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冼夫人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喜结连理

    三朝归宁,冼英本就住在娘家良德,也无须归宁。

    在冼英心里,师傅姥姥是她娘家人,于是带冯宝去仙人洞桃花岛探望姥姥姥爷。

    木兰和百合本要不离不弃的跟随大首领夫妇照顾,冯宝和冼英为免姥爷姥姥的身份外泄,还是没让丫头随行。

    冼英与冯宝携手进入仙人洞直接到了桃花岛,冼英欢快的喊着:“姥姥姥爷,我和宝哥哥来看你们了!”

    可是,桃花岛没有回应,冼英拉着冯宝的手四处寻找,整个桃花岛乃至仙人洞却空无一人。

    就在冼英失望之际,一只彩鸟叼着一信笺在冼英面前,冼英看着信笺上的留言,天空中回荡着姥姥的声音:

    “小凤凰,姥姥姥爷走了。我们来人间一趟,只为护你一程,愿你依然善良如初,以一颗好心,为苍生谋福祉,让百姓安居乐业。”

    “谢谢姥姥,谨遵姥姥训诫。”冼英听着姥姥留下最后的话,泪流满面。

    她自三岁误入桃花岛,姥姥姥爷就是她最亲的亲人。

    两人挽手漫步桃花岛,冯宝愧疚道:

    “凤凰,若非父亲对我殷殷期盼,希望我有所作为,我真希望与你隐居仙人洞,过着姥爷姥姥那样神仙眷侣的日子。晨起看朝阳,日落观晚霞,朝夕相伴,执手耄耋。”

    “宝哥哥,我何尝不想与你隐居仙人洞,为君洗手做羹汤。”冼英也感慨:“但我到底是俚族大首领,肩负着整个俚族存亡兴衰的使命。”

    桃花岛上,姥姥姥爷除了留下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有一架梧桐古琴。

    冯宝见冼英思念姥姥姥爷,便过去给她抚琴: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冼英看着袅袅醺香中抚琴,俊朗高洁的冯宝,心里又暖融融。

    两人离开仙人洞前,冼英交代冯宝:“宝哥哥,姥姥姥爷一直不想世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咱们也不要把他们的事传出去。”

    “你说得对,姥姥姥爷既不想流传外界,咱们就尊重他们的意愿。”冯宝点头道。

    冯宝冼英婚后,在高凉良德安家,居住在冼英的大首领府。

    从前人们尊冼英为冼大首领,冼英嫁冯宝后,照理应该尊其为冯夫人。

    但俚族不讲究出嫁从夫,冼大首领嫁人后,还是要尊大首领冼姓,只是改尊冼夫人。

    冯宝对于这些小节,倒也不以为意,只要夫人冼英喜欢,一切就好。

    夫妇俩对外,冯宝唤冼英夫人,冼英唤冯宝夫君。私底下,冼英唤他宝哥哥,冯宝唤她凤凰。

    冯冼联姻后,冼英为了破解冯宝之前政令不通的尴尬局面,先是动员冯宝落籍良德,博取俚人的信任,提高冯宝在俚人部落的地位。

    冼英又带冯宝参与俚族各种喜庆活动,让冯宝融入俚人生活中,让更加多的俚人认识太守冯宝,认同这个汉人太守。

    冼英为了夫君能被俚族认同,用心良苦,冯宝把她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感动不已。

    原来遇到好的爱人,好的姻缘,真的能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

    夫人情深义重,为他劳心劳力,他也当为夫人倾尽全力,爱护有加。

    在夫君冯宝的帮助下,冼夫人在整个岭南大力推行汉文化,开办学堂,施行礼教,请赋闲在家的公公冯融,教化俚人知书识礼。

    冼夫人不仅让俚人都懂汉文化,改变俚人彪悍粗俗的习俗,还提倡改用汉人的衣冠打扮,劝导人们要多做善事,讲信义,要忠于国家。

    从此,岭南风气大改,渐袭华风,休明之化,沦恰于兹,才贤辈出,科甲蝉联。

    年纪轻轻的冯宝不仅满腹经纶,卓尔不群,还上书朝廷轻徭薄税,劝学劝善,为官清廉,促进民族融和,被人们尊为文曲星下凡。

    俚人生产技术落后,许多地方还停留在火耕水耨的原始生产方式,甚至还有的使用石器,因此产量很低。

    冼夫人鼓励农桑,尽力农事,取汉之长补俚之短,让人们丰衣足食,岭南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局面。

    冯冼联姻后,家族势力越发强大,冼夫人以德报怨,以仁施政,怀柔百越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整个岭南各部落。

    各峒俚人闻风归顺,归附冼夫人的各个部落,在冼夫人的统一协调下,和平相处,友好往来。

    冯冼夫妇团结岭南各部落,并为各部落首领做出表率,树立一个风清气正,廉洁奉公的典型榜样。

    冯冼联姻,不仅冯宝取得双重身份,冼英也取得双重身份,既是俚族大首领,也是高凉太守冼夫人。

    夫妇两人出行,各自有自己“冯”和“冼”的旗帜,每当冯冼出巡,每行部所至,酋蛮焚香具乐,望双旗而拜,夹道欢迎。

    自此,岭南俚族汉族,终于不再有歧视隔阂,真正融和,实行一家亲。

    从前,岭南是朝廷发配犯人之地,瘴气严重,物资匮乏,中原人一听岭南皆闻之色变。

    冯冼联姻后的岭南,夫妇俩改变了岭南之前的旧貌,到处是欣欣向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