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阵入体开始修仙
繁体版

第二章:刻阵入体法

    一个人有了灵根这个成为修仙者的条件后,但想成为一名修仙者,还要修炼一部与灵根属性相同的功法,这样才能真正踏上修仙之。

    反之则是无法练成该部功法。

    虽说每部功法的核心,都是炼化灵气、留存法力,但因为其中的修炼方法、需要的灵根属性不同,所修炼出来的法力,也会有属性上的根本差异。

    例如:金属性的锋锐、火属性的爆裂、灼热、木属性的生机、绵长等等。

    一般情况下,多属性灵根修仙者,都只会修行单一属性的功法,因为这样修炼的速度是最快的,两部或以上的数量的功法同修,修炼出来的法力基本上都会产生冲突,最终受到伤害的只会是自己。

    除非功法的本身就具备多属性,并且自身的灵根属性还要与之相合,但这样的功法修炼起来的速度,根本比不过单一属性的功法。

    在修仙长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天阻地险、人灾妖祸,因此保护自己的手段也很重要。

    利用法力使出的手段,统称为:法术。

    如火球术、水弹术等等。

    保护自身或者攻击敌人的防具与武器,则是称之为:法器、灵器、法宝等等。

    掌握炼制法器之流的修仙者,则是被称为炼器师,会炼制丹药的叫炼丹师,此外还有制符师,阵法器,傀儡师、灵植师、酿酒师等等。

    而这类修仙者手中的技术,则是统称为:修仙百艺。

    这百艺中的“艺”,指的就是技艺,一技之所长的意思。

    同时,修仙百艺之中以丹、器、符、阵四技为首,孰重孰轻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下,林瑜为了能够踏上修仙之路,想到能让自己逆天改命的方法,就与这修仙百艺中的“阵”之一道有关。

    从杨刚留在洞府中的各种文献中,他看到过一本《基础阵法入门详解》的书籍。

    上面记载了什么是阵纹、阵眼、还有布置阵法的手法、条件之类的。

    但最重要的是,林瑜在那本书里面,找到一个叫小引灵阵的完整阵法记录,其主要作用,是把一定范围内的天地灵气,牵引到阵法之中,提升阵法内的天地灵气浓度。

    也正因为看到这个阵法的效果,林瑜的脑海里,就冒出了现在付诸行动,正在推演之中的疯狂念头。

    以身为阵。

    既然阵法可以把天地灵气留存在阵法之中,若他在自己体内刻上一座小引灵阵,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自己是不是就能开始修仙了?

    自那时起,林瑜就遏制不住心中那疯狂的念头了,并且很快就以自己的身体,修行的金甲仙衣功,以及找到的小引灵阵为根本进行推演,希望可以将不可能化成可能,让自己逆天改命,踏上修仙之路。

    时间一晃,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而他每天都在坚持推演的方法,至今还没完成。

    冬去春来,老枝新芽。

    盘膝坐在石床上的林瑜又长了一岁。

    突然,林瑜全身微微颤抖,激动之色跃于脸上,同时睁开了明亮的双眼,神光湛湛而转。

    “成了!”

    “终于成了!”

    此刻的他几乎想要放声大吼,历经三年,他终于将自己的疯狂念头化成了现实。

    神魂为刀,精元为墨。

    骨肉为材,丹田为眼。

    刻铭阵纹,灵气灌体。

    以身成阵,逆天改命。

    看着自己推演出来的修炼方法总纲,林瑜的兴奋是难以抑止的,是澎湃的,是激动的,是别人根本无法体会的。

    但就在林瑜继续往下看去的时候,他心中那股激动赫然消退,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因为,他推演出来这个方法,他现在根本修炼不了。

    第一个条件,便是他要把金甲仙衣功修炼至第九层,让自身的体魄强度更上一层楼,至于拥有千斤之力。

    第二个条件,则是他要将神魂化作刻刀,这样才能引导精元,在自己骨肉之中刻烙阵文。

    林瑜也能理解,神魂的意思泛指意志力的显象化,即为精神力。精元即为生命力,抽象来说就是身体活力,具体可以理解为细胞活性。

    只有完成这两个条件之后,林瑜才有资格修炼这部《刻阵入体法》,一举完成逆天改命。

    另此,修炼此法要经受削肉刮骨,更要承受灵气灌体带来的危机,一旦身体承受不住就会爆体而亡。

    会死!

    林瑜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不疯魔不成活,但让他愁苦的是,他现在的金甲仙衣功只在第八层巅峰,还没看到突破的可能性。

    此外,他根本无法让精神力显化,也就更别说凝炼成刀了。

    所以说,林瑜根本达不到修炼这部功法的条件,或者应该说是连门都摸不到。

    垂头一低,林瑜在心里暗暗道:“或许,可以向师父讨教如果凝炼精神力。”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

    林瑜现在想的,就只有怎样才能达成修炼《刻阵入体法》的条件,拥有推演之环的他,怕的不是没有路,而是失去了方向。

    就在这时,一只千纸鹤落到乙林瑜面前,使他为之一愣,随之喜色浮现。

    “师父出关了。”

    林瑜反应过来后,连忙拿起千纸鹤,翻开一看。

    速速前来见为师。

    纸上那短短的七个大字,让林瑜不敢停留,连忙起身走出了洞府,向着玉蝉谷深处走去。

    此时正值阳光娇媚,谷中云雾缭绕未尽散之时,林瑜从蜿蜒石道穿过两边药田,就看到前方有一大两小三个石洞。

    站在中间最大的石洞门口,林瑜高声道:“徒儿林瑜拜见师父,恭迎师父出关。”

    过了好一会,林瑜才听到洞内传出幽幽回应。

    “进来吧!”

    “是!”

    林瑜刚一踏入山洞之内,就有一股药香扑鼻而来,入眼之处宽阔如府厅。

    这洞府中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大厅中间摆放着的四足丹炉,杨刚就坐在丹炉前面的青色蒲团上。

    “徒儿拜见师父。”

    葱葱六年有余,林瑜已经从一小毛孩长大成人,但这点岁月,却是未在杨刚那刀削般的中年人脸庞留下痕迹。

    “起来吧!”

    杨刚看着跪拜在地的林瑜,眼神里无悲无喜,宛如一汪平静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