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纵横家
繁体版

第92章 剿匪

    “来者何人,此乃军营,不得擅闯。”

    “蜀相姜诺言,奉王命前来调兵。”

    守卫凑近,仔细打量着姜诺言手上的铜色兵符和诏书,然后猛地弯下了腰,身上的盔甲哗啦作响:“请姜相入内,我带您去找此处的千人。”

    这是由三个千人队组成的军营,负责成都县西部的方位的守卫,骑马的话距岷山有三个多小时的路程。

    其中士卒大部分都是从秦国直接调来的精兵,也有部分是从原来的蜀军中收编的,人员驳杂,行走在军营中能听到各式各样的口音。

    “姜相,前方就是宋军侯的营帐了,请姜相在此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知军侯。”士卒躬身行礼,快步前往前方一座由竹木搭建起的简易房屋。

    等待的时间很短,姜诺言就顺利见到了宋军侯。

    “姜相,下官宋建,负责此处的军务,听闻姜相前来调兵,不知可有兵符和诏令。”

    宋军侯是个四十出头的秦国汉子,身上的军服衣领袖口油光发亮,也许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他的脸稍有浮肿,但总的来说气色还好,说话时上嘴唇的两撇又浓又黑的胡须随之摆动。

    姜诺言从腰间的竹筒内再次拿出兵符和诏书,宋军侯十分小心的接过,拿在黄黑粗糙的手上翻来覆去地打量,又把诏书上的秦王印和之前的诏书对比。辨别是真的后,他才把兵符还给了姜诺言,把诏书和旧的放在了一起。

    “姜相,岷山的匪占尽了地利,用一千人剿灭恐怕很难啊,”宋军侯摸着胡须,估摸着姜诺言刚来不久,不明白情况,好意相劝道,“以下臣之见,不如派出人去沟通沟通就行了,不用大动干戈。”

    姜诺言眉头紧皱,厉声道:“军侯这是什么话,岷江的水利工程关乎到整个蜀郡,容不得半点误差,如果贼寇尝到了甜头,三番五次来骚扰,整个工程还怎么推进。”

    “速速调兵,休要多言,此战就要把周围的贼寇都打怕,让工匠民夫们安心工作。”

    越是像这种老兵油子,越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然军队必有二心,斗志也会大大减少,因此姜诺言态度很坚决,语气比起平时也更加严厉。

    “是,是,姜相教训的是,我这就去调兵。”宋建被一個年轻人教训,脸不由得红了起来,弯腰点头陪笑道,快步走出了军营,心里嘀咕道,“年纪不大,脾气不小,不知道是秦国哪家的公子哥!”

    “妈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烧到老子头上了,岷山这么多树,怎么找贼寇嘛。”走远之后,宋建苦着脸才小声嘀咕道,“唉,没办法啊,上面一声令下,就让我们这些小官去送死,还没有油水可捞。”

    他皱着眉头走上号令台,趾高气昂地命人敲响了上面的号锣,在场上操练的士卒立马整齐有序地集结了起来

    ……

    姜诺言虽然不像之前那样亲自披甲上阵,却也拥有对千人队的直接指挥权,再加上他让黄正召集的乡勇,杂七杂八加起来有近两千人,在正面对付起没有甲胄装备的贼寇已经是绰绰有余。

    他的大营帐设置在岷江的金灌口(后称宝瓶口)的玉垒山,此处在前蜀国时就设有城墙,又离岷山近,是指挥的好地方。

    “姜相,线报来消息了,那群贼人的营寨设在的岷山后山的,而后山广阔,又多树林灌木,很难找啊。”宋建进房,苦着脸对低头看地图的姜诺言说道,希望姜诺言能够知难而退。

    这趟活没什么油水可捞,他真的没有一点斗志,蜀地地势又险峻,实在是折磨人,他现在就想快点回到营帐过安稳生活。

    “你又没到前线,叫什么苦。”姜诺言头都没抬,毫不客气地叱责道,“命令前线的士卒,不要漫山遍野地找了。”

    “姜相这是要撤军了吗?”宋建大喜。

    “不要打断我,”姜诺言抬头瞪了他一眼,“让士卒们前往周围的乡村城镇,告诉百姓们,官府要剿匪了,需要青壮年去寻找贼匪的贼寨。”

    “无论男女,只要进入了岷山后山寻找,就赏粮一石,找到了贼寨,赏金十斤!”

    “如果百姓死在了寻找途中,官府按照阵亡士卒标准赔偿!”

    秦国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0斤左右,已经足够一户人家一个多月的口粮,这样的重赏下,姜诺言不信调动不起民众来。

    “姜相,可是大王诏书上面没给这么多钱啊,这给了百姓们士卒们可就没有钱了。”宋建的脸成了苦瓜色,像姜诺言这样搞他们更没钱了。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处理,告诉士卒们,每召集二十百姓,我就算他在真正的战场上杀死了一名敌军,一样地计入军功。”

    “姜相,此话当真?”蜀地文化确实养人,让人自然而然学会了变脸,宋建的苦瓜脸一下子就成了灿烂的花朵。

    毕竟军侯的评价标准和底下将士的军功挂钩,这是变相在给他增加油水。

    “自然是真的,速去,这也算是大军的行动,耽误了军机的后果你应该清楚。”

    “好嘞,下官这就去。”宋建感觉自己从军多年导致的老寒腿一下子就好了,龙行虎步地跑了出去,骑马上去通知各部。

    “这个宋建!”姜诺言望着一溜烟的宋建皱着眉头道,“传令兵何在。”

    “在!”一名精壮汉子闯入房内,单膝下跪,“姜相有何指示。”

    “你传令给带领乡勇的黄正,命令他前往岷山东部驻守,防止敌人从东边逃窜。”

    “是!”传令兵接过军令,精神抖擞,快步流星地离开。

    岷山后方虽然广大,但地势高险崎岖,那些匪寇想要逃窜只能从岷山西边和东边跑。

    不过若是那些贼人真从后边跑的话,那姜诺言也认了。毕竟能跨过几千米的荒山了,精神力肯定超过常人,连秦军精锐都比不上,姜诺言还能说什么呢,认吧。

    当然除了剿匪之外,姜诺言不忘调出一些士卒守卫粮仓,同时命令成都县的士卒随时准备支援。

    姜诺言袭击后方称得上是惯犯了,如果在剿匪途中湿了鞋那才叫令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