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41章医者仁心

    王旭和赵二郎正在闲聊的时候,另一边正在崇文门不远处,抗包的周大发听到了弟弟周三发的呼喊:

    “哥~呵呵~哥……”

    “咋了?家里出啥事了?”周大发扛着一包粮食,没好气的问。

    “嫂子难产,娘让你去请济世堂的产婆。”

    “你带钱了没?”

    “家里就剩八钱银子了,我都带过来了,娘说老借人钱也不是回事,让你先支些工钱。”

    “你等我一下”

    说完周大发就背着粮食进了粮店,放下粮食,对正在记账的李掌柜说道:

    “掌柜的,我媳妇难产,要请产婆,能先给我支一些工钱吗?”

    李掌柜抬起头面无表情的说:“不行,东家不在,我做不了主。”

    “掌柜的我都干了这么长时间,能通融一下吗?我实在是急用!”

    “你当这是开善堂的啊,不行就是不行,赶紧起开,别挡着别人干活。”

    “掌柜的求您了,您就先支给我一些吧,回头再从我工钱里边扣,我现在真是急用。”

    “你急用不急用,关我屁事啊?你媳妇难产,又不是我媳妇难产,不行就是不行,赶紧走别耽误我干活。”

    周大发一听这话有些急了,生气的说“掌柜的我就想支点救命钱,你不支给我就算了,这话也太难听了,你这样我以后咋给你干啊?”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能干干,不能干滚!”

    李掌柜一句话就掐住了周大发的软肋,周大发也不敢再理论,灰溜溜的出了粮店。

    看到周大发出来,周三发赶紧上前问道“咋样啊哥?支上钱没有?”

    “别提了,不支给我!”

    “看来只能借了,你先去济世堂说一声,让她们准备一下,我去借点钱,随后就到。”

    交代完弟弟,周大发也不敢耽搁,就向着赵二郎的混沌摊跑去。

    等他气喘吁吁的跑到赵二郎的混沌摊上,就看到赵二郎正和一个人聊的起劲,也顾不上礼貌不礼貌,直接开口道:

    “二郎,二郎,我婆姨难产,我没支出工钱来,现在请济世堂产婆的钱不够,你能再借我点吗?着急救命,回头我有钱了再还你。”

    赵二郎转头一看是周大发,赶紧安慰道“大发别急,你还差多少?”

    “一两二钱”

    “赶紧过来搭手,数数我这有多少钱,要是不够的话,我再回家拿。”

    赵二郎说完也不废话,直接就把钱袋子里的钱,都倒在了桌子上数了起来。

    看着赵二郎和周大发在一个一个数着铜钱,王旭觉得还是救人要紧,就从兜里掏了一块五两的银子出来,对周大发说道:

    “大发别数了,先拿我钱去请产婆吧。”

    听到王旭的话,周大发抬起头,疑惑的问道“你是?”

    王旭直接把钱塞到周大发手里,对周大发说道“赶紧的别愣着了,先拿钱去请产婆吧,晚了要出人命了!”

    “对,你赶紧去吧,救人要紧,这钱一会我替你还。”赵二郎开口说道。

    “哎~”

    周大发老婆等着救命呢,他也顾不上感谢,拿上钱头也不回的跑了。

    看着周大发跑远了,王旭回头问赵二郎“二郎,刚才没来的急问,你有钱咋不直接给他,还得慢通通的数钱啊?”

    “哎~旭哥,你不知道,这济世堂有个规矩,没二两银子绝不出诊。”

    “那非得找他家啊?找别人不行?”

    “不是不行,可这婆姨难产耽搁不起,弄不好就要一尸两命,这一片就数他家产婆的医术高,没法的时候大家伙就只能去他家了。”

    “他家这是有恃无恐啊,算准了别人不找他家不行,把人命当买卖干了啊!”

    “哎~这事说来话长,十年前济世堂还是崔神医一家的,出诊从来都没有先要银子这个规矩。

    后来崔神医被人下了套,让人把济世堂给讹了去,这东家一换,规矩也就改了,成了现在这样了。”

    “还有人打医馆的主意,心真黑啊!”

    “谁说不是,听说还是个当官的干的,真他娘的是个狗官。”

    “哪个当官的干的啊?”

    “都是找人干的,到底哪个当官的,咱这小老百姓也不知道。”

    “下套的人呢?”

    “早跑没影了!哎~只是可怜了崔神医一家,被逼着签了十五年的卖身契,现在日子很不好过。”

    “现在是谁家的产业?”

    “不知道,只知道每过半年,都有一个绍兴的管家过来查账,哎~不提这糟心事了,旭哥我先收拾摊子,一会你跟我回去拿钱,顺便看看大发老婆生了没。”

    说着说着赵二郎也没心思数钱了,直接把钱都搂进了钱袋,开始收拾起混沌摊来。

    听赵二郎这么说,王旭暗道这当官的真是个老阴逼啊,比他妈老六还老六,藏的太深了,一点把柄都不给人留!

    看着赵二郎忙碌的身影,王旭忽然心中一动,何不投资这赵二郎,弄个情报站?

    有了计较,王旭摸着下巴琢磨起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情报系统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该如何培养情报员是个很大的问题,这赵二郎肯定是不行。

    也不能告诉他自己是要造反,要不他得第一个举报自己,最多让他帮着打听点消息。

    就他这条件,能打听到的消息估计没多少,最多也就当个先期落脚点,搞还是不搞?

    思来想去,王旭觉得还是弄一个简易的比较划算,就当是一步闲棋了,能不能用的上以后再说。

    做好了决定,王旭也不干坐着了,起身帮赵二郎收拾了起来。

    ……

    一个时辰后,王旭跟着赵二郎到了他家。

    赵二郎放下家当,把王旭带进屋里,给王旭倒了一杯凉茶,开口说道“旭哥,家里比较简陋,末嫌弃啊。”

    “这是哪里话啊,我也是个小老百姓,有啥好嫌弃的?喝完这杯茶咱们去大发家看看吧。”

    “行旭哥,刚才你给了大发多少钱啊?我先替他还你。”

    “用不着,我不缺那点钱,咱们先去他家看看,一会回来我有事跟你说,前边带路吧。”

    咕咚咕咚,两口喝完茶水,王旭起身示意赵二郎带路。

    沿着胡同走了两盏茶(十分钟),就到了周大发家里。

    进到院子,王旭就看到周大发一家三口正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

    拉了一下赵二郎,王旭把手放在嘴边,示意他不要说话,先看看情况再说。

    走近一看,原来是周大发和他爹娘,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正围着两个女人,其中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的妇女,正在奋笔疾书。

    原来是看人家开药方啊!

    王旭决定不打扰大夫开方子,也静静的看了起来。

    只是一会功夫,那妇女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把写好的药方,递到周大发他爹手里说道:

    “一会你们按着这个药方,找家药店抓几副药,先吃上半个月,回头我找机会再过来一趟,再给你们看看。

    别舍不得花钱,你家儿媳妇命是保下来了,可也伤了元气,要是月子做不好,以后再想要孩子怕是就难了。

    给她吃点好的补补,要不孩子没奶吃,我这还有点私房钱,给你留下来你先拿着用吧。”

    说着说着那妇女就往桌子上,放了一块银子。

    见她这样,周大发他娘拿起银子,一边给她往回塞,一边说道:

    “宋婆婆您救了我家儿媳的命,我家还没感谢您呢,哪还能拿您的钱啊,这钱您还是拿回去吧。”

    宋婆婆把钱往回一推,眉毛一挑开口道“给你你就拿着,哪那么多废话。”

    “这哪行,您日子也不好过,这钱我们不能收。”

    “是啊,是啊,您还是拿回去吧”周大发和他爹也附和着。

    “行了,别推让了,我还有事要走了。”

    宋婆婆一边说着起身就要走,却被周大发他娘一把拽住。

    ……

    看着她们在那极限拉扯,互相推让个没完没了,王旭觉得有必要打断他们,直接上前说道:

    “你们别推让了,听我说一句咋样?”

    王旭突如其来的一句,打断了正在推让的几人,见他们都看向自己,王旭向宋婆婆行了一礼,开口说道:

    “宋婆婆你为何要给他家留钱啊?”

    “我给他开的方子二钱银子一副,他家连出诊的钱都是借的,哪还有多余的钱买药啊?”

    “可我听说现在你家日子也不好过。”

    “再不好过也比他家好过,我家没什么别的本事,也就医术尚可,能帮一分是一分,这是我辈行医之人分内之事。”

    “医者仁心,宋婆婆悬壶济世实乃大义,小子不才,这钱小子出了,婆婆还是把钱拿回去吧。”

    “真有钱?”

    “真有钱。”

    “那成,钱我就不留了,我先走了”

    ……

    宋婆婆这人也是雷厉风行,从周大发他娘手里接过银子,不顾周大发一家的千恩万谢,带着他的助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个大夫好高冷啊!”望着宋婆婆远去的背影,王旭感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