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燕
繁体版

气氛

    京城。段府。

    段家的这处府邸位于京城最中心的朝阳大街,占地颇广。

    府前两座石狮子看上去甚是威武。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前六个家丁护卫分左右站立,手执长戟睥睨四方。

    大燕朝为了保护官员人身安全是允许官员有私丁的,只是规格不同罢了。一品大员允有私丁六十,而像薛如炅只能有六个。

    一架乌顶轿缓缓落在段府门前,那段府门子似是认出那轿子,便径直入内通传。

    须臾,段府中门大开。段允明竟是亲自出门迎接轿中之人。

    “竟累冯大人亲至,允明之罪。冯大人驾临寒舍,实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允明何须自谦,若这也算寒舍。老夫当是住在柴房里了”

    来人年约六十左右,体态臃肿。说话时就如同喉咙里卡着一口痰,教人听了十分不舒服。

    “冯大人谬赞,请”段允明弯腰延手,请那冯大人先行。

    说话间两人一前一后便进了门。到得厅堂,段允明屏退下人遍开口道:“冯大人今日亲至,可是那事有了转机?”

    “允明领秘书少监一职多久了?”

    “已七年余,下官自认做事还算勤勉,与诸位同僚相处也颇为相得,才想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终是允明奢愿了。”

    “昨日陛下以恩准我告老,并命我推举接替人选,想你我相交数载,老夫自无不推举允明之理啊”

    段允明听闻此言,心里雀跃万分。前番数次求这老货一旦请辞便向皇帝推举自己,花费甚巨。大把大把送银票送女人不说,连家传的一尊玉佛都送了他。

    “六十多了还能活几年?要那么些银子女人?就你那肥胖如猪的身子使得动不?”段允明心里忿忿。

    “下官谢冯大人推举之恩,他日上位,定不负冯大人一番辛苦”说着便招呼下人端上来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一摞厚厚的银票和一对暖玉狮子。

    “些许心意,还请冯大人笑纳”说着把托盘往冯大人跟前推了推。

    “这对暖玉狮子是我段家货商自域外寻得,希望冯大人喜欢”

    冯大人目光贪婪的盯着那对玉狮子。暖玉本就少见,而眼前这对暖玉狮子青华流转,一看就不是凡品。

    “允明有心了,老夫定会稟举陛下玉成此事”说完便小心翼翼的捧起那对玉狮子,细心摩挲。

    二人又客套一番那冯大人便告辞离去。

    “这老货真个是无底洞,若是事不成,那可就亏大了。”段允明懊恼的捶打着桌子。

    “二爷,大爷那边应该已经开始动作了,待日后二爷接管户部,再多的损失也能赚回来....”

    “大哥那边可有消息?你马上派人回去一趟,与大哥说明眼下情况,并嘱咐他此乃要紧关头,定要慎之又慎。若事不可为,带我掌手户部再做计较,万勿莽撞坏了大事”

    段二爷正为了升高一事奔忙,段大爷这边已经开始运送第一批粮资了。

    “今日第一批粮资已经运出城,连灿亲自押送,送至三合码头方可回转,按照计划第一批两千旦粮五百匹布足额运送并无掺假,那薛如炅果然如大伯所料,足足盘查了三次才放行,倒是把连灿气得不轻”

    “嗯,前面所运薛如炅差得越细越好,待后面再暗中加大运输量,想来那时薛如炅也放松盘查...”

    薛如炅当然知道段允顾在麻痹自己,阳帆早与他通过气了。段允顾借赈灾名义运粮出境按理说自己肯定不能阻拦,毕竟行善之举。可段允顾把连奉拉到段家车架上这是薛如炅绝对不能容忍的。想薛如炅跟连灿合作经年,一旦被孤立了,薛如炅也到头了。

    薛如炅做了两手打算。

    首先自己并没有参与此事,若届时东窗事发真的发现段家趁乱敛财,自己也有理由推脱,自己最严重也就是个查监不严去官罢职,于身家性命无碍。其二自己并不打算主动向州城上报此事,因为至今州城仍无有关段家赈灾之事的文书下来,就值得深思了..

    “你这段时日须全力盯防运粮事宜,另外京里这两日应该会有消息传来,务必小心留意”段允顾食指扣着桌面显得有些严肃。

    “侄儿省得”

    阳帆回到家的时候见到付忠文夫妇自然是喜不自胜。

    “大哥大嫂,多日未见,今日匆忙寻兄嫂前来,兄嫂受累了”阳帆施礼道。

    “贤弟多礼了,自那日与贤弟分别,内子时常念叨着贤弟,今日那位兄弟寻来,我俩以为兄弟在城里遇到困难了,这就进城来了”

    “天寒地冻,累大哥大嫂踏雪赶路,小弟有愧”阳帆心下感动,再施一礼。

    寒暄几句,给二人介绍过在座诸人。阳帆便将自己打算留二人在城内过活的事情告知二位,得知阳帆现在经营着诺大的作坊,除此间外还有另两个作坊,付忠文夫妇更是惊叹连连。

    “我就说小兄弟有大本事,这才几天就经营这大作坊,小兄弟实在是...是太厉害了”

    付大嫂实在是了半天也想不出个什么好词儿来。

    “蒙小兄弟不嫌弃,那我夫妇二人听小兄弟安排便是了”付大嫂性格直爽,便也不再推辞。

    家里本身就“热闹”,眼下又多了付大哥夫妇和青草他们四个,待过几日接来自己表哥表姐和篾匠大叔夫妻二人,宅子里就更热闹了...

    人多了住的地方就不够了.....

    “现在这许多人,屋子都不够住了,我看要不去东城买幢大宅子...”彩衣提议道。

    “不妥,眼下正是用钱之际,且三个作坊规模尚小,待新作坊建起来再说吧。明日我让富贵去跟隔壁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隔壁这家宅子盘下来,到时候把这院墙打通也就是了,而且我住东城去心里不踏实”阳帆思虑一番便否决了彩衣的提议。

    “有甚么不踏实的,规规矩矩合理合法的赚他们钱,谁还不服怎地,住得远蹭饭都不方便”彩衣小声嘀咕道。

    “家里饭食应比不得你家才是,缘何你不喜在家吃饭?”阳帆很是疑惑。

    “你不都说了吗?吃火锅最重要的是气氛,在家吃哪有什么气氛可言”彩衣越说越小声了。

    “哧...那只能劳烦你勤跑路了,彩衣也是大家闺秀,竟每日不辞劳苦来我家蹭饭...真是怪哉”

    同样的眼神,同样的表情,区别于上次的是,上次只有彩衣和冬晴用怪异的目光看着他,而这次多了付大哥夫妇,噢,青草和她的三个小伙伴见四个“大人”都齐刷刷盯着阳帆,大概是觉得队列不够整齐,于是加入了“齐刷刷盯着阳帆”的大军里.......

    摸了摸鼻尖,阳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茫然四顾....

    “富贵!你想饿死你家少爷啊?还不赶紧开饭”阳帆落荒而逃。

    人多嘛,当然是烫火锅最合适了,付大嫂自告奋勇的炒了几个拿手菜,一圈人围坐一桌好不热闹。

    第一次吃火锅的付大哥夫妇和青草四人更是吃得直呼过瘾....

    这才叫气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