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迫不得已的商业规划

    包扎完伤口,大家在李书通的指挥下把伙伴们的尸体都放在大车上,马匪的马匹都收集起来,队伍再次上路。

    人手损失过半,无法在草原多待,伤员们忍着伤痛,马不停蹄的朝张家口而去。

    到了张家口,李书通不敢让大家在张家口休息,补充了一些物资,又极速的赶往宣府。

    第四天下午,一行人风程仆仆的赶到了宣府,天气越来越热了,伙伴们的尸体必须要赶紧处理,伤员也需要停下来治疗。

    火化了同伴的尸体,李书通打算先修整两天,马匹在城里以十二两银子的价格贱卖,卖了一万三千两银子。从马匪尸体上搜集的银钱,加上马匪头子的银票,一共有现银三万五钱八百二十一两。

    羊皮还能再卖个几千两银子,收获虽然不错,可大家都开心不起来。

    三月初二,伤员们躺在大车上,抱着同伴的骨灰,踏上了归程。归程由于人手不足,也没有再走山区,选择了宣府直接到昌平的平坦道路。

    王旭一路上心不在焉的,他没想到第一次草原之行就遭遇这么大的变故!掐着指头算着时间,天启快要嗝屁了,本家王二,高迎祥应该是起义了,本来王旭打算行商回来,和李书通说一声,自己就去参加起义,可现在这情况怎么说的出口?

    规划不能有太大变动,必须要趁着在他们这次起义的机会,网罗自己的班底,只有坚决的革命者才是最可靠的,要先和李自成他们搞好关系,把他们推前面给自己挡枪。

    王旭骑着马,颠颠的想着自己的发展大业,不知不觉间随着队伍已经到了蠡县。

    蠡县的毛皮生意由来已久,可谓是家喻户晓,非常红火,一直兴盛到后世的21世纪才逐渐没落。

    在大街上闻着熬制皮革的臭味,王旭也没心思想他的造反大业了,随着李书通随便找了几家皮毛店卖完皮子,买了些盐巴,队伍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

    “当家的啊~”“爹~爹~爹啊~”“你们怎么就走了啊~”“呜~呜~呜~呜~”

    本来还要欢迎队伍行商回来的留守妇女儿童,看到车上拉的一个个的骨灰坛子,再瞅瞅基本各个带伤,不足三成的幸存人员,哪还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李书通看着眼前的一幕,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闻讯赶来的张惠梅,抚摸着李书通断了的胳膊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当家的,咱以后不行商了行不行?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了咋活啊?呜~呜~”说着说着张惠梅大哭了起来。

    “以后再也不行商了,再也不去了。”抚摸着张惠梅的秀发,李书通神色暗淡的说。

    短暂的温存了一下,李书通对张惠梅说“你先带着村里的女人们去准备一下孝服和纸钱,死了的人都得抓紧安葬。”

    “嗯”张惠梅回应了一声,转身就去安排村里的女人们去干活了。

    “二哥,你带着大伙小区王快买些棺材回来,顺便找些人过来帮忙吧,村里人手有些不够了。”李书通对李书透说。

    “哎~就去。”李书透擦了一把眼泪,也转身走了。

    ……

    一片哭嚎声中,忙碌了三天的村民终于把死去的族人安葬完,答谢完过来帮忙的人之后,李书通召开了家族会议。

    “这次咱们损失惨重,村里的男丁没了差不多一半,没个十年八年是恢复不过来了,现在草原上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张家口那几家大商户咱们惹不起,我打算以后不走口做这买卖了,大伙有意见吗?”李书通对着一众村民说道。

    “小六儿啊,这几年咱们村里没了一百多口子人,族里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这钱咱们不挣也罢,二哥听你的”李书透先发言道。

    “对,这钱咱们不挣也罢,咱们还是安心种地吧。”李传兵说道。

    “我也觉得六叔儿和二叔儿说的对,咱们可折腾不起了,要是再没些人,咱们村就完了!”李传家说道。

    “咱们还是安心种地吧,有家底在,咱们怎么也比一般人好过。”

    “对,我也这么觉得。”

    “咱们不走口了”

    “对,不去了”

    ……

    一种村民纷纷开口发言,一致决定,同意了李书通的想法。

    “那以后咱们该咋过?这几年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咱们粮食暂时是够吃,可交税的钱也不是白来的,总不能咱们也跟王快那些破落户一样,把粮食贱卖了交税吧?咱们手里是有现钱,可坐吃山空也不是个办法啊!大伙商量商量吧。”见大家都赞成自己的想法,李书通又提出了一个难题。

    “小六儿啊,我去王快的时候问过那几家了,他们的人一个都没回来,他们也以后也不打算走口了,这年头大伙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我看啊还是暂时别想着做买卖了。”李书透想了一会道。

    “咱们要是不做买卖了,孩子们练武的钱哪来啊?”李传兵问道。

    “对啊,咱们要是不练武,王快的人过来枪咱们地的时候咋办,本来咱们就人少,不练武咋打的过?”李传家补充道。

    “是啊,是啊,”

    “这可咋办?”

    “六叔儿你是族长,给拿个主意吧。”

    ……

    众人是讨论了一番,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又把问题给推回了李书通这里。

    李书通身为一族之长,他必须要带着族人们好好生活,大伙都没什么好办法的时候,就需要他来拿主意了。

    “这个……”一时间这个天大的难题让李书通也为难了起来!

    不练武大家也还能过得去,可是不练武就没法保护现有的土地不被抢走,练武的话,开销太大,族里的现银也支撑不了太久,不做生意就没有比较大的经济来源,家族就没法长久下去!

    王旭在旁边看到李书通为难,打定主意准备出去传荡的他,决定还是走之前回报一下这个家族一下,让他们不至于陷入困境。

    “叔儿,我倒是有个办法,也知不道(不知道)行不行?”王旭对李书通说。

    “恩?狗蛋你想到啥了?快说出来给叔儿听听!”李书通激动的问道,对于王旭他是非常信任。自打他收留王旭以后,这小子的表现让他感觉像是捡到宝了!

    ……

    种地从不喊累,练武天赋高,读书也厉害,能吃苦!小小年纪就想法多,出了一次主意就顶他经商三年,还知道去巴结皇帝的兄弟,给家族未来着想,这小子的想法,肯定是个好想法,这是李书通自己的感觉。

    ……

    “叔儿,咱们要是把家底都拿出来,差不多有十万两吧?”王旭说道。

    李书通不明所以,想了一会说道“恩,应该是差不多,你问一个干啥?有想到好买卖了?”

    “叔儿,咱们现在除了我们这帮大一些的,这几年生的有百十个男娃娃!他们练武也得再等个四五年,还在喝药的也就那么二三十个了,一年最多也就三千多两,咱们是暂时不会缺钱的,要考虑的是以后对吧?”王旭说道。

    “对,你有啥好主意?赶快说!”李书通对王旭卖官司有些不满。

    “叔儿,草原上现在不太平,咱们的状况没个十几年再去草原做生意可定没戏了,咱们损失不起,可有人能去啊!”王旭说道。

    “张家口那几家?他们算计了咱们,害咱们没了这么多人,你有啥想法?”李书通有些摸不清王旭的想法,就好奇的问道。

    “叔儿,我说的不是他们,他们咱们暂时惹不起,将来有机会再说。咱们主要考贩卖挣钱,牲口的生意暂时是做不了了,可咱们有别的啊,比如酿酒,咱们可以把酒卖到大同去,让大同的商人把酒再卖出去,咱们只需要供应他们就行啊!”王旭给出了一个主意。

    李书通想了一会说道“这法倒是可行,可咱们也没多少酒啊!”

    “叔儿咱们可以在县里边收购大枣,拉回来酿酒,能做多少是多少,没了草原上的大宗买卖,咱们没了现银来源,暂时可以靠卖酒来维持生活开销。”王旭终于说出了他想到的办法。

    李书通盘算了一下,觉得运作好的话,一年下来倒是也能挣些钱,对王旭说道“这个咱们可以试试看,不过得好好琢磨琢磨。”

    “叔儿,咱们就按正常市价来卖就行,刚开始也不用太多,能够维持咱们正常开销就行,最起码三五年之内可以不动老本,这几年咱们多种些枣树,将来结果了可以接着酿酒。咱们山里有药材可以去挖些种地边上,等长差不多了再卖,等个三五年之后看情况再说,你看行吗?叔儿?”王旭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了。

    李书通想了想,觉得可行,就说道“大伙觉的咋样?”

    众人商量了一番,觉得可行,于是未来五年之内村里有了新的商业规划:酿酒、贩酒、挖药材、种植药材,两条说不上新的商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