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君不偏安
繁体版

第68章 御史大夫游甫

    即便是学宫祭酒,跟孔莜这个孙女聊起来也和常人没什么区别,都是些生活趣事。

    当得知申衍曾经做过孔莜草书老师的时候,孔济对申衍的书法大加赞赏了一番。

    原来申衍所说的“还上得盛都书法界台面”,已经是谦虚的说法了。

    孔济这次回府,没有立即回贤上学宫,而是在孔府等到九号,亲自给孔莜行了笄礼,这也表示孔莜真正成年。

    在等候夏皇召见的这几天,孔莜专心跟着孟绩学符,许是练习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学得很快,已在稷纸上留下了第一道内力。

    及笄当天,夏皇遣人送上了贺礼,并传诏让孔莜明日随父兄入宫,朝会后再行召见。

    只是始终没有白娅拜访的消息,不知是碰到意外还没到盛都,或是这几日没去白氏药庐,所以没看到她送去的帖。

    上朝会真的很辛苦,不仅起得极早,还不能用早膳,以至于孔莜全没有心思欣赏皇城的雄奇。

    好在因她是夏皇召见,并非官员,从侧面进了皇城后,便被引到了偏殿外候着,不用像她父亲和长兄一样,得等在宫门外。

    钟声响起,孔莜朝正殿方向看去,但宫墙隔着,看不到那边的情形。

    文武入朝,御史大夫游甫垂首站在文官前列,今年六十有一的他身形已不再健朗,早朝对他来说有些吃力。

    抬眼看了看另一旁武官前列的吴显,游甫有些感慨,武人的身体就是好,只比自己年轻几岁,却仍精神烁烁。

    伐傩战以夏军损失惨重草草收尾,吴显也收到传诏回盛都,今日的朝会主题,大概是要围绕这场战争了。

    游甫将手中的笏板又看了一遍,年纪大了,上表对他而言已不是那么轻松。

    好在陛下体谅,为他赐坐,总算能好些。

    尚书令宣布朝会开始,各司上奏,都是些陈词滥调,这些事在游甫几十年的官场岁月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直到吴显出列上奏战报,游甫才提起了精神。

    夏军退出傩地,驻守在衢阳和分天关,傩君求和,夏皇传诏由大鸿胪孔达负责议和事宜,廷上并无异议。

    火贲将军兀承指挥有误,致使夏军惨败,念其最后领兵突围,剥夺兵权和爵位,贬为士卒,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羽林中郎将孔则收拢溃兵,深入敌境,设疑兵之计,助大军突围,当论功行赏。

    “臣有表奏!”游甫从赐座起身,出列进表。

    “游爱卿请讲”,祝雍有些错愕,游甫尚为御史的时候,经常上表,弹劾过的官员几乎占了一半,也因此让吏治清明了许多,如今的盛世,有他的一份功劳。

    但从几年前开始,就很少上表了,一来如今的夏廷,很少有人敢做太过出格的事,二来游甫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御史。

    “臣闻,礼法不可轻忽,法令不可擅改,功过不可相抵。臣又闻,兵者,国之大事,天子授符,以节兵马。孔中郎将一未得符节,二未得军令,三非此战将领,却收拢溃兵。虽有谋略,立得新功,然违国法在先,立功在后,岂有不论其过而赏其功之理?”

    “臣等附议。”

    看着廷上近半数文官出列附议,夏皇祝雍的双眼,在旒冕后扫视群臣,陷入沉思。

    此战夏军败了,需要封赏立功的孔则,这是政局所需。游甫贵为三公,他的上表也不能轻易驳回。

    虽然当朝两大派系相互倾轧,但游甫从未站到哪一边,今天上表,是更改了立场?还是只是认为封赏孔则,会对夏朝威望产生重大影响?祝雍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利害关系。

    “陛下,臣不认同”,吴显在此时出声。

    “吴爱卿是何看法?”

    “我朝有律,战时可行权宜,千石以上将领,可收拢溃兵,相机行事,战后论功过,孔中郎将乃二千石将领,何过之有?”

    “吴爱卿之言亦有理,游爱卿可认同?”

    “臣不以为然,此条律法的上一条规定,战时,各级将领须从军令行事,可见此处已经划定,律法针对的,是受了军令的将领。吴将军用这条法令来论今日之事,乃是钻营,若是人人钻营律法漏洞,我夏朝如何能海晏河清?”

    游甫的话掷地有声,大殿中一时安静。

    现在的祝雍,心中极为不满,他想封赏孔则,但同样不能反驳游甫,否则就是同意官员钻营律法漏洞。

    “臣有表奏”,同样列为三公的左丞相陈纮出列进表。

    “陈爱卿请讲。”

    “臣闻,法者,治国,富国,强兵也。律法是为规范行为,保证秩序,它本应随情势而变,但因不能朝令夕改而留出余地。臣以为,孔中郎将所行之事,乃为保境安民,谋战得胜,合于法的根本,属于律法留出的余地范围,应该根据结果论功过,不应认定为钻营。若是游御史大夫仍觉不妥,可请贤上学宫法家大师入殿辩理。”

    “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律法中也有条文,只是理解不同,何至于大殿辩理?”祝雍趁势出言驳回陈纮所提的大殿辩理,却借此为这件事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律法中有相关条文,在理解上可以有所不同。

    “陛下圣明”,众臣也知道祝雍已有定论,不再进表。

    “孔爱卿确实有违国法嫌疑,但也的的确确立了功,朕听说,后帽县百姓对孔爱卿也是赞誉有加”,祝雍沉吟一番,展袖道:“这样,此战孔中郎将所立的功,不录入册,朕只颁诏褒扬,游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游甫没再提出异议。

    “游爱卿快坐”,祝雍很是关切,因为游甫的反应可知,他并未投入原执派。不录册,便不入史,游甫不反对颁诏褒扬,就表示他的目的仅在于此。

    关于此次伐傩战的细节,各级将领赏罚等,便由吴显呈上章奏,祝雍看过后交由左右丞相,仔细验核后会再呈予祝雍,并不用在朝会讨论。

    无表上奏,宣布退朝,各文武有序离开大殿,祝雍也先往后殿更换常服,再到偏殿传召孔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