力对付根本剿灭不了。合而计之唯有求和才是当今最正确的选择。”

    张伯奋听后恍然而悟,心知赵构算得上古今帝王中最大的孝子,生母在他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下于大宋江山。或许他宁可弃帝位而救母,也不愿为保帝位而弃母。于是长叹了一声,默然无言。

    赵构微笑道:“知我者,真秦相是也。朕一直主张先平内寇,然后才能御外侮。抗金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报金国之血海深仇不急在目前,迎回母后剿灭魔教才是当务之急。若不能救回母亲尽孝,虽有万里江山,又何足为贵?!议和之事朕心意已决,全托付于卿了。”

    秦桧当即俯伏于地道:“微臣领旨,肝脑涂地必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