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逆流
繁体版

第十一章 鱼与熊掌

    山上槐花飘香的时候,已是石中岳上山的第三年。

    这一日已到巳牌时分,石中岳还没有起床,昨夜又是十五之夜,那阵寒意再次传来,从左眼附近逐渐传遍全身,石中岳感觉自己像一个瓷壶,掉进了冰窟窿里,不一会便被冻酥了,咔嚓咔嚓地响,周身的关关节节,变成了瓷片和粉末。

    半个时辰以后,寒意才慢慢褪去,身上的疼痛感才慢慢消失,于是石中岳很晚才睡着。

    他醒来的时候,已是巳牌三刻,啊的一声,猛地起身,只见床前站定一人,模糊中看身形绝不是封二叔,叫道:“是谁?”

    那人也吓了一跳,有些慌乱,说道:“小石头,你醒了。”

    石中岳定睛凝神,仔细观瞧,只见面前这人是个容貌秀丽的中年妇人,却是邹成子的夫人莫静秋。慌忙下床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邹夫人,失礼了。”

    莫静秋道:“小石头,无妨,少年人本就觉多,若衡比你还贪睡呢。”

    石中岳道:“邹夫人亲自前来,不知有何要事,尽管吩咐小石头,小石头肯定尽力去做。”

    莫静秋道打量了一下石中岳,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上,一对乌黑深邃的眼睛,虽不精致,但是眉宇之间透漏了几分冷峻,身高已比自己高出半头,只是身材瘦削,不似同龄人强壮,但也还算结实。少年人相貌变化最大,已非当初上山时的模样。

    莫静秋道:“小石头,你今年多大了?”

    石中岳心中一凛,他最怕别人问他的年龄,此刻邹夫人相问,只能如实相告,说道:“邹夫人,小石头从记事起,就跟着师父跑江湖,师父在世时,从未对我讲过我的生辰,小石头是三年前上的山,推算起来,今年应该是十七岁上下。”

    莫静秋道:“若衡今年也十七岁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凄凉。

    石中岳道:“小石头不知道自己的年纪,平时和若衡哥来往,若衡哥和云从哥,抱葱哥一样称呼我小石头,我也就自然称呼若衡叫若衡哥,只不过小石头如今也长成大石头了。”说罢,嘿嘿笑了两声。

    莫静秋抿嘴一笑,说道:“我也没有其他事,如今是山上槐花盛开的季节,云从和抱葱采了许多槐花,中午过来和我们一块吃槐花饼子吧。”

    石中岳听了心中一暖,这是三年来邹夫人第一次到后山菜园来邀请自己吃饭,心中颇为感动,说道:“多谢邹夫人,小石头必定准时前往。”

    说罢,送邹夫人回去,直到莫静秋的身影隐没在山石之后,才回屋,才意识道自己只穿着中衣,赶忙去穿外衣。

    正穿时,封二叔从外边回来了,说道:“小石头,定是昨天太累了,这才起床。”

    石中岳便把邹夫人邀请去吃槐花饼一事说了,并邀封二叔与自己同去。

    封二叔道:“邹夫人知道我一个人惯了,素来不喜欢热闹,才有意不邀请我,你去吧。”又道:“走的时候,别忘了挑着担菜给邹先生和邹夫人送去。”石中岳点头称是。

    快到日中的时候,石中岳一根扁担,挑着两筐新鲜的蔬菜,往前山走去。

    路过捞月池旁,只见邹成子在池旁闲立,望着池中的游鱼出神。

    石中岳听章抱葱说过,捞月池中养着六条乌龙鱼,是当初邹先生的义兄,也就是元清的父亲所送,是邹先生的至爱,此鱼比一般鱼类寿命要长,原先有八条,近些年死了两条,邹先生好是痛心,每每站在捞月池旁,睹物思人,想起已逝的义兄,便怔怔发呆。

    邹成子眼光一瞥见,已瞧见石中岳,便朝石中岳招手,示意其过来,等到石中岳刚走到邹成子身旁。

    只听天空东南角上,传来两阵破空之声,有两道剑光疾驰而至,等石中岳缓过神来,面前丈许处已站定两个少年,手里各执一把长剑,右边一人落地时身子有些踉跄,险些没站稳,跌在地上。但都是英气勃勃,脸上表情极其兴奋。

    二人正是邹成子的两个爱徒,陆云从和章抱葱。只见二人相视而笑,陆云从向章抱葱抱拳行李,说道:“恭喜章师弟,踏入禹余天境,今日起我二人才算敢自称修真炼道之士。”

    章抱葱也向陆云从躬身道:“恭喜陆师哥踏入禹余天境,我修为尚浅,刚才落地时险些跌倒,哪及陆师兄道力精进,已能熟练御剑飞行。”

    陆云从道:“章师弟谬赞了,我二人资质相差无几,哪里比得上小师弟和小师妹,同样是禹余天的超象境,小师弟和小师妹已修到超象境第二重,咱两个做哥哥的,才勉强初窥门径,也就虚长些岁数罢了。”

    章抱葱道:“陆师哥,谁说不是呢,小师弟和小师妹从小就聪明,特别是我资质更是鲁钝,也唯有勤学苦练了。”说罢竟然长叹起来,陆云从也跟着唉声叹气。

    少顷,二人竟然“相拥而泣”,只是干打雷,不下雨。

    邹成子瞧着这两个活宝,哭笑不得,说道:“好了,好了,师父还没死呢,怎么就哭上了,我二十岁以后,才跟着义兄修炼先天无极功,三十岁以后,才踏入禹余天境。”

    又道:“禹余天超象境,乃是一个分数岭,很多人一生也无法突破此境,你两还不到二十岁,就已踏入禹余天境,将来修为定不可限量,为师还盼着——”话到此处,却不说了。

    其实邹成子想的是:“盼着你两将来修为能够超过龙涎门的那帮道士。”但是转念一想,龙涎门一脉已传千年,道法高人数不胜数,何必期望过高,给两个徒儿如此大的压力,此话对龙涎门也有藐视不敬之意,便没有说出口。

    石中岳看着陆云从和章抱葱“相拥而泣”的滑稽场面,心中暗道:“以前两位哥哥总是看法不一致,一个向左,另一个肯定说向右,如今却能互相抱着哭泣,看来是都长大了。”

    又想到:去年邹成子为了不让二人再因为师兄师弟的名份而争吵,亲自证名,陆云从比章抱葱大一个月,从此陆云从是师哥,章抱葱是师弟,抱葱哥还闷闷不乐了好长时间。不竟脸上也是泛起一阵微笑。

    章抱葱也已瞧见了石中岳,见他面前放着一根扁担,走过来连忙说道:“小石头,你来送菜了,我帮你挑着,中午别走了,就在这吃吧,师娘煎槐花饼吃。”

    石中岳道:“不用了,抱葱哥,我自己挑着就行。中午不走了,是邹夫人喊我来吃槐花饼子的。”

    邹成子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随即说道:“走吧,我们去吃饭吧。”四人便一同回去。

    煎槐花饼乃是本地的一道名小吃,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山下落岭镇的大人总是摘些新鲜的槐花,用清水洗净,再用盐水充分清洗并沥干水分,去除槐花的苦味,打上几个鸡蛋搅拌,再把槐花均匀的撒在擀好的薄饼上,饼皮对折,再擀成薄饼,放到油锅里煎成两面金黄即可。

    做好的槐花饼,不仅口感酥脆,而且有槐花独特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今天莫静秋亲自下厨,不仅煎了槐花饼子,还有槐花炒鸡蛋、槐花包子、槐花虾仁、槐花肉丸汤,可说是“槐花宴”了。

    邹成子、陆云从、章抱葱和石中岳望着这桌槐花宴,都忍不住咽了口水,便在此时,只听门外脚步声响,既轻且快,石中岳转头去瞧,只见一个绿衫少女走进屋来,少女皮肤白皙,明眸皓齿,清秀绝伦,脸上含笑。

    陆云从说道:“小师妹,你来了,快坐,我口水已经流干了。”

    此人正是元清,如今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石中岳见她转盼间眼含秋水,面露微笑,犹如一朵正在盛开的鲜花,心猛的跳了一下,赶忙转过头不再看。

    元清落座,邹成子道:“我们开始吃吧,你们师娘亲自下厨,可不要辜负了他的一番劳苦。”陆云从道:“师父,我们不等小师弟了吗。”

    邹成子道:“不用等了,若衡在屋里休息,不和我们一块吃了。”元清听了,脸上一楞,欲言又止。众人便开始吃饭。陆云从和章包葱不时发出赞叹:“果然美味。”“师娘手艺就是好。”

    石中岳也觉得槐花饼酥脆咸香,更有一槐花淡淡的甜味。生平从未吃过此等美味,临走时邹夫人还让他带回去几个给封二叔吃。

    众人散了以后,邹成子和莫静秋回到房中,莫静秋坐在椅子上,邹成子关上了房门,冷冷的说道:“你去后山找小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