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虎变
繁体版

第二百三十章 汉魏吴兵制

    公孙尘知道张温学识渊博,又不似诸葛亮那般忙碌,有大量的时间翻阅古籍,是故知道一些连诸葛亮都不知道的秘辛,遂问道:“不知盘古墓在何处?”

    张温道:“南海有盘古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不过这盘古墓究竟能否找到,端看你之造化了。”

    公孙尘道:“可是凭我一己之力根本去不了南海。”

    张温道:“好巧不巧,陛下最近命卫温、诸葛直二人领兵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公孙尘道:“当年徐福渡海,耗费甚巨,劳民伤财,却一无所得,惹得民怨沸腾。当今天下动荡,正是用兵用将之际,孙权为何派兵将去难寻之地,做无用之功?”

    张温道:“孙权对外的解释是,开疆拓土,扩充兵源,振军备武,以振国威。毕竟此时诸葛丞相已攻占武都、阴平二地,正在休整备军。魏将满宠筑合肥新城,坚壁清野,陛下多次征讨无功而返。此时正是整军备武,扩充兵源的关键时期。”

    公孙尘道:“夷陵之战中,武陵蛮被马良轻而易举策反,即便先主兵败如山,武陵蛮依旧誓死断后。由此可见孙权对付胡蛮的手段有多么无耻,以至于如此不得人心。莫非孙权以为自己是诸葛丞相不成?”

    张温道:“别人自然知晓其不如诸葛丞相,他却不这么认为。”

    公孙尘道:“江南多名士,应该不会信这等荒谬之言吧?难道没人反对吗?”

    张温道:“陆逊曾上书劝谏,说:‘远规夷州,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但孙权并没有采纳陆逊意见。”

    公孙尘道:“陆逊说的没错,江东富庶,薄赋养民远比去偏远岛屿虏人更有效,孙权为何还派人冒险出海?”

    张温道:“东吴征讨山越,有大量人口归附,但这些人都流入江东世族手中,孙权难以从中获利,去海外搜寻人口,孙权完全是计出无聊。”

    公孙尘道:“我曾听我家先生说过,东吴的军队是世袭制,父死子代。外敌来袭时,各方众志成城,但主动出击时,则俱是暗留实力,不出全力。因此,孙权想派大军去其他地方俘获百姓,充实人口,也说得过去,但是冒险出海,就得不偿失了。”

    南方群山连绵,不似北方一马平川,更利于强宗豪族据山自保。对此,孙权派将领分兵征伐,各自为阵,允许并鼓励部将因地制宜,招兵买马。江东大族凭借对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的熟悉,大肆扩张,实力极盛。顾、陆、朱、张等世族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

    这导致东吴的军队可以世袭,这一点与季汉、曹魏迥异。世袭所领之兵来自自家部曲和君主授兵。由于将领对军队有很强的控制力,兼之东吴治军名将不少,导致部队多而精,但均不想自己做鹬蚌,让他人做渔翁,故而各方合力时,常常不出全力。唯有周瑜、陆逊等寥寥数人可统领好各方兵马,至于孙权,领兵十万能被仅率八百精锐的张辽打崩,由此可见统帅东吴各部军队之难。

    与东吴不同的是,曹魏是曹操以中央嫡系起家,逐渐形成都督制,让将领脱离中央到地方领兵,但将领的家眷需留在都城为人质,将领不敢起异心,故而整个曹魏部队的统一性较强。季汉在夷陵之战后,由诸葛亮重整军队,经历过街亭大败以后,诸葛亮又精兵简政,重新整治,由始至终统一性均很强。

    正因如此,孙权难以调派全国军队,故而搜刮人口,实是无奈之举。但前往海外仙山搜刮人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张温对此甚是清楚,道:“确实,俘获人口只是表面原因,据我推测,孙权的真实目的应该和秦始皇一样。”

    公孙尘道:“莫非孙权刚刚称帝,便想长生不老不成?”

    张温道:“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此行的目的是夷洲和亶洲,亶洲在海中,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至此洲不还。虞翻曾因驳斥鬼神之说而被孙权流放,这说明孙权一直是深信可长生不老的。更何况还有李意期这个半仙作证。”

    公孙尘道:“但传说中的仙人为了减缓九州结界压制,无不是远离红尘,孙权身为帝王,位于红尘最深处,难道以为可以例外吗?”

    张温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世间最特殊的,帝王自然更是如此认为。”

    公孙尘道:“孙权只怕是被方士骗了吧?”

    张温道:“骗他的不是方士,而是其妹妹全公主。”

    孙权的妹妹名为孙鲁班,字大虎。先是嫁给周瑜长子周循,周循去世后,孙权将孙鲁班许配给江南大族全琮。按照东吴制度,公主没有封号,所以孙鲁班冠以夫姓,被称为全公主。

    公孙尘道:“那全公主又能有什么好处?”

    张温道:“全公主自然没什么好处。她这么做,也是受了一人的怂恿。”

    公孙尘道:“谁?”

    张温道:“神玄少主神花。”

    公孙尘思索道:“也就是说,真正想去搜寻夷洲、亶洲的,是神玄。神玄如此行事,自然是奉了离恨天的命令。看来离恨天又要有所动静了。那我倒要跟去看一看。”

    张温道:“虽说我可帮助你潜入船队,但现在陛下对我有怀疑,若是我有动作,不管什么,只怕都会牵连他人。”

    公孙尘道:“我会假扮船夫上船,不用劳烦张议郎。”

    张温微微点头,倏然,剑眉微皱,然后道:“我忽然想起还有他事。”

    公孙尘道:“那晚辈就告辞了。”语罢,便起身离开。

    待得公孙尘离开,张温轻叹了一声,道:“该来的总会来。”

    片刻之后,马蹄声响。张温稳坐不动。

    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数人踏步入室,当先一人正是校事官吕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