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子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仙鹤坪

    刘文远是一位精神矍铄的干瘦老头,一到来就与朝歌探讨医术学问,看来是一个十分痴迷医道的郎中。

    因为住所限制,朝歌只留了一名丫鬟和一名男仆照顾刘文远和刘念念的起居。丫鬟名字叫小翠,聪明伶俐,有些力气,正好可以照顾念念。男仆叫刘方,跟了刘文远十几年,随刘文远姓,亦徒亦仆,等于半个儿子,对医道也有些见解。

    另外跟随而来的还有“半间堂”的大掌柜向荣,刘文远命他随行是想让其熟悉道路,告诉他万一“半间堂”有要紧的事情可以来汇报。毕竟“半间堂”的生意做大了,需要他来掌舵。等朝歌都安排好了,刘文远便让向荣带领其余同来的人返回山下刘氏府宅。

    刘念念则想的更周到,安排人改日前来重新搭建几间木屋做厨房和下人房间,也要准备两间客人的房间,竟有了长期居住的打算。

    为此,朝歌也只有苦笑着任她安排。这放在当初师父在世时是万万不可能的,现在也只有听之任之了。

    他们的到来解脱了朝歌的杂役工作,平时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李承唐来了之后几乎没有空闲,现在便有了时间下山。朝歌下山都是骑着那只白鹤小白,所以三晋大地见到他时都称他“养鹤人”或者“鹤公子”。

    接下来照顾李承唐的工作就变成了刘方,每日煎药熬药,悉心照料。刘文远也时不时过来诊看李承唐的伤情,这老头虽然不是江湖人,但不仅精通治疗疑难杂症,还对经络内伤和刀剑之伤都有研究,估计是朝歌教会了他许多。

    李承唐几天就跟他混熟了,也知道了关于此地更多的事情。

    这个地方叫仙鹤坪,是五台山麓最为神圣的地方。因常闻仙鹤鸣叫而得名。当初,外人听见此地仙鹤长鸣,便进山寻找,拜访仙人。但此地终年云雾缭绕,层峦叠嶂,任人穷尽办法却终而遍寻不获,最终只好放弃。

    后来,三晋大地出现两位奇人,一老一少他经常骑鹤从空而降,帮助穷苦百姓,智斗官兵和匪患,只因他们从不留下姓名,所以世人皆称他们为“养鹤人”或者“鹤公子”。

    刘文远告诉李承唐,三晋之地因有太行山绵延百里,所以瘴气重重,山匪众多,许多江湖高手和绿林好汉也在此为祸民间。导致地方上很混乱,百姓很苦。而地方上的官兵也不作为,与山匪一家,相互勾结,更让百姓民不聊生。他当初便是救了染病而又被山匪追杀的制琴大师雷威,才获赠了一架九霄环佩,从此视为家传之宝,哪知却引来杀身之祸。

    刘文远继续说到,两位奇人经常在天空显现,展示奇迹,或让贼人迷失道路,或让官兵心生恐惧,或者飞剑诛杀恶人。百姓无不膜拜,因两人骑鹤,便想他们是来自鹤鸣之处,所以仙鹤坪就渐渐成了圣地。

    李承唐听刘文远所说,知道是朝歌和他师父用了奇门之术惩治恶人,百姓不懂其中道理,自然视为仙法。但听说他们竟可以用飞剑杀人,那是武学段位至少到了罗汉境界才有的手段,岂不是当世第一人!心中便想着日后如何向朝歌讨教一二。

    刘文远接着告诉李承唐,太行山脉瘴气弥漫,经常发生瘟疫,这两人用仙药救治众生,救活了很多人。他年前有一次采药进山,想到此地定有不知名的仙草,遂误入深山峻岭,在奄奄一息之际,被朝歌救回仙鹤坪。这才与他们结了仙缘,与他们有了交往,后来学到很多医理知识。

    后来刘文远即便知晓了他们身份,因怕他们被俗人打扰仙修,亦从未告诉过外人。

    再后来,老仙翁羽化登天,刘文远在此陪了朝歌很长时间,与朝歌便结成了忘年之交。这次朝歌救了他,让他大生感慨,竟也有了遁世之念。

    李承唐笑着安慰他道:“老先生妙手仁心,百姓正需要先生的医心仁德,哪能轻言遁世。”

    刘文远愁苦的说道:“民不与官斗,那代州刺史程全势力庞大,此事不知何时才算完结,老朽就怕连累朝小哥清修不安呐。”

    李承唐笑了笑,“刘老伯放心,承唐会帮你摆平官府,一个小小刺史,在下有办法帮你解决。”

    刘文远半信半疑,不知李承唐说的真假。李承唐微笑不语,他知道此地属于河东道管辖,以前归安禄山所属,现在朝廷刚任命王忠嗣为河东道节度使,因此准备修书一封给王忠嗣。

    两人说话的时候,突听鹤鸣之声,朝歌带着念念从鹤背上跃了下来。

    这次朝歌出去游历,念念定要跟随。他也无奈,只好带她一同前往。刘念念从未在高空如此飞行过,到了地面上还一脸惊悸,脸色苍白。

    李承唐打趣的笑了一声,“念念姑娘多坐几回就好了。”朝歌则被李承唐笑得一脸尴尬。

    也幸亏这次念念陪他出去,姑娘家心细,采购了一些衣物回来。李承唐与南宫青梧一战,衣服早已损坏,况且现在已是冬季,穿的都是朝歌的衣物,十分不合体。

    李承唐谢过念念的关照之恩,进屋换了衣服出来,身上又披了一件玄色大氅,挺拔俊朗的身躯立刻显出与众不同来,刘念念注视着李承唐同样取笑道:“李公子丰神俊逸,也是神仙般的人物呢。”

    李承唐回应道:“一副皮囊而已,念念姑娘取笑了,你跟朝兄一起,才是游戏人间的神仙伴侣。”

    一句话,让刘念念顿时幸福满满,一脸陶醉。

    此时,朝歌也换了衣服出来,一改原先那粗布缁衣的打扮。锦绣缎面描了丝线,云靴环带,同样披了一件玄黑绛色氅衣。

    朝歌边行边自嘲道:“本公子还是感觉原来的衣服自在一些。”话虽如此,但念念执意给他买的衣服,穿在身上,还是有一丝丝自豪。

    朝歌虽不如李承唐那般丰神俊朗,但那股子洒脱和天生亲近感,看着就令人迷恋。就像邻家大哥一般,顿时让人觉得有了依靠。

    尤其是那搓浓黑的短须,修剪的整整齐齐,亲近中又不那么随便,成熟中又多了一些可爱。令人记忆深刻。

    念念满眼深情,看着朴实无华实则英气逼人的朝歌,一时想得痴了,露出一抹羞色来。别看朝歌很随性,实则不轻易动情,这会儿看到念念的神态,竟没来由的在心间荡了一下。

    朝歌这次回来,还带回一则消息。说最近江湖上不太平静,在河南道雍丘发生过一场武林正邪大战。以少林为首的江湖正派围攻了小孤山,以小孤山为首的邪派邪派联盟大杀四方。最后孤无涯杀红了眼,誓要杀尽江湖正派。连续灭了几个门派。

    孤无涯杀得得江湖上风声鹤唳,人人自保。最后,连少林寺那位多年不出山的如见大师都重出少林,四处寻找孤无涯。后来听说河南道武林世家冉家也参与了进来,派出冉家所有高手,堵截孤无涯。更听说冉家的大小姐为了抓住此人,连战小孤山的高手,最后人都找不见了。

    据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把剑,而这把剑的主人叫李承唐。

    朝歌盯着李承唐,笑着问道:“不会就是李兄吧?”

    李承唐自清醒过来后,几次想讲出自己的经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闻言便把自己携剑江湖,因剑惹出很多事端的经历说了一遍。尤其是把跟南宫青梧之战说的很仔细。为此,自己才受伤被朝歌所救。

    刘文远和刘念念对这些江湖事并不清楚,但朝歌经常在外游历,多少都有耳闻。听完后哈哈大笑,十分开心,双手拍着李承唐的肩膀说道:“果真是李兄你呢,看来朝歌能与你相见还多亏你受伤,是朝歌幸运了,兄弟你一人破敌二千,已经快被传成战神了,朝歌与有荣焉!”

    李承唐被他拍的差点坐在地上,苦笑了一下,心道:你幸运了,我却受罪了!

    刘念念瞪大眼睛看着朝歌,“李公子是很厉害的人物吗?”

    朝歌便把李承唐战场上努斗十大高手,一人大杀突厥骑兵二千,怀远退敌三万,等系列战例跟刘念念详细解释了一遍。

    刘念念听完崇拜的说道:“原来李公子也是大英雄啊,念念真是福气,能同时见到两位大英雄。”可在她心中,朝歌才是她永远的英雄。

    李承唐尴尬的笑道:“在下不是大英雄,现在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罢了,还望朝兄多帮助才好。”

    朝歌安慰李承唐道:“李兄放心,有我朝歌在,肯定医好你的身体。”

    刘文远在旁边也一起安慰李承唐。

    李承唐继续对朝歌道:“我自己还在其次,那冉家菁菁姑娘是因为在下的事情才不见了,麻烦朝兄近期多留意江湖动向,万一遇到她勿忘施以援手,承唐先谢过朝兄。”说完,郑重其事的给朝歌施一礼。

    朝歌扶起承唐,打趣道:“看来李兄跟冉家小姐关系不一般啊,救人理所应当,李兄何必多礼。”

    念念插话说道:“不知那位菁菁姑娘是何等人物,能得李公子这般挂念,必是天姿国色一般,念念也好希望见到她哦。”

    李承唐苦笑不语,冉菁菁对他一往情深,他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份纠葛。

    想着最好先把当前度过,今后的事情就放在今后再说吧,话题一转,说道:“承唐跟节度使王忠嗣大人有些交情,如今代州归他辖制,代州刺史仗势欺人,承唐想写一封信给王忠嗣大人,教训一下代州这个狗官,麻烦朝兄给王大人送去如何?”

    朝歌笑了笑,说道:“有小白在,送信的事情很简单。”念念听到李承唐要请官家为爹爹出头,也谢过李承唐。老百姓怕官,如今知道有更大官为他们出头,内心便安静了许多。

    李承唐写完信交给朝歌。朝歌走到小白身旁,跟它交流了几句。那仙鹤十分通灵,竟似懂得了朝歌的意思,叼起那封书信,腾空往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