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魂
繁体版

第六节 练兵之术

    巳时过半。

    军寨的箭楼里,响起众人熟悉的收兵号声。

    步军演武场上,结束操练的四营步军,迅速地将各种兵器放归到马车中。

    各营校尉号令中,数千军卒,整齐列队,站立在中军指挥台下。

    三百多名白发红巾的教习,昂首挺胸,站立在各营的前排。

    骑军演武场的三营骑军,策马驰入步军演武场内,列队在四营步军的两侧……

    一刻左右,七营将士列阵完毕,面向中军指挥台,喧闹的演武场,安静下来……

    ……

    指挥台上,大帅李逸冷凝的沉稳目光,从左往右,巡视全军。凌厉的眼神,最终停在前排白发红巾的老兵教习们身上……

    李逸大帅的尊敬目光,停留在老兵教习们身上,微微颔首,右拳轻击在左胸甲上,用军礼表达谢意。

    白发红巾的老兵教习们,注目仰视,以军礼回敬着安西军大帅。

    礼毕后,中军台上的大帅李逸,正容肃立,大声下令:“收兵!”

    白发红巾的老兵教习们,昂首阔步,领队前行,步军在前,骑军在后,朝着军寨而去。

    演武场中,各项演武中排名最后的几个战队,在认真清理着场地。

    ……

    目送全军离去,李逸掉转身形,大步朝着登台通道下的韦皋迈去……

    象征着大唐尊严的朝廷圣使韦皋,已经站稳在登台通道下十步之处,整肃衣冠,神情肃穆,注目平视,昂首屹立在两列持槊大唐武士的正中央。

    中军台下的通道两边,护卫的一旅大唐武士,持槊鹄立,军容整齐,左盾右槊,昂首挺胸,雄壮威武,专注的目光,平视着朝廷圣使韦皋。

    大唐的安西儿郎,以军中注目礼恭迎朝廷圣使。

    封忠和郭进贤早已牵马退立在远处。

    ……

    李逸黝黑的脸上和赤裸的双臂,依旧汗珠滚落滚,顾不上擦干抹净。

    身处军中,甲胄在身,大唐武士不会有太多的讲究。

    走到韦皋的身前三步处,李逸停住步伐,站稳身形,整理了一下战盔和战甲,依足大唐军中迎接朝廷圣使的军礼,双手抱拳,单膝跪下,大声唱喏:“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使李逸,恭迎朝廷圣使!”

    大唐圣使韦皋,肃容正立,威严地看着单膝跪下的李逸,大声地宣旨:“至德元年,七月二十一,新皇登基,定年号至德。本使奉至德圣人旨,前来龟兹,宣抚安西北庭大都护府三军将士。至德圣人口谕:安贼叛乱,大唐动荡之际,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使李逸,坚守西域,不辞辛苦,赤诚忠正,朕心甚安,特勉之!安西北庭大都护府三军将士,为国戍边,忠心赤胆,劳苦功高!朕心甚慰,特嘉之。钦此!”

    “臣李逸,谢陛下圣恩!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使李逸,代安西北庭大都护府三军将士谢陛下圣恩!”

    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使李逸,抱拳稽首,用最尊重的大唐军中礼仪,恭恭敬敬地拜谢大唐皇帝陛下,神情举止,庄重恭敬,未有丝毫怠慢。

    ……

    大唐的两都尽失后,至德圣人在灵武城仓促登基,大唐朝廷空空如也,财力匮乏,实在没有任何能力,让朝廷圣使带着大量的财物来龟兹城,重赏犒劳安西军的三军将士。

    万般无奈之下,至德圣人依从白衣宰相、帝师李泌的进言,干脆就不拟写圣旨,直接命朝廷圣使韦皋,口谕圣旨,口头嘉奖抚慰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使李逸和安西军三军将士。

    深知朝廷窘境的大唐圣使韦皋,宣完至德圣人的口谕圣旨后,挺直身体,神情严峻,锐利的目光,闪烁着精光,冷眼仔细观察着行稽首大礼,接旨谢恩的安西军大帅李逸。

    朝廷圣使韦皋的仔细观察中,见到行礼谢恩的李逸,对当今的至德圣人仅是口谕圣旨嘉奖,没有亲笔拟写的圣旨,更没有丰厚的赏犒财物,毫不在意,未露出一丝不满。

    心思缜密的兵部侍郎韦皋,察言观色,从内心感觉出安西军大帅李逸对大唐朝廷的尊重,完全发乎内心,见之于辞色,没有一丝一毫作伪。

    朝廷圣使断定出李逸的真诚和忠心。

    韦皋暗自点头,心中大为赞许;如今的大唐皇权和帝国尊严,正承受着叛臣贼子们的疯狂冲击,执掌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的大唐重臣李逸,如此尊重大唐皇权,必将誓死捍卫帝国尊严。

    ……

    李逸礼毕,韦皋放松神情,正欲迈步上前,却又见李逸起身后,后退一步,抱拳弯腰,躬身唱喏:“韦公一路辛苦,李逸军务在身,有所怠慢,韦公海涵!”

    韦皋还礼回应,爽朗地笑道:“无妨,无妨。李帅操练新军,重任在身。方才观摩安西军的操演,令韦某大开眼界,深感敬佩。”

    韦皋迈步上前,仔细打量着李逸。

    ……

    李逸的静若止水般目光,也在端详着韦皋……

    朝廷圣使已过不惑之年,约七尺身高,清瘦挺拔,因长期奔波而肤色黝黑,神情略显疲倦,五绺长须衬托出俊朗面堂的儒雅清贵,卧蚕眉下的凤目中,精光闪现,炽热的目光里,散发出真诚……

    相视片刻,两人突然同时会心一笑,虽初次见面,却仿佛久别多年的知己一般,惺惺相惜,伸出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

    过了一会,韦皋松开了握紧的李逸双手,抱拳当胸,眼中露出真诚的热烈目光,出言沉声询问道:“李帅,韦某自幼素喜兵事,熟读兵书,略知古今各兵法大家的锻体练兵之术。忝为朝廷兵部侍郎后,曾多次见识过大唐诸多名将领军的演武操练。今日见到李帅练兵,虽未觉惊人神奇之处,但还是感觉到不同凡响。短短几个月,眼前的安西军,虽是新练新军,已然不输于大唐各镇精兵。韦某敬佩之余,有几处不明,憋在心中,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特冒昧向李帅请教。”

    “韦公请讲,李逸定当知无不言。”李逸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目光平静,沉稳地回答韦皋。

    稍顿片刻,韦皋略加思索,再次抱拳,说出心中困惑,沉声问道:“韦某所见的大唐各军镇练兵,虽也有长跑行军操练,却未见安西军这样的每日长跑行军操练,更无安西军的扛原木长跑行军,韦某从未见过数千军卒的长跑行军步伐,能够如此整齐,步声叩击人心。韦某不解其关键所在,恳请李帅赐教。”

    “韦公,大唐的西域是尚武之地,民风彪悍,安西军征募的军卒,尽是自幼习武的大唐西域子民,胆气勇悍武技皆可,所欠所缺的是军纪军阵操练。征募到安西军的大唐西域儿郎,虽不缺血性武勇,但大唐军队需要的是战阵战术与战技战法。因此,每日的长跑行军,目的就是在奔跑中,训练军卒保持整齐的战队阵形,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急行军军阵。”

    李逸平静地回答兵部侍郎的疑惑。

    略顿一下,李逸继续解释道:“安西军的晨跑操练,的确与众不同。每日的晨跑前,行军司马在行军路线图中,标注出设立好三个不同时段的聚集地点,提前一天即下发给各营,要求每日从东南西北的军寨各个大门里,依次出发的各营各队,必须在同一时间到达第一个聚集地点,休整队形后,再分成四路,跑步前往下一个聚集地点,直至到达最后一个聚集地点。军令要求;每个聚集点,必须同时到达。如此的晨跑操练,要求各营主官和领跑队官,事先计算好领跑的步伐节奏与小跑步数,保证全队长跑行军的节奏整齐,才能完成军令。经过长期的训练,在战场上,各营各队能在同一时间,以完整不乱的队形,无懈可击的军阵,同时到达作战地点,立即投入战斗。”

    沉稳站立的韦皋,微蹙着眉头,认真听着李逸解释,脑海里在不停思考。

    ……

    见到兵部侍郎的用心聆听,李逸停顿下来,让韦皋能静心思考。

    稍等了一会,李逸接着说道:“每日的晨跑操练,各营到达最后聚集地点,稍作休息,砍伐完所需原木后,返回大营的长跑行军中,一伍的四名军卒,扛着两根原木,伍长在前,跑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形成一个冲阵队形。坚持长期的训练,每伍在战场上的战斗中,将在各自战阵中,保持久经操练的队形,即使全军的战阵打散,每伍依旧可保持战斗队形,继续冲杀。并且,随着近处原木的砍伐殆尽,每日的长跑行军路程也在增加,现在的每日一个时辰长跑行军路程,已有来回近五十里。时间不变,路程增加,步速提高,长此以往,安西军儿郎的体能在不断增强。”

    淡淡地轻笑一下,李逸继续自信地说道:“至于长跑行军中,步伐整齐划一,步声节奏统一,很简单。各营中的校尉,旅帅,队正,伙长,伍长,尽是老兵悍卒,经历过数年的长跑行军训练。刚开始的长跑行军,各营的新练军卒在他们的号令节奏中,保持队形完整与步伐整齐。两个月后,各营的新练战兵已经无需号令,紧跟领前队官的步伐节奏即可。”

    韦皋认真地听完,蹙眉沉思着,细细体会着李逸的解释。

    ……

    过了一会,韦皋的脸上,露出明悟神情,朝着李逸抱拳,拱手谢过,沉声道:“李帅所言的很简单,其实才是真正的最不简单!纵观大唐的各大军镇,早已没有这样数年训练而得的精兵传承,所以无法在长途急行军中,跑出整齐队形,不能在奔跑后,仍保持无懈可击阵型,不做调整,即可直接投入战场厮杀。如此的精兵传承,只有安西军始终如一,延续至今!韦某佩服!”

    意犹未尽的韦皋,继续抱拳,向李逸请教道:“李帅,安西军每日进行的实战化演武,军卒相互对阵的激烈厮杀,效果如何?目的何在?”

    “韦公,军中悍卒,无畏无惧,漠然生死,乍闻敌情,拔刀而起,挺身而出,只问敌在何处,不管敌有多少!百战余生,方得悍卒!安西军的每日实战化演武,是要训练出百战精兵!每日的激烈厮杀,军卒在实战中遭受木制兵器的击打,久而久之,实战中的军卒定能训练出武士本能,在战斗中,凭借这种武士本能,可以不假思索,精巧地避让开敌人兵器对自己身体致命要害部位的攻击,并掌握住一击致命的攻敌战技。以后,这些经过实战训练的百战精兵,只要上过几次真实战场,看过血肉横飞,见惯尸横遍野,完成心态历练,即可成为悍卒;遇袭不乱,处变不惊,置死地而奋战,知必死而无畏。此乃大秦铁剑锐士的锻体训练之法,也是武悼天王冉闵的乞活军速成操演之术。虽会有所损伤,但可尽快成军!”

    李逸的语气平稳,细致地韦皋解释安西军的实战化演武,详尽地介绍着安西悍卒的训练之术。

    李逸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大唐军中许多将帅视作不传秘法的悍卒锻体训练方法,逐一说清道明,令韦皋大为感动,心中暗自敬佩李逸的胸怀与气度。

    军中的锻体练兵秘术,向来是朝廷官府的严控目标。历朝历代的君王绝不会允许锻体练兵秘术在世间流传。因此,流传于当世的兵家兵书,古今的兵法大家们也识趣地避讳避嫌,尽数删去了皇家朝廷严禁的军中锻体练兵速成秘术。

    韦门是大唐屈指可数的门阀世家,族中藏书过万。韦门骄子韦皋虽博览群书,也仅仅是在祖传密藏的兵家兵书里,读过残缺不全的军中悍卒锻体训练方法,所知所学,只能是片言只语,难得详解。

    心怀感激之情的韦皋,郑重地点点头,凝神注目看着李逸,神情严肃地称赞道:“虽天下皆知;安西悍卒,一可当十!但天下难知;安西悍卒的付出与血汗!演武即实战!安西练兵,大妙!大善!李帅一席详解,胜读十年兵书!韦某受益匪浅,在此谢过李帅!”

    兵部侍郎韦皋,抱拳拱手,深深一揖,真诚地向李逸致谢。

    安西军大帅李逸见状,也沉稳地后退一步,躬腰还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