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德传
繁体版

第20章 太学

    刘心被自己不听话的手打蒙了,怔怔地站在地上一动不动,其他三人被刘心突如其来的举动吓懵了,不知所措。

    刘苡还没来得及戴上从大哥食指上摘下来的戒指,攥在手里,不知道该还给大哥还是戴到自己手上,刚才眼里泛出来的泪水退潮后,突然又流了下来。

    “哥,你没事吧!”刘穆走近大哥,小声问道。

    刘心听弟弟跟自己说话,这才缓过神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手突然又不听使唤了,于是看了三人一眼,最后眼光落到妹妹身上:“刚才看到我把你气哭了,很内疚,于是我就打了自己一下,我没事。”

    听刘心这么解释,三人感觉还算合理,便舒了一口气。

    “好了,我们继续逛街!”刘心说完,便用右手握着自己的左腕,一个人走在前面,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范清心和刘穆很快跟了上去,刘苡把戒指小心翼翼地戴上,看了看大哥的背影,露出甜美的笑容,欢快地跟了上去。

    “鲜花,好看的鲜花!”一少女胳膊上挂着竹篮,里面插了满满一篮子五颜六色的花,在街上叫卖。

    现在刘心的嗅觉变得十分灵敏,一阵花香吸入鼻中,他顿感心旷神怡,步子走得轻快了起来。

    “我能看看你的花吗?”身后,传来范清心的天籁。

    刘心扭头看了一眼后便转过头来,自顾走进一家卖琉璃的商铺。商铺的货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琉璃制品,左边主要摆的是彩盘、瓶罐等生活用品,右边摆的则是烛台、佛像等宗教器具。掌柜是个中年人,看见有客人进来了,忙过来招呼。刘心走向左边,随手拿起一个半透明的盘子。

    “哎哟,这位小郎君好眼光,现在这类盘子可是深受富户人家小娘子们的喜爱,平时专门用来做果盘。”

    刘心放下盘子,礼貌性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拿起一个紫色的半透明杯子,仔细观察起来,想看出这种杯子的做法。

    “这个紫色酒杯可是城内各家衙内在外踏青饮酒时的必备物品,您真是好眼光。”

    刘心稍微有点不耐烦,但还是不失礼貌地点了点头。这时他看到最里面的货架上摆着一些小饰品,便走了过去。“不得不说,古人的手艺真精湛啊。”刘心走到一套栩栩如生的四神兽挂件前看得有点失神。

    “小郎君,这套物件,您随便挑一个挂在身上都会显得您...”

    “高端大气上档次!”刘心抢先掌柜淡淡地说道,然后走向了右边货架。

    “高端、大气、上档次?”掌柜轻轻呢喃刘心刚才说的话,“这词不错。”然后露出兴奋的表情,准备去右边继续为客人介绍,这时他想到刚才客人的语气有点冷淡,便作罢回到了柜台后面。

    刘心来到右边后被一个莲花造型的烛台吸引住了。只见烛台造型独特,仿佛由天外降落。那莲花呈现出层层叠叠的花瓣,每一片都雕刻得细致入微,边缘轻轻翘起,似乎在轻轻摇动,就像是刚刚绽放的真实莲花。莲花的中心部分则设计有一个精致的烛座,可以稳稳地托住蜡烛。

    烛台的柱体更是鬼斧神工,细长而又坚实,上面镌刻着精美的纹路,这些纹路既有佛门图案,也有流水般的线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烛台的底座则是几片巧妙地交错的莲叶,每片莲叶上都有精心雕刻的露珠,仿佛刚刚从水中捧起,晶莹剔透。

    “这些都是居家修行佛法的居士们用的器物。”

    “我们刘家商铺也有卖。”不知何时,范清心和刘苡悄悄来到了刘心身后。

    正在打算盘算账的掌柜听到这句后,手开始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

    刘心扭头看去,只见范清心双手背在后面,表情有点神秘。刘苡则拿着一个琉璃戒指在和自己手上的做比较。刘心目光移到门口,看到刘穆正在把最后的一块肉饼往嘴里塞。刘心感觉在这里面待得差不多了,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刚走出琉璃商铺没几步,范清心突然叫住刘心,刘心转身后,范清心把藏在身后的手举到刘心面前:“刘兄,送你一朵小红花。”

    刘心愣愣地接过小红花,并未多做迟疑就插在头上,大宋男人头上插花可是一种风雅。

    刘苡看到大哥头上的花,嫌弃地来到大哥面前:“大哥,你插得难看死了,我来给你调整一下。”于是刘苡踮起脚尖,把那朵小红花拔出来,在刘心头上比对几下之后,最终把花固定在刘心鬓角。

    四人很快来到朱雀门,这时刘心突然想到什么,他转身看向御街,御街是皇帝和皇亲国戚们专道,不宽,也就两百多米吧,普通人和官员是不能在御街上行走的,这条御街的尽头是大内宣德门,宣德门后面便是大庆门,然后便是宫城之中最为巍峨的大庆殿。

    “皇帝现在又在做什么呢?”刘心有点好奇。

    大庆殿殿门口,摆着一把椅子。椅背雕刻着龙腾飞翔的图案,龙的鳞片、翅膀和尾巴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椅背上飞腾而起。在这张御座上坐着的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大宋皇帝赵顼。皇帝平时喜欢坐在这里俯瞰汴京城的繁华,这时他感觉好像有人在注视自己,不禁向远处看去。

    出了朱雀门便是外城,外城的繁华不输内城多少。如果说东华门是汴京的经济中心,朱雀门外便是汴京的文化中心了,因为太学便在这里。

    根据原主的记忆,王宰执将太学的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类似于大学预科、本科与研究生。

    现在外舍生的数目远多于内舍生与上舍生,外舍生有一千五百名,内舍生为两百名,上舍生为一百名。

    不论是外舍还是内舍,每月都有私试,由太学内部的学官主持。根据考试成绩,外舍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最高又没违反太学校规者,便可参加每年二月下旬的公试,公试由礼部派员主持,自己现在的父亲刘芳就经常来此主持考试,公试成绩优异者便有资格进入内舍,没有参加过公试但在外舍学分一直保持在规定学分之内的也可以进入内舍。

    内舍跟外舍一样,成绩优异者会进入上舍,与外舍不同的是,读满两年,成绩优异者可以马上毕业,赐进士出身,授予官职。

    进入上舍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参加科举殿试,即使殿试成绩不好,在上舍成绩优异者也可被赐进士出身,授予官职。

    此时的刘心终于来到了此次逛街的目的地——太学,太学门口广场立着九块高大的石碑,第一块石碑最上面刻着两个大字:大学。下面刻的是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