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魂
繁体版

第七节 战云密布

    八月二十,申时。

    午时起,由龟兹南大营出发的天山军陌刀营,跳荡营,战场救护营,依次开进孤峰堡。

    ……

    狭窄的乌孙古道中,骑马行军的天山军,虽已轻甲简装,但行军速度还是快不起来。

    龟兹镇到孤峰堡的有些路段,山道崎岖,道路狭窄,只可三马并行。天山军马队遇到返回龟兹的辎重辅兵马队,只能停下,牵马避让,等待双马交错而过后,再继续上马前进。

    八月十五,卯时出发的天山军大军,急行军六日后,才到孤峰堡。

    ……

    孤峰堡外,陷阵营指挥使罗六和孤峰堡上镇将陈天赐,两人穿戴整齐,披挂明光轻甲,伫立在城门外百步处,翘首等候,迎接天山军军帅萧长风。

    ……

    终于,战马铁蹄的轰鸣声中,清水河对岸出现大唐的轻甲骑军,游击将军胡怀德率领天山军中军营,策马涉水而来。

    满脸虬髯的中军营指挥使胡怀德,已过不惑之年,是大唐西域庭州人,同样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悍将,骁勇善战,曾在封帅麾下的陷阵营中,任团主官,与同在陷阵营的旅帅罗六,一起参加过攻占大勃律国之役,两人非常熟悉。

    封帅麾下的安西军陷阵营,和天山军的重甲铁骑陷阵营,是两支完全不同的军力编成。

    安西军陷阵营是一支骑在战马上的重甲步军战兵营,全营尽是敢死善战的安西悍卒,攻城夺寨,斩将夺旗,所向披靡,是安西军强悍的夺城破阵军力。

    天山军陷阵营是完全用于野战的重甲铁骑,是现任安西军大帅李逸精心编成的冲锋陷阵军力,以应对西域异族在野战中的精骑突击。

    同是安西军陷阵营中赫赫有名的悍将,罗六和胡怀德,两人虽不在同一个团,却经常并肩作战,彼此相知相得,互相尊敬。

    大勃律国之役中,胡怀德奋勇登城攻敌时,被城头上吐蕃武士扔下的擂木,砸中头盔,击落在城墙下,身受重伤,几乎当场战死,被军中袍泽拼命救回后,胡怀德在龟兹城养伤一年多,没能跟随安西军主力东去勤王,成了封帅留下的为数不多安西悍将之一。

    如今,已是龟兹城镇守军副将的胡怀德,被萧长风征调入天山军,任命为天山军中军营指挥使。罗六也被李逸大帅升任为天山军陷阵营指挥使,两人又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

    见到分别已久的罗六,同样披挂明光轻甲的胡怀德,精神一振,未戴面甲的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轻纵马缰,策马离队,缓缓地从罗六身边而过,伸出右手,弯腰和罗六击掌致意,互敬军礼,打了个招呼,胡怀德领军继续向孤峰堡驰去。

    过了一会,明光轻甲上外罩着一件白色战袍的萧长风,在一队轻甲突骑武士的簇拥护卫下,策马过来。

    罗六和陈天赐,疾走上前,快步迎去。

    看到满脸笑容,快步走近,正要抱拳拱手问候的罗六,萧长风翻身下马,同样笑着迎上前去,突然抬起右臂,对准罗六的左胸,一拳击去……

    ……

    萧长风比罗六要大两岁,虽孤高冷傲,却不是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性格怪僻之人。

    几年前,在龟兹时,罗六是李逸大帅的亲卫旅帅。

    常去南大营的萧长风结识了罗六,性格孤傲的萧长风很少交朋友,却和性格豪爽的罗六,十分投缘,成了好朋友,时常拉着罗六,两人合伙去偷无名的私藏美酒。萧长风体质单薄,不会武功,于是,每次被无名叔抓到后,挨打的总是皮糙肉厚罗六。不管能不能偷到,两人乐此不疲,实在偷不到,两人就乐呵呵地求无名府里的老神仙“三不知”老道。

    年近耄耋的“三不知”老道,终身修道,虽不理尘世俗事,却童心未泯,天性烂漫,特别喜欢萧长风和罗六,还有吴剑。对他们几个孩子是有求必应,定会满口答应,亲自出马。

    “三不知”老道是神仙般的人物,神出鬼没,来去无影无踪,每次都能偷出无名的私藏美酒,大家一起在无名的住宅里解馋。

    所以,萧长风和罗六是好朋友,更是好酒友。

    ……

    多年未见,刚刚重逢,萧长风下马就是一拳,当胸击来,再试试罗六的挨打神功。

    身披战甲的罗六,知道萧军帅不会武功,拳头还未及胸,就惨叫一声,连退数步,右手捂着胸口,做出痛苦神情,口中大赞:“好痛!好武功!”

    萧长风见状,佯装大怒,右手拳头化作剑指,指着罗六,笑着喝骂:“好罗六,我击你右胸,你却捂左胸喊痛,竟敢谎报军情,大胆!”

    威猛的陷阵营指挥使和文静的天山军军帅,将帅间的两人一番嬉闹,引得在场的数百大唐武士哄堂大笑,威压逼人的大军行军凝重气氛,立即轻松起来。

    众武士的哄笑中,见到萧长风而心情激动的罗六,有些懵懂迷糊,的确记不清萧军帅攻击的是哪边胸口,抬起右手,摸了摸自己的战盔,知道自己斗不过神机百变的军帅萧长风,跟着哈哈大笑,大步上前,和身边的陈天赐,一起抱拳拱手,正容沉声道:“罗六恭迎军帅!”

    萧长风止住笑容,放下手臂,点点头,轻声夸道:“不错,孤峰堡一战打得精彩,一场大胜化解了大都护府许多麻烦,安西军多了半年的准备时间。你是依五转军功升任的壮武将军,当之无愧。打完这战,回到龟兹后,你我再去偷无名叔美酒,一同庆贺。”

    说完,萧长风朝着停下等待的亲卫营突骑武士,轻轻挥挥手,示意他们先入堡。

    接令后,突骑武士策马而去,只留下被突骑武士牵走战马的二十名披甲武士,手按腰刀,在萧长风身后的五、六步处,不经意中就自然构成半圆形的护卫警戒圈。

    罗六随意望了一眼,心中一凛;这是一队武功绝高的大唐武士,冷静的眼神,沉稳的站姿,看似随意戒备,实则全身紧绷,个个可以随时拔刀,飞身纵起,挥刀应敌的高明武士,绝不是军中武士!

    见到罗六望向自己身后武士的眼神一凛,萧长风轻声解释道:“朝廷圣使韦公知道我不会武功,担忧我在战场上遇险,留给我的韦门护族武士。”

    萧长风是心细如发之人,特意先点明了韦皋的朝廷圣使身份,没有直接说韦皋是安西军监察使,是在担心引起罗六的误会。

    八月初八,韦皋出使回纥前,因为清楚萧长风不会武功,心忧萧长风在战场上遇到危险,将保护自己的六十名韦门护族武士,留下二十名,交给李逸,要大帅安排在萧长风身边,贴身保护好萧长风。

    韦皋的好意,萧长风十分感动,就任由这二十名武功高强的韦族武士,守在身边,贴身保护自己。

    南大营出发后,这队韦族武士没有离开过萧长风十步以外,遵守韦皋的命令,将萧长风严密地保护起来。

    罗六点点头,沉声说:“这样最好,原本我也担心军帅在战场上的安危,突骑施射雕手特别精于狙杀,稍有疏忽,恐成大恨,有了如此安排,我就放心了。”

    罗六清楚豪门世家的护族武士,从小培养,尽是死士,武功高强,不惧生死,敢用自己身体挡住射来的利箭。有了这二十名武功高强死士的保护,萧长风在战场上的安全就多了一份可靠保证。

    ……

    萧长风和罗六,并肩向孤峰堡走去,陈天赐落后一步跟随,二十名韦族武士在三人身后数步处,按刀前行,警戒四周。

    面对天山军军帅,罗六毫不隐瞒,坦然地将自己昨天私放突骑施悍将屈玛夫先千户的事,详尽说出,请军帅处罚。

    萧长风早就听罗六说过杜天伦,心中为罗六这位重情重义的大哥,死而复生,突然出现而高兴,没有责怪罗六,淡淡一笑,轻声说道:“有这样的大哥,是你罗六造化,我替你高兴。恩怨分明是安西军儿郎的本色,你的决断没有折损了大唐男儿仁义。此番大战过后,如有机会,接你大哥回龟兹大营,大帅需要文武双全的安西军老人,重建大都护府的各曹参军事。残躯的大唐男儿同样顶天立地,建功立业,威震天下!”

    说着话,萧长风又想起了黑瘦跛脚的封帅,心中有些隐隐的痛……

    ……

    走到孤峰堡的城门前,萧长风停住脚步,朝着一旁停下的罗六,沉声问道:“成军的陷阵营,威力如何?”

    罗六深思片刻,抱拳答道:“回军帅,五百铁鹞子,一可当十,成军后的陷阵营,威力倍增,在战场中,全力出击,冲垮万人战阵,轻而易举。两军对攻中,突骑施最强悍的五千金甲附离,难挡天山军陷阵营的一击之力!”

    “如此威猛?”萧长风不动声色,轻轻点了点头,冷静地说道:“你是罗家后人,幽州铁骑名震天下,大帅用你做安西军重甲铁骑的陷阵营指挥使,也是考虑到这个根源,想要你带出一支名震西域的无敌铁骑。西域的异族精骑,天下皆知,突骑施精骑是其中佼佼者。如今安西军的突骑军大部分留在敦煌大营,在防范着吐蕃人对陇右道的进攻。大帅和我,两人都希望你能训练编成一支安西铁骑。打完这战,大帅计划着将这支陷阵营扩建成四营,编练成六千铁骑的安西铁骑军,作为安西军的强力快速打击军力,用于西域军情的紧急使用。你心里有数,有所准备,在现在的陷阵营里面,通过这次大战,多打出几个得力的安西铁骑军悍将。”

    停顿一下,萧长风继续冷静地沉声说:“这是大帅要我转达给你的话,不要让大帅失望。在这次大战中,打出陷阵营的威名,打出一支真正的天下强军!”

    听到萧军帅说出大帅的计划,罗六的神情凝重,抱紧双拳,沉稳地答道:“罗六明白,定在这场大战中,打出安西铁骑的威名,为将来的安西铁骑军打出一副好骨架来。请军帅放心!”

    “好!”萧长风抬起右手,轻轻拍了一下罗六的左臂,笑着轻声说:“我相信你,你定不会折损了幽州罗家的铁骑虎将威名!”

    ……

    八月二十四,下午。

    快马加鞭赶回龟兹南大营的封忠,向大都护府缴令后,未作休息,即率领一百名突骑武士,一人双马,连夜赶往洁山城。

    近七百里的崎岖山道,封忠率部日夜兼程,仅用两天三夜就赶到洁山城的天山军大营。

    八月二十七,上午。

    在洁山城的天山军大营,萧长风正式任命封忠为忠武将军,领天山军前军指挥使职。

    午时,忠武将军封忠率领跳荡营,一个重甲战兵营,一个辎重运输营,两千名乌孙轻骑武士,以急行军的速度,开往乌孙堡。

    八月二十八,傍晚.

    忠武将军封忠进入乌孙堡。

    连夜,天山军前军指挥使封忠将驻守乌孙堡的单马两轮弩战车营,轻甲斥候前锋营,和率领而来的重甲战兵营,跳荡营,辎重运输营,乌孙轻骑武士,共五营天山军将士和两千名乌孙轻骑武士,万余名人马,编组成天山军前军。

    八月二十九,卯时。

    前军指挥使封忠领天山军前军,开出乌孙堡,在距离乌孙堡六十多里处,选好的地点上,设建新的天山军大营,迎候天山军大军到来。

    ……

    九月初三。

    军帅萧长风率大军进入新的天山军大营,十二营大唐安西军和四千乌孙轻骑武士,完成备战。

    乌孙道中,天山军的最后一个辎重运输营,正运送着最后一批军资,在赶往乌孙堡的路上。

    ……

    自八月初,乌孙族关闭乌孙堡通道,封锁乌孙古道后,战争的乌云就笼罩在西域上空。

    辽阔的伊丽水盆地大草原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散居在伊丽水两岸,四处游牧的各族牧民,纷纷向各自的大部落聚集。

    原先控制伊丽水盆地大草原东侧的突骑施汗国突骑施部,八月初,奉突骑施汗国大汗令,全族往西,向突骑施汗国的车鼻施部迁移。

    ……

    九月初二,安西北庭大都护府代大唐朝廷问罪诏书,与讨伐突骑施汗国的檄文,送达西域各国各族常驻龟兹城的联络处。

    一时间,在龟兹城城守府的默许下,龟兹城中,鹞鹰,雪雕,游隼,四处飞起,大唐安西北庭大都护府问罪讨伐突骑施汗国的消息,从西域的天空,传遍西域各国各族……

    伊丽水盆地大草原,战云密布,大战将至。

    九月初,突骑施汗国的兵力聚集也将完成。

    天山军前军设立天山军前进大营后,天山军轻甲斥候前锋营的多支百人斥候旅,深入百里内,四处巡探,清理大营周边的各族探马斥候,与突骑施部留下的巡探武士,有了接触,双方的武士保持着克制,未发生冲突。

    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然而,天山军大军迅速进入天山军前进大营后,却偃旗息鼓,按兵不动,全军加紧完缮巩固新建的天山军前进大营。

    同时,数万乌孙族人也进入天山军前进大营所在的高地,建营住下。天山军军使萧长风下令天山军全军,领着数万乌孙族人,在前进大营的驻营地,开山破石,砍伐树林,修建起围墙,似乎要将天山军前进大营修建成一座永久性要塞……

    ……

    伊丽水盆地大草原,在一种诡异的暴风雨前宁静中,酝酿着一场电闪雷鸣般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