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鹿鼎记学习写小说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小说故事中的剧情增色(5)—误会

    在《鹿鼎记》的喜剧效果中,除了有恶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增色方式,就是误会,当然有很多时候误会与恶搞有着强烈的联系,很多恶搞的事件都来源于所产生的误会,误会能够增加人物之间相互的冲突,从而增加剧情的张力,所以刻意制造一些剧情中的误会元素,能够大幅增加剧情的精彩程度。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举例的就是方怡、沐剑屏与韦小宝之间的误会。韦小宝被方怡骗至神龙岛,在神龙岛发生内讧的帮助下,经过一番折腾后,韦小宝受命可以离开神龙岛去帮助教主寻找经书,韦小宝向教主和教主夫人神情带着方怡和沐剑屏一起离开神龙岛,韦小宝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两个女孩,他们也高兴得收拾好东西等待一同离开。但是教主夫人却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她表面安抚韦小宝,背地里却告知沐王府的两位女子韦小宝已经离开神龙岛。当韦小宝离开神龙岛之际,两个女子才追到岸边,这时只能远远得望见离去的船只和韦小宝与双儿亲昵得背影。本来韦小宝没有及时相救已经让方怡有所不满,这次韦小宝的背弃而去更加让方怡心生怨恨,而这一切误会的根源都是教主夫人的做局,从此以后,韦小宝与方怡更是产生了难以弥补的误会。

    第二个误会就是韦小宝与吴六奇之间的矛盾,为了报答双儿对自己的一饭之恩,吴六奇请求双儿能和自己结拜为兄妹,但双儿却觉得自己身份低微,不配和吴六奇结为兄妹(其实也看不出吴六奇身份有多高,以前就是一个乞丐,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一饭之恩了)。他们之间的争论被韦小宝偷听道,但是可惜韦小宝只听了一半,误以为吴六奇是在向双儿求爱,不惜要与吴六奇打动干戈,当听见双儿解释之后,韦小宝才明白事情的缘由,甚至还为他们兄妹举行了结拜仪式。

    还是有关双儿的误会,由于双儿太过善良,太聪颖,韦小宝与双儿的情感也产生了误会。在路过王屋山之际,韦小宝患病全身瘙痒,而双儿却不知从哪里搞到了解决瘙痒的良药,韦小宝暗中盯梢双儿,发现双儿暗中与一男子约会,二人不但行为亲密,且一起合奏乐曲惟妙惟肖。韦小宝认定双儿已经出轨,她设下陷阱将那名男子抓住并进行一顿痛揍,而最后才发现这名所谓的“男子”其实是曾柔,曾柔暗中为韦小宝提供治疗瘙痒的良药,并和双儿两人一见如故,可以说这样的误会都增加了剧情的喜剧效果。

    第四个误会就是韦小宝被九难师太抓走以后,无论怎样查找,韦小宝依然杳无音信。多隆确认韦小宝仍然活着后,急忙回到宫中报信,但是由于劳累过度又加上身体有伤,话只说了半句就昏迷不醒,正是这半句话误导了宫中所有的人,康熙皇帝与建宁公主为此悲伤欲绝,韦小宝从这次误会之中也看到了他们兄妹二人对自己的深厚情谊。这个误会的喜剧效果倒在其次,但是感情的效果却能显示得特别突出。

    第五个误会就是康亲王等人误以为韦小宝因为自己身为假太监而苦恼,而实际情形却是韦小宝实在是被皇上要求被逼无奈不愿做和尚而苦恼。正因为康亲王等人的这个误会才导致了韦小宝差点被阉割的恶作剧的发生。从这个误会的情节之中,才能看出当时官场官员多么昏庸无能。能够体现官场昏庸无能、见风使舵的现实还有另外的一个误会,就是康熙皇帝向众位朝臣征询裁撤三藩的意见,群臣畏于吴三桂势力强大,纷纷表达并不对裁撤三藩持支持态度。韦小宝对上意心知肚明,他在朝堂之中暗示明珠上奏请求撤藩,以便可以迎合上意,相当于将这个讨好皇帝的人情送与明珠,同时也能为皇帝撤藩之意提供舆论支撑。但是由于二人信息沟通不便,明珠并没有真正理解韦小宝的用意,他知道韦小宝为皇帝心腹,便将反对撤藩的意见向皇上提出,原以为可以满足皇帝的圣意,却不料弄巧成拙,还怪韦小宝提示不够及时,不够充分,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官场的虚伪。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误会可以产生于恋人之间,也可以产生于朋友和同事之间,而对于小说故事来说,误会有着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就是误会可以催生出恋人或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从双方围绕这个矛盾产生冲突进一步推进情节的发展;误会的第二种功能就是可以产生恶搞的事件,从而可以增加小说故事的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