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道行天下
繁体版

第20章 商队被劫

    随后刘道又问了几个问题,便不再言语了,刘开和张氏见此也就没有多留刘道一会,刘道躬身告辞离去。

    之后来到营地继续开始训练,只是模式变了,上午体能训练,下午骑马拉练。

    就这样又过了半月,进入了大汉光和六年九月初二,从草原深处刮来的秋风,已经让人感觉天气越来越凉了。

    刘道正在营地中进行体能训练,突然,仆人来报:老爷请少君回去,有事要议。

    之后,刘道不得不停下训练,在吩咐众人继续后,便回了县衙后院,在院门口处又有一仆人上来说:老爷请少君直接去正堂。

    刘道有些疑惑,什么事这么正式这么急?

    只是多想也没用,赶紧去正堂吧。

    刘道来到正堂,见刘忠和一大概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站在父亲的左侧不远处。这个男子是刘忠的儿子,一直在外替刘家跑商,只是刘道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于是,刘道进入正堂向父亲刘开见礼后,便跪坐在刘开的右边。

    这时,由于刘道体能训练又加上赶的有些急,突然有些口渴,便吩咐外面的仆人沏一壶茶水过来。

    在汉代,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已经很普遍了。人们将喝茶视为一种比较高雅的生活方式,而且慢慢形成了独特的品茗文化。

    只是汉代的茶叶主要是煮沸后饮用,而品茗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水质和泡茶的时间。

    汉代的文人雅士们还为品茗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礼仪。比如,在饮茶时,应该遵循长幼有序、主客有别的原则,而且不能发出声响。此外,品茗者还需要懂得欣赏茶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以达到身心的愉悦和修养的提高。

    茶具又叫茗具,进入东汉后,饮茶的茶具主要以陶碗为主。

    不一会,却见进来的是刘灵,提着一壶茶水和端着两个陶碗,只见刘灵先把一个陶碗放在刘开的面前,另一个则放在刘道面前的小桌上,随后便为二人的陶碗均沏满了茶水,然后站在了刘道身边。

    站着的刘忠和其子因为是刘家家奴,所以没有资格在正堂喝茶的。别说喝茶,主人在坐的时候,他们只能站着。

    刘道先请父亲刘开端起陶碗喝后,也端起自己面前的陶碗抿了几口。刘开只是用嘴抿了几下便放下了,没有像刘道因口渴多喝,之后,刘道喝茶水便随意多了。

    刘开放下陶碗后,脸色比较凝重,沉声道:道儿,今天急着招你前来,是因为有一件需要让你知道,需要听听你的意见。

    刘忠,你来跟道儿说说吧!随后便不再言语,并端起陶碗时不时的抿一下。

    唯!刘忠躬身道。

    又面向刘道施了一礼。

    起身说道:犬子刘欢......

    刘忠刚说道此处,只听“噗”的一声,抬眼望去,只见一口茶水从刘道口中喷涌而出。

    原来,刘道在刘忠说话时正喝了一口茶水,当听到“犬子刘欢”时,口中的茶水正准备穿越喉管进入胃部时,突然失控,破嘴喷出。

    只是真的很不巧,全部喷在了正在帮刘道续水的刘灵头上,顿时,刘姑娘头上的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有的已经滴在了地面上。此时的小姑娘又发蒙又委屈,都快要哭了,眼看眼泪马上就要汹涌而出,刘道连忙起身道歉,只是情况发生突然,对方又是女孩子,又是在正堂上,刘道不知该怎么安慰,急的手舞足蹈。

    刘开、刘忠和刘欢三人一脸愕然地看着眼前的情况,随后,刘开望向墙上挂着的一副画,边欣赏边撸着胡须,只是时不时往刘道那边瞥一眼。而刘忠和刘欢父子则是双双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脚,咦,鞋子有些破了,改天换双鞋吧。

    最后是刘开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咳咳两声,出声道:刘灵,你先下去清理一下吧!

    刘道顿时如蒙大赦,待刘灵委屈的退出正堂后,才深呼吸一口气,心里想:老子好像两次弄哭别人了,算了,大不了老子以后不欺负刘奎他妹妹了。哎,自己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然后对着三人讪讪一笑:刚才喉咙有点发痒,喝水有些急,没抗住。说完,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好了,道儿,现在谈正事。刘开正色道。

    刘忠和刘欢二人这才抬起研究半天双脚的头颅,脸色如常,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没发生似的。

    刘忠正了正脸色,随后沉重的说道:犬子刘欢昨天孤身一人回来......

    听完刘忠讲完后,刘道才摸清事情的真相。

    刘忠之子刘欢,也就是站在刘忠旁边的中年人,一直在外替刘家跑商,从事有瓷器、茶叶、盐、丝绸、药品等贸易。

    半个月之前,从马邑出发,带着中原的丝绸、茶叶、药品等物资前往南匈奴贸易,只是在途径定襄郡时,被一伙匈奴马贼截住了,不但死伤了十几人,而且所携带的物资全部被马贼吞没了。只是放了刘欢回来,但要刘欢带一百石粮食去赎回剩下的商队成员,至于物资那就不可能还回了。

    刘道气的牙根直痒痒,杀了我的人,抢了我的东西,他娘的,还再要一百石粮食!真是狮子大开口,不知死字怎么写的!

    刘道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道:这伙马贼有多少人?

    人倒是不多,大约有五六十人。

    刘道心中大定,当即起身毫不犹豫的道:父亲,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这伙马贼必须严惩。

    犯我刘家者,必诛之!

    说完,刘道一脸坚决之色。

    刘开等三人闻言则是精神一震,随后便狠狠的点了点头。

    只是......

    刘开犹豫着不知该怎么说。

    最后还是说了出来:只是马贼在定襄郡,在马邑县之外,马邑县军队无权越境出兵打击马贼,更何况,现在的定襄郡居住的大多都是匈奴人,如果贸然派兵进入定襄郡,定会惹怒定襄郡的匈奴人,若引起大汉和匈奴人的战火,以朝廷目前对匈奴和鲜卑人的态度,那我们也得不到好结果,甚至朝廷会治我们擅起边衅之罪。

    自从南匈奴归附大汉,被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以及北方边地,匈奴人重新在河套美稷建立王庭,东汉后,匈奴人已经遍布大汉北方边地,西河郡、北地郡、五原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等已经遍布匈奴人,汉人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朝廷对有些地方的管理统治已经有名无实了。

    刘道深呼吸一口气,

    若父亲信得过孩儿,就让孩儿带着一百五十余护院去吧。

    不行!太危险了,那可是匈奴人!不是在草原上溜一圈射杀几头狼。

    刘开坚决摇头道。

    父亲,孩儿不可能一直躲在背后,雄鹰总要展翅翱翔的,现在大汉天下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身为汉室宗亲,如果现在孩儿不强大起来,那以后孩儿还能如何立足生存!再说了孩儿去也不是要冲在第一线,有关羽、张辽、高顺等人在,哪有孩儿冲锋的机会。

    请父亲成全孩儿!说完,刘道便撩起下衣跪在了地上,一伏不起。

    刘开看着跪下去的刘道,脸色复杂,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刘道身边,弯腰伸出双手扶起刘道。

    望着刘道那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和风吹日晒后,已经变得有些粗糙的脸,刘开心疼的用手摸了摸。

    那你小心点!切记不要冲在第一线!还有这事先瞒着你母亲。

    谢父亲成全!刘道激动的再次跪倒在地。

    其实,刘开心里很明白刘道所说的话,作为一个父亲,即希望儿子越来越有出息,越来越强大,何况刘开身为大汉边地的官员,很清楚弱肉强食的道理。但同时作为一个父亲,又希望儿子能够安安全全的生活着,生怕儿子受一点委屈。

    刘开的内心很矛盾,又怕刘道遇到危险,又想让刘道得到锻炼,以后撑起这个刘家,甚至整个刘家天下。

    只是最后,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