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崇祯延国祚
繁体版

第三章:伉俪情深

    晨起的一声鸡叫,惊醒尚在睡梦中的韩铭,迷糊着睁开眼,布满蜘蛛网的屋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伸了伸懒腰,顺手摸了摸旁边,空空荡荡,床上只剩下了他一人。

    没想到燕春这么早已经起床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见。韩铭利索地爬起来,拉起一旁满是补丁的破棉衣,披在了身上。

    “我靠!不会又要晕倒了吧。”

    没走两步,韩铭两眼一黑,脑袋一阵眩晕,一屁股坐在了床上,还好没摔倒在地上。

    眩晕只是眨眼的功夫,应该是低血糖!站起来的太快了,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看来以后要多注意了。

    要不别哪天万一一头栽倒地上,就又要去见牛头马面了。

    韩铭缓步走到屋外,四下找了找,并没见到燕春的身影。天气有些冷,嘴里呼着热气,不停地搓着手。

    不过院子正对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惬意地伸了下懒腰,顿时神清气爽。

    走到半米高的围墙旁,朝下望去,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四面环山,大概有个几十户。此时家家升起炊烟,鸡鸣狗吠此起彼伏。更高处,又有十几户,高墙瓦房,应该是家境比较富裕。

    他们住的是泥瓦房,三间房屋,柴房、客堂、卧室,各一间。只是房子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应该也撑不了多久了。

    韩铭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身子骨似乎比昨天强壮许多了,心里面盘算着接下来要做什么。

    本来他身为秀才,熟读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可以考取功名,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再不济也能开个私塾,育人子弟,桃李芬芳。

    可说来也怪,他竟然没有这一世的记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书根本看不懂,就连小时候学得三字经都忘得差不多了。

    总不能教一些拼音、韵母,这跟科举考试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想都不用想,根本没人学。

    要真是没办法,就去干苦力,又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去兼职搬东西。

    “吱!”

    门被打开,韩铭顺着声音望去,燕春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小脸冻得通红,身上的棉衣破破烂烂,棉絮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只剩下薄薄的两层破布。

    韩铭急忙跑了过去,接过饭菜,关切地问道:“外面很冷,你出去也不穿上我衣服。”

    没想到燕春竟然比他还着急:“相公,赶快回屋吧。寒气这么重,会着凉的?”

    边说边搀着韩铭往屋里走,两人走到桌前坐了下来,燕春从怀里掏出一包药材,满心欢喜地放在了韩铭面前。

    “我刚去了药铺,杜郎中开了一些补药,效果很好,过会儿我给熬点喝。”

    韩铭皱了皱眉,问道:“这要花不少银子吧?你从哪弄得这么多?”

    燕春生怕相公误会,解释道:“没多少钱,我从王大娘那里借的。这饭菜是我早上到张大叔家做零工,吃剩下的饭菜,我就带了回来。”

    早起去后山砍了些木柴,换了几个铜板。路上遇到了王大娘,她说张大叔家伙房缺一个烧饭的,我便跟着去了。回来时又塞给我一些碎银,就拐到了药铺。

    韩铭为刚才说的话自责不已,要是没有燕春,他早就成了坟中白骨:“这些年一直劳你费心照顾我,真是辛苦了。我身上还有一块金首饰,明天找个商铺换点银两,把借王大娘的钱还给她,再给你添一些衣物……”

    燕春急忙摆手制止,道:“相公,我是你的妻子,照顾你是我分内之事。只要你能好起来,我再苦再累也值得。那金饰是你的传家之物,怎么能变卖。九泉之下,你怎么向公公婆婆交代,怎么向祖宗交代,他们会怪罪你的!而且我……我可以砍很多柴,赚很多铜板。等我们存够了钱,你就能进京赶考,燕春等着相公高中的那一天。”

    韩铭内心涌上一股暖流,捂住燕春冻得通红的双手,心疼道:“只是把它当了,等以后有钱了还可以赎回来。再说了,你穿的衣服太单薄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万一你着凉了,我该多着急心疼,要我急出毛病,咱们两个只好都一起去见牛头马面了。”

    燕春被逗得“噗呲”笑出声来,心里暖洋洋的,认真道:“相公,燕春相信你。不管怎么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魂。”

    看着一脸单纯的燕春,韩铭差一点都忍不住把真相告诉她了。

    一瞬间想明白了,什么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过往云烟,世间最珍贵的还是身边的陪伴。

    韩铭暗暗下决心,他要用剩下的三年时间,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事业,让燕春过上好日子。

    “等过几天,我身子再好点了,去县城找个当铺,把它当了。”

    燕春埋怨道:“相公,杜郎中嘱咐过了,你才刚好没多久,要多注意休息,不能劳累。等你身子好透了,再去也不迟。”

    韩铭点头答应,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咱们家的宅子,是不是卖给王贵那个王八蛋了。”

    燕春听他提起这件事,默默流眼泪:“都怪我不好,没有咱们的守住宅子,对不起你,对不起公公婆婆。等你好了以后,我会去向公公婆婆谢罪。”

    当初韩铭卧床不起,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了,只好将宅子低价卖给了王贵。因为这件事,背后多少人对她指指点点,说她败坏门风,不守祖业,甚至说她克死了丈夫。

    她并不在意,只要能够治好相公,就算被万夫所指,也义无反顾。这些年,早已经习惯了其他人的冷嘲热讽,指指点点。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么些年受了多大的委屈。

    韩铭急忙搽拭掉燕春脸上的泪珠,笑道:“这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遮风挡雨的壳子而已。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哪里不是家。王贵那个王八蛋,趁火打劫,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

    “哎呀!”

    燕春突然大叫一声,忙说道:“相公,刚才太着急,我忘却了一件大事。张大叔想让你教他的孙子,学习四书五经,说是回来让我和你商量下。”

    “这……”

    韩铭挠了挠头,他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印象,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燕春关切地问道:“相公,你哪里不舒服吗?要不我把杜郎中请到家里,给你把把脉。”

    “没事没事,等我好一点了,再去张大叔家教书吧。”

    好歹也是高中老师,虽然只是教政治,文政不分家,应该不成多大问题,大不了到时候边学边教。

    见韩铭答应下来,燕春高兴地手舞足蹈,听说张大叔的儿子在京城还是个官,每年县里都会派人来看望张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