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340章 又赚了一笔

    朱修仁见状,也是迈步到了门口,等看到是一辆马车和一匹骏马之后,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

    抖手间,已经是一张符咒从他手里飞出,无风自动,飘飘悠悠沾到了那拉着马车的马儿身上。

    随着他嘴里咒语的念出,那马儿长嘶一声,双眼之中有眼泪留下,口吐白沫,接着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李氏见状,不由得是气愤不已,眼露寒光的说道:

    “你把我这马儿怎么啦?它又没有招你惹你?”

    朱修仁根本没有理会她,而是饶有兴致的拿起手中的鸡血玉佩放到眼前,对着马儿照了一下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武元庆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武元庆疑惑的来到他的身边,透过鸡血玉佩看去,不由的是吓了一跳。

    只看那倒在地上的马儿上空,这会已经是多了一道虚幻的马儿身影,正在迷茫的左顾右盼,而且是四蹄踏空,漂浮在空中。

    朱修仁看他吃惊的表情,显然也很是满意,嘿嘿笑着说道:

    “看到了吗?”

    武元庆忙不迭的点头,

    “看到了,看到了。道长是把那马儿的魂魄给勾了出来?”

    朱修仁微微点头,摸着手里的玉佩,一脸得意的说道:

    “对。平常可能还需要给你开个天眼,才能看见。”

    “现在有了玉佩,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你这玉佩不能聚集灵气,但是可以通灵,倒也算一件简单的法器。”

    “这位夫人,来,我也让你看看眼界。”

    那边的李氏虽然没有看到,但从他们的谈话中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脸色煞白的连连摇头,不敢看。

    也绝了让朱修仁赔自己马匹的事。

    几人又回到屋子,李氏连着两次被道士捉弄,再也不敢说话了,就是板着一张脸在那坐着。

    武元庆却是欣喜不已,知道这道士确实有些真本事,只是有些贪财而已。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不是事,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就行。

    想到此处,又是一阵阿谀奉承,只把朱修仁拍的是兴高采烈,口中连声说道:

    “武大郎果然是慧眼识英雄。”

    “冲着你的眼光,你这忙我帮定了,等你们计划好之后,随时来找我。”

    武元庆听完这话之后,心中也是安定了下来,又是笑嘻嘻的放到矮桌之上两个金锭,转身拉着李氏告辞离去。

    等到了门口,李氏犹自气闷,看到倒在地上的马匹、茫然无措的车夫,对着武元庆轻轻的一跺脚,嗔道:

    “叫我说那道士就是在针对我。”

    “现在好了,没有马车,这可让我们怎么回去。”

    武元庆则是不慌不忙,抚着她的耳朵,低声耳语起来。

    听完话的李氏不由的转怒为喜,满面春风的冲着武元庆抛了个媚眼道:

    “郎君真是聪明,就依你。”

    说完话,就吩咐车夫把马套卸下,直接弃了这马儿,转而把马套放在了武元庆的马儿身上。

    等收拾利索,李氏摇曳着身姿上了马车,然后对着身后的武元庆说道:

    “郎君,你没有了马儿,就暂且迁就一下,和我一起做到马车上吧。”

    武元庆刚才在背后看着李氏那扭摆的窈窕身姿,已经是觉得心火大旺,听完这话,也是忙不迭的往马车上爬去。

    上车之后,就听的车厢里面李氏一声娇喘声:

    “郎君,轻一点。”

    车夫和李应就当没有听见,打马往长安城返回而去。

    等他们二人走远,朱修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再次打开。

    只看他满面春风的看着倒卧在地上的马儿,口中念了个符咒,片刻后,那马儿先是睁开了眼睛。

    接着就是一声嘶鸣,然后便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只是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

    马活了,魂儿又回来。那朱修仁见状,也是大声的吩咐道:

    “徒儿,明天你把这马儿牵到西市去。”

    “看这马儿神俊的样子,还有它身上的这身行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嘿嘿,又赚了一笔。”

    再说那李氏,她娇喘着,道:

    “郎君,让车夫快一点回长安,我们找个地方。”

    武元庆说道:

    “干嘛要回长安。我有个主意。”

    说完就趴在李氏的耳边,轻声低语了起来。

    听完这话的李氏顿时是心里痒痒的,玉面绯红,满脸娇羞的看着武元庆说道:

    “公子,这样的话,不会让人家以为妾身过于下贱了吧?”

    武元庆闻弦知雅意,一边继续哄道:

    “夫人哪里话,床笫之间,只有风情,怎么会有下贱的说法。”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你我也莫要辜负了大好的春光。”

    一语双关的话更是让李氏情欲大动,紧紧的咬着嘴唇,从鼻端发出一声闷哼道:

    “都依郎君。”

    说话间的功夫,已经是坦着上身,掀开车帘,吩咐车夫找个偏僻的地方停下,她要方便。

    车夫应了一声,找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停下,拴好马车,和李应远远的走开。

    车帘再次掀开,露出武元庆贼兮兮的双眼,左右打量了一圈,口中发出一声轻笑,又放下了车帘。

    ……

    一刻钟之后,云消雨散。

    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穿衣声,武元庆从车里纵身而下。

    落地的时候却是腿脚一软,险些跪在地上。

    “你在休息片刻,等一会我们回长安城,再找个地方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车内李氏诧异的声音响起:

    “还商量什么?人不是已经都找好了吗?”

    武元庆摇了摇头,满脸宠溺的看着车厢说道:

    “我的小心肝,只是找好了引龙的人,这如何引龙不还得商量一下吗?”

    “我看你的那个家奴李应倒是个聪明人,可以让他给帮着出出主意。”

    李氏慵懒的在车内嗯了一声说道:

    “还回城商议什么,人多嘴杂的。在这里商量就好。”

    “郎君,你去把李应喊来吧,就说我找他。”

    武元庆斟酌了一下,觉得李氏说的在理,便走到官路边上,把李应给喊了过来。

    李氏这会也已经穿好衣服,下了马车,脸上还带着一抹春雨后的红晕。

    她看着李应,让他给拿个主意。

    李应显然是心中早有打算,便开口说道:

    “夫人,现在很快就要到汛期了。听说今年汴州那儿,已经开始有决堤的地方了。”

    “我们可以利用此事,先是造谣,就说‘西域兴龙,龙归长安’。”

    “然后让武大郎找熟人,给陛下递奏折,就说是潜龙出世,才造成天下不稳,而武瞾就是那潜龙”

    等他把计划说完,李氏听得是连连点头,转而看着武元庆,柔声说道:

    “郎君,你觉得李应的主意怎么样?”

    武元庆也觉得这主意好,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们也是分头行动,李应自去找人散布谣言,武元庆也已经拜访了武士護生前的一位御史周兴怀,先提前拉拉关系。

    两日后,‘西域兴龙,龙归长安’的谣言已经是充斥在了长安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