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小人物传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乱生

    窦宪大败退回临沧城的消息传回姜国,使得国内震动,皆以为陈国会趁机攻打姜国,接着又传来周行志守住临沧城,谢至仁撤军的消息,才使得众人提着的心放了回去。

    但立即又有一种声音冒了出来,要求窦宪为此次战败负责。认为窦宪此战轻率出兵,才使得有此败。

    萧武被自己的母亲,也是姜国的太后窦宪的妹妹叫入后宫说话。

    来到母亲的宫室,见到自己的表妹,窦宪的女儿,窦仙儿也在,萧武便知道此次所为何来。

    不动声色的见过窦太后之后,窦太后比平常更加亲热的拉着萧武说话,并叫人准备饭食。

    窦仙儿毕竟年轻,沉不住气,强行应付一阵之后,心中的焦急便从脸上流露了出来,看着萧武母子尽说些家常话,终于忍不住出声道:“表哥,此次爹爹战事势利,朝中流言四起,要求惩处爹爹,你可要帮他说话呀。”

    萧武呵呵一笑,点头:“那是自然的。”

    窦太后笑着安慰窦仙儿:“咱们都是一家人,自当相互护持,这道理你表哥比你懂。”说罢转头看着萧武:“王儿,你说对吧。”

    “母亲说的是。”

    窦太后叹了口气道:“你舅舅费尽心力,才保住咱们母子富贵,如今一着不慎,落人口实,朝中一些人便是要借着这件事闹腾,谁都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无非就是看咱们孤儿寡母好欺负。”说道最后已是声色俱厉。

    萧武自然知道母亲说的是什么事。

    当年姜国国主暴毙,朝中以萧武年幼不能主事,欲立萧武的叔叔萧默为主,惊慌失措的窦太后抱着年幼的萧武躲在禁宫之中整日以泪洗面,萧武至今仍能记得母亲那张苍白无助的脸和颤抖的身体,直到正在外统领大军的舅舅窦宪带着一百铁骑从东北日夜兼程赶回来,才保住了萧武的国主之位。

    至此萧默一脉死的死放的放,萧默把自己困在府内,十年不出门一步,窦宪权势熏天,军政皆握与手。

    萧武对窦宪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便的复杂起来,虽然窦宪一直守着人臣的本分,对萧武恭敬有加,但萧武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不自在。

    窦宪此次兵败,朝中欲借机闹事萧武乐见其成,但却传来了沉寂已久的萧默暗中联络消息,这却是萧武不能容忍的,窦宪可以削,却不能倒,窦宪要是倒了,自己怎么和经营日久的叔叔斗?

    “你一向懂事。”窦太后脸上重新露出笑颜,拍着萧武的手道:“怎么做你自己拿主意。”

    辞别了母亲,没走多远,便被后面的窦仙儿叫住了。

    “表哥,明日咱们出去玩好不好?”窦仙儿踩着积雪,蹦蹦跳跳的跑到萧武面前,仰着头,期待的看着萧武。

    萧武笑着摇了摇头:“你如今长大了,要注意礼仪,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

    窦仙儿哼道:“谁敢笑话!我叫爹爹割了他的舌头!”

    萧武微微皱眉。

    窦仙儿拉着萧武的手,摇晃道:“表哥,明日一起去玩耍嘛,你从陈国回来之后,就没和我一起出去玩了。”

    萧武道:“那你是要我先和你去玩呢,还是先帮舅舅?”

    听得此话,窦仙儿顿时焉儿了,垂头丧气道:“自然是正事要紧。”

    萧武笑道:“玩的高兴些,回来和我说说。”

    “好吧,明天我和兰清姐姐一起去。”窦仙儿小声道。

    原本走出两步的萧武闻言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你们明日去哪里玩?”

    “报恩寺。”窦仙儿脱口而出,随即抬起头,眼睛亮了:“你也要去吗?”

    萧武笑道:“看吧,如果有时间,我便去寻你。”

    “你可一定要来呀,我等你”窦仙儿在后面喊道。

    第二日朝会上,众文臣好似约好了一般,历数窦宪过错,要求惩处,萧武坐在上面,把目光看向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上朝的叔叔脸上。

    萧默抬起头,迎着萧武的目光,和煦一笑。

    武将们多是窦宪的人,和文臣门吵了起来。

    萧武听了一阵,起身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散朝之后,众文臣聚在萧默府邸之中,开怀畅饮,痛骂窦宪这些年来的独断专行,打压异己。

    萧默彬彬有礼,对每个人都笑脸相对,态度谦和,让人如沐春风。

    想起窦宪的霸道,众人骂声更大了。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来报,说萧武传下罪己诏,把此战兵败之过全都归罪于自己侍奉宗庙不勤,为政不清明所致,如今以入宗庙向先祖请罪了。

    “此诏已八百里加急传至全国。”

    萧默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手中握着的酒杯化成齑粉。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萧默笑道:“酒杯太薄了。”

    离此一百里之外的客栈之中,窦宪面前的桌上,正放着萧武的罪己诏。

    “国主,长大了啊。”窦宪仰头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不知是悲是喜。

    远在陈国的段思贤此刻脑袋都大了,世家抓住谢至仁突然托病不归之事大闹。

    “谢大都督领着大军在外,突然病了,走不动了,他想做什么?拥兵自立吗?”付英才义愤填膺说道。

    段思贤也没料到谢至仁突然来这么一出,心中虽然有疑虑,却并没有多少担心,毕竟此次谢至仁所领兵马,除了血屠卫外,其余都是江锋的水军,就算谢至仁有异心,江锋也不会支持他。

    谢至仁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这么做了,这就不得不让段思贤多想了。

    “应该立即召回谢至仁,免生变故。”付英才说道。

    段思贤看向儿子段栖梧:“世子,你觉得呢?”

    段栖梧回道:“既然谢都督已病了,大军不妨暂时由江锋统领,让谢都督回国治病。”

    付英才不满的看了段栖梧一眼。

    “各位觉得世子提议怎么样?”段思贤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陆为谷。

    陆为谷坐着道:“世子所言在理,有病治病,没病养伤。”

    段思贤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又道:“那大家就议议郑国的事吧。”

    对于武朝突然出兵郑国,把郑密赶走的事,众人也是才知道,如今郑密来求援,一时之间没有主意。

    孔智道:“武朝无故兴兵,我国若出兵帮助郑密复国,乃是大义所在,臣下觉得此事可行。”

    付英才立即反对:“武朝如今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以上讨下,名正言顺,何况如今大战方歇,并非用兵之时。”

    段思贤点了点头,付英才这番话正中他的心意。

    但孔智的话也在理,眼看着武朝已成夕阳,若如今占据大义之名,将来中原逐鹿将会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难就难在才与姜国休战,又卷进于武朝的战争之中,便是他段思贤如何自信,也不敢轻举妄动的。

    “武朝却是选了一个好时机。”段思贤心中暗叹。

    段栖梧却道:“我们没有做好与武朝交战的准备,武朝也未必做好了与我们硬碰硬的心思。”

    段思贤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说。

    “大义之名,不能不要,但战却不能打。”段栖梧道:“何不命江锋统领大军北上鸿信城,也算为郑国出兵了,至于战与不战,我反倒觉得以武朝的实力,并不会冒然与我开战。”

    段思贤哈哈大笑:“正合我意。”

    遂令江锋领兵北上,看住武朝,不能让武朝南下。

    散朝之后,付英才与段栖梧同回世子府。

    “世子今日为何突然改变计划,帮着谢至仁说话了?”付英才埋怨道。

    段栖梧道:“谢至仁深得父王信任,一时之间断然难以扳倒,只能徐徐图之。”

    付英才想起今日段思贤的言语,也知道自己急了些,但眼见着谢至仁声势日盛,而且对世家的拉拢并不认同,一心效忠段思贤,连番大胜使得段思贤实力大涨,对世家的打压日渐加重。

    对自己派去收买军功的人更是多加阻碍,看来是铁了心要与世家作对了,如此便不能留他了。

    段栖梧看着沉默不语的付英才道:“既然父王已经要谢至仁回京,证明父王心中对谢至仁也有了提防之意。”

    付英才道:“就是不知道谢至仁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段栖梧道:“但愿他是真病吧。”

    段思贤派到谢至仁军中传令的人,果见谢至仁面色发黄,强自支撑着跪下领命,说话有气无力,连忙扶着他回去躺了下来。

    “大都督怎么病的如此严重?”使者关心的问道。

    “大都督回来的时候不慎落水感了风寒,原本以为没有大事,却没料道越来越严重,看了许多大夫也没有好转。”身边的副将司马征说道。

    使者的眼光看向江锋,见他点头。

    谢至仁有气无力道:“使者先歇息,我这就启程回去。”

    “如此也好,大都督国之栋梁,大王已召集国内名医在万安城中等待了。”使者心中松了一口气。

    回到自己的营中,使者挥退左右,拿出手中已经被汗水打湿的纸团,展开一看大惊失色,急忙唤来亲信耳语吩咐一番,命其星夜赶回万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