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省
繁体版

2021-06-20 浪费可耻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两天下地干农活,重读《归园田居》,又有了不一样体验!没有陶老那么诗情画意,但是感慨良多!

    最近正是向日葵的播种时节,需要一粒一粒的播种,确保种好每一粒,累得我腰酸背痛肩膀疼,即使如此,依然“感觉良好”,又或许是“城里人”回来“体验生活”?,在BJ工作了许多年,已经快要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了自己的家乡,不能忘本啊!

    我时常问母亲“葵花为何要种那么多?没有多少收入,还这么累人!”,母亲笑着回答“等到秋收后,能榨些油来吃,自家种的比在外面买的好吃些,况且没有收入怎么行,少一些也没关系!”,在父母的身上你会看到什么叫做“勤劳”和“朴实”…

    小时候干农活只感觉“好累啊”,锄草的时候总是不留神儿将禾苗锄掉,母亲看到了总是会特别心疼,难免有一些苛责,“那是我姐锄掉的,不是我!”,那时候完全不理解,“不就是几株禾苗嘛,地里那么多,锄掉一两株也没啥大不了”,然而在我母亲眼里,那都是粮食,一株也不能少,每一株都能结出许多粒果实,每一株都弥足珍贵,从耕地、施肥,到种子的播种、灌溉、发芽,再到禾苗的灌溉、施肥、锄草、收割、晾晒等,每一株都需要精心照料,期间虫害不断,能发芽都是宝贵的,能结出果实更是来之不易,真是“粒粒艰辛苦”!我这一不小心,付出的汗水就白费了,秋天那许多的果实也没了,怎不可惜!

    回望古代,那时候生产力更是低下,耕种困难,灌溉困难,无肥可施(别杠,你想的那种肥完全不够用,等于没有),全靠人力,外加各种剥削,各种天灾人祸,想想真难!庆幸自己出生的年代吧!

    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重读李绅的这两首诗,泪目了有木有!

    没做多少活,手上竟起了水泡,我的手都变得那么矫情,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我现在的那些“成绩”或者“成就”,都是怎么来的,都是父母用勤劳的汗水换来的,靠他们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拼出来的,如今他们已生华发,我其实是心疼的,难过的!我想我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值得沾沾自喜的,更应该珍惜和努力!

    最后,请大家珍惜粮食,看到别人浪费粮食真的很心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