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9,从唐人影视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攒一部新戏!

    一天戏。

    从早到晚。

    陈南老老实实跟在徐梗后头观摩学习。

    同时。

    他也在观察扬紫。

    扬紫不算是特别有天赋特别有灵性的演员,当初宋丹丹在拍摄《家有儿女》的时候就直言扬紫趁早改行,不是吃演员饭的材料。

    但扬紫有一股子狠劲、拗劲。

    越是被瞧不上,就越要做最好。

    她后世考上北电,科班出身,敢打敢拼,最终成功摆脱观众对她身上童星身份的刻板认知,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至于演技真正如何,这就跟颜值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陈南不作评价。

    ……

    “马老师。”

    “我是陈南,上海大唐影视的编剧、艺人。”

    在收工后,陈南这才找到扬紫,不过跟一个八岁的小丫头说不着,陈南去交流的是扬紫的妈妈马海燕。

    说起杨妈,这位也是圈内人,是专业的配音演员。

    代表作有电视剧《甄嬛传》崔槿汐、《天龙八部》阿朱、《少年天子》董鄂妃、《舞乐传奇》夜莎罗,游戏《古剑奇谭二》华月,广播剧《第三种爱情》邹雨等。还曾担任《微微一笑很倾城》、《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爱的阶梯》等剧的配音导演。

    可谓才女。

    马海燕同样知道陈南。

    自《上错花轿嫁对郎》上星热播之后,陈南跟陆毅就被媒体并称为‘上戏双杰’。

    这是大唐影视发的通稿,目的是蹭陆毅的热度,强行抬高陈南的咖位。

    一如原时空,刘师师出道时‘小刘艺菲’的通稿满天飞,蔡亦侬这时就已经有这种骚操作。

    上戏双杰。

    这是演员方面。

    而马海燕前面在跟导演徐梗交流时,还知道,陈南不但是《警察有约》的编剧,包括大唐影视近来投资、拍摄的四部大制作,也全都是陈南的剧本。

    此外。

    陈南还有两个电影剧本被香港的大导演看重,不日即将投拍。

    当红小生!

    电视剧编剧!

    电影编剧!

    高质。

    高产。

    集这些身份于一身,而且全都做的不错,这样的陈南,在马海燕眼中可就要比一般的演员有价值的多。

    值得一交。

    因此,马海燕不因陈南面嫩而轻视,反而很热情:“老师不敢当,我比你大九岁,不嫌弃的话,叫一声马姐就行。”

    她冲陈南笑着,“我跟奥奥都看过你的剧,演的很好,剧本写得也好。”

    说着。

    马海燕低头看向身旁女儿:“叫叔叔。”

    “诶。”

    “马姐!”

    陈南见状,连忙拦住。

    马海燕比他大九岁,他比扬紫大十岁。凭什么他叫马海燕叫‘姐’,扬紫叫他就叫‘叔’?

    九岁十岁。

    差这么多?

    陈南忙道:“我们各论各的,我管您叫姐,她管我叫哥就行。我才刚满十八,被这么大小姑娘叫叔叔,挺奇怪的。”

    “差点忘了你还不到二十。”

    马海燕听得好笑。

    扬紫也在旁偷着乐,不等妈妈发话,就先嘴甜叫了声:“小南哥。”

    她也不想叫叔。

    “这就对了。”

    陈南摸摸扬紫的头,还是没跟她多做交流,他看向马海燕:“马姐,我看小紫演戏挺灵的,以后是想往演艺圈这边发展?”

    “是有这个想法。”

    “我跟奥奥她爸看她对演戏有兴趣,就让她试试。”

    马海燕原本是长影厂的配音演员,后离开长影赴京城发展,成为自由配音演员,在影视圈勉强算是有点人脉。

    目前让扬紫演戏,只是尝试。

    至于今后如何,至少暂时是没有明确规划的。

    “那行。”

    “马姐我们留个电话,我这边以后要是有合适的角色,小紫要是感兴趣,也省的剧组临时再去找小演员。”

    陈南主动提及。

    马海燕当然求之不得,演艺圈的人脉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资源也是这么一点一点积攒的。

    “谢谢小南哥!”

    扬紫果然机灵,知道陈南这是在照顾她,她声音清脆道了谢。

    陈南闻言笑笑,鼓励道:“好好学习。”

    他有培养扬紫的心思,但却不愿培养出一个绝望的文盲。

    “嗯嗯!”

    扬紫备受鼓舞,重重点头。

    ……

    晚上。

    徐梗请客,剧组主要成员,包括马海燕也带着扬紫一同过来。

    饭桌上。

    陈南跟徐梗闲聊:“徐导一直在拍电影,有没有兴趣拍一部电视剧?”

    “电视剧?”

    徐梗有些兴趣。

    现在这时代,像他这样拍摄剧情片、故事片的电影导演,电影谈不上亏本,但也赚不了多少。

    要是能拍摄一部挣钱的电视剧,给南影厂创创收,他这个副厂长也不白干。

    想了想。

    徐梗看向陈南:“我知道你是大唐影视的御用编剧,这次还是拍古装剧?”

    如果是古装,他可不擅长。

    “不是。”

    见徐梗并不排斥拍摄电视剧,陈南心中一喜。

    在这个年代,拍电影的,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比拍电视机的更高贵。

    电影咖瞧不起电视咖,演员瞧不上歌手。

    这是演艺圈的鄙视链。

    比如徐梗。

    他从1989年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豆蔻年华》,至今还没拍过电视剧。

    但陈南知道。

    其在2002年就会拍摄第一部电视剧《缉私要案组》,并在2004年指导抗日神剧《小兵张嘎》,这是真正的神剧,不是嘲讽。

    对这样又能拍摄警匪片,又能拍摄抗战片的导演,陈南十分眼馋。

    他想要收割人气,就不能固步自封,只在一个领域打转。

    截止目前。

    《鱼美人》、《宝莲灯》、《上错花轿嫁对郎》以及待播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全都是古装剧。

    中国太大。

    人口太多。

    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古装,不喜欢神话。

    这类观众,陈南要不要?

    若是单纯的混演艺圈,想出名,赚大钱,他无所谓,能稳固一部分观众就行。

    但人气涉及到积分,积分干系到【寿命】、【颜值】等等关键属性,这就由不得陈南太保守。

    是以,这次难得跟徐梗凑到一块,陈南准备先往警匪片这部分领域试试水,收割一波。

    顺带。

    还能跟徐梗搭上线,进而跟南影厂搭上线,他以后若是脱身大唐影视自立门户,这也是人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