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46章 蝗神?

    通过对李承乾的接触。

    袁守为发现,他虽然还不太成熟,但能感觉出他很努力的再往做一个好皇帝的方向努力。

    而且秉性不错,从他在山上排队算命,给长孙掰玉米,陪着百姓一起晒太阳,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有成为一个好皇帝的潜力。

    袁守为决定帮帮他,转而往罗盘上的卦词看去。

    【池鱼涸泥稻半干,飞蝗惊马难回还。轻抚病腿望长安,心魔渐生意阑珊。】

    卦词和画面里的意思差不多,自己只要提醒一下他就好。

    李承乾也看到了卦词,他思量了一下。

    除了最近天气比较干旱,这一点是对应的,其他好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他看袁守为也正在看着卦词,便稳下心境,耐心的等着袁守为解卦。

    袁守为又想了片刻,便开始给李承乾解释了起来。

    “池鱼涸泥稻半干。”

    “殿下,这句词的意思你很快就要去一个地方,这里发生了旱灾,不过还不算太严重。”

    李承乾倒是被袁守为的这句话提醒了,这种天气自己应该去看看民间的情况,也好及时作出反馈,尽量避免苦了百姓,于是他便点了点头。

    “飞蝗惊马难回还。”

    “你去了解情况的时候被蝗虫惊扰了马匹,跌下马匹受了伤。”

    “轻抚病腿望长安,心魔渐生意阑珊。”

    “后面两句的意思是你的腿受了伤,没有被治愈,落下了残疾。也因为这个事情让你的性格变的阴霾了许多。”

    卦词,袁守为先给他点到了这里,至于李承乾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和史书上说的一样,他还要再观察一下后续。

    可听完这话的李承乾却不由的笑了。

    换做其他人可能就要训斥袁守为无礼了,但他性格一向宽厚,温和,倒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他觉得袁守为算的确实不准,或者说是预言不准。

    因为天旱大家都知道,但是就凭田间地头那一点蝗虫能惊扰到自己的马匹?这话就有些夸大了。

    袁守为预测自己受伤暂且不论。

    但自己的性格变的阴霾了,这话确实不可信。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己这么好的性格,没有必要作出改变。

    不过大家都是人,都有失误的时候,自己也不能太苛求于这袁守为了。

    想到此处,李承乾便也没有说破,站起身来行礼道:

    “道长警示,承乾铭记在心。”

    “我母亲的事情还请道长多多费心。”

    “宫里还有些许公务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袁守为还礼恭送。

    李承乾回到东宫,还没有进门,就有值守太监告诉他,有宦官带皇帝的口谕来访,已经在殿内等候多时了。

    他赶紧回到殿内,双方见礼。

    原来近日大旱,李世民心忧民间,让李承乾先去他自己的封地醴泉县去看看干旱的情况。

    李承乾听完之后,不由得心里一惊。

    这袁守为竟然真的算到我要去考察旱灾的情况?

    不过稍微一想,他便又释然了,只怕这袁守为算的还不全对。

    因为自己的封地醴泉县内有一条大河,醴泉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纵然其他县城都有旱灾,但醴泉断然不会。具体是什么情况,到现场一看便知。

    想到此处,他也是带着手下的侍卫,快马加鞭往醴泉赶去。

    一路之上,他也是留意观察,只看田间地头都是有百姓在抗旱救灾,看来灾情确实比较严重。

    他抬头望天,只看太阳高悬在天空之中,散发出炙热的光芒,灼烤着大地。

    这情景也难免让他心里多了几分浮躁。

    到了醴泉县,他的第一站就是醴泉,等看到河里的情形,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这河...这醴泉河竟然干涸的如此厉害。

    他一眼望去,只见河水至少下去了一半,露出高高的河床,有很多地方河水甚至是见底的。

    有很多百姓,正在河边挑水浇地。

    河床旁边还有很多鸭子,有的在河里嬉戏,有的在河边捕食。

    醴泉县令魏英才这会也正赤膊站在河边指挥着百姓有秩序的挑水。

    有侍卫上前给他招呼,他才看到李承乾一行人。也是慌忙跑了过来,擦着额头的汗水给李承乾见礼。

    魏英才此人是李承乾的属官,能力出众,吃苦耐劳。

    李承乾也是去年把他安置到醴泉县,打算好好培养一番。

    看他晒得黑红黑红的脸庞和田间老农仿佛,李承乾心里也甚是满意。

    开口问道:“英才,现在旱情这么严重吗?”

    魏英才憨厚的笑了笑说道:“禀殿下。旱情确实不轻。”

    “不过我们醴泉县还好,虽然河水看上去不多,但是地下水资源丰富。”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组织人手,在河里取水灌溉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地里打井。灾情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听到这话的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着那些河边的鸭子说道:

    “你们弄这么多鸭子干嘛,它们这样走来走去,耽误大伙挑水呀。”

    听完这话的魏英才眼神里才露出一丝忧虑,

    “殿下有所不知,这种天气大旱之后很容易形成蝗灾,如果是大旱加蝗灾,那老百姓只怕是真的没有活路了。”

    “这河床之上到处都是蝗虫卵,放些鸭子吃掉一些,也能防范于未然。”

    听完这话的李承乾不由得心里一惊,响起了袁守为第二句卦词的前几个字,心里不由得多出了几分警惕。

    他看着这些吃的正欢的鸭子,压低声音对魏英才说道:

    “你这样做,不怕得罪蝗神吗?”

    魏英才也是左右看了看,

    “陛下,这些办法都是老百姓想出来的,我也愿意干。”

    “得罪蝗神事小,百姓饿死事大。”

    “再说我们也没有杀蝗虫,就是除了一些虫卵,想来也不至于得罪蝗神。”

    李承乾不是迂腐之人,孰轻孰重自然分得清楚。

    嗯了一声,

    “那就干吧。不过别拿百姓说事,回头要是有御史参你,就说是我的主意。”

    魏英才感激的连连拱手,“谢殿下支持。”

    李承乾摆了摆手,

    “你能干好就是我的成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按你观察,这蝗灾能起来吗?”

    魏英才摇了摇头,

    “咱们县目前来看还没有,不过听说其他县已经是开始有蝗虫了。”

    听完这话的李承乾多少放心了一些,对着魏英才说道:

    “你在这里忙吧,找个其他人带着我去田间看看。”

    魏英才知道李承乾的性格,也就不在客套,让人带着李承乾往田间而去,自己继续在河边忙碌。

    李承乾也看了好几处地方,都有官府人员或者里正和百姓在一起,搭上木架,架上辘轳正在挖井。

    有的田间已经是打好了深井,正有百姓排队取水,一切井然有序。

    也就在这时,忽然一阵奇怪的嗡嗡声从远处传来。

    众人都是抬头望去,只看远处正有一片乌云从远处飞来,那声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乌云移动的很快,离大家越来越近了,这会所有人也都看了个明白,这哪里是乌云,分明就是一大片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