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宙,普男要翻盘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决赛(10)

    自由辩论的环节结束,到了总结陈词环节。

    总结陈词环节是辩论比赛里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个环节结束以后,就到了评委投票环节。在前面的立论陈述和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已经建立起来了“势”,在总结陈词环节就是要把之前各个环节建立起来的“势”最终聚拢,和对方一决高下。

    如果某方在前面的环节处于下风,但是该方有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高手,他(她)就会在这个环节再增加某个新论点,或是强化原有的某个强力论点,或者是大力驳斥对方的核心论点。

    后两种方式是总结陈词选手都会采取的方式,但是第一种方式,也就是新增论点,会是一种存在风险的方式,因为时间有限,很可能只会是新打了一拳出去,但是却没什么力气,还浪费了去强化论述已有论点和驳斥对方论点的时间

    但是如果在之前的环节中落后太多,那么还是值得去冒这个险的,关键点只在于这个选手是否能够hold住。

    首先是反方总结陈词。

    反方在自由辩论环节的“矛”几乎都被正方的“盾”一一阻挡,并且在最后因为由正方最终收盘,所以在“势”上其实是一步一步下落的。

    当然,在总结环节还有弥补的机会,例如在总结陈词环节,自由辩论环节当时无法及时的论点,如果在此时能重新有力反驳,也是可行的。不过,因为这个环节反方发言在前,正方在后,这也就意味着正方也还有机会跟着再反驳。所以,最好的就是能想出一个对方再无法反驳的点,从而封住对手的出口,不让对手在后再继续扩大优势,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在另一个层面,通常后面发言的相对有优势,就是因为可以对前序发言对手的总结陈词进行再次“包裹”,也就是再次一一反驳,如果都能成功反驳,那么很大概率会说服更多的观众和评委,从而拿到更多投票,获得胜利。因此,在总结陈词环节的前序发言方还需要想办法“防守”。

    但是,防守很不容易做,通常来说,对方所有的论点都会在立论陈述和自由辩论环节都抛出来,因为需要逐步论证,如果有意留一个在总结陈词环节打对方,很容易玩岔,所以通常都是“以正合”。但是也难免出现后发言的对手方会留一手奇招,也即所谓的“以奇胜”。

    从概率上来说,前者的概率相对更大,所以总结陈词环节先发言的一方的陈述内容,能cover住对手方在前面环节的发言内容就好。如果还想也做一点“防守”,也需要判断对手出“奇招”的概率,如果对方最终没有出奇招,那么本方多说的内容反倒显得画蛇添足。

    所以,最后总结陈词的内容其实也就是一件“尽人事,看概率”的事。

    “大家好,同我们前面的陈述,人类和智能人虽然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可以联结的地方,但是依然存在根本性的不同,那就是物种差异。”

    “就像我们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猿猴依然还可以进化成人,但是在当前我们人类和猿猴依然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导者,而猿猴和我们人类之间虽然也存在交集,但是我们都不会认为应该将我们人类和猿猴等同对待。”

    “在关系上,我们人类占据优势,猿猴占据劣势,我们基于物种保护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会保护猿猴,但是这更多是因为人类的善良和怜悯,而非因为我们将它们等同于我们人类对待。”

    “人类和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和人类与猿猴的关系是类似的。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之间存在交集,我们可以因为他们进化速度很快要求更多权力而妥协,答应给他们更多权力,但是这样的做法却不是因为我们要将他们等同对待。”

    “此外,物种隔离是自然规律的要求,我们人类不会和猿猴、大猩猩合一,既然智能机器人和人类在物种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那么就不应该合一,而是应该各循其道……”

    反方里也不缺能手,负责总结陈词的恰恰也是反方当时出来自荐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的那位。

    总结得非常精彩,成功地反驳了自由辩论环节没及时成功接招的论点,又进行了拓展,很好地利用类比的方法,完成了本次辩题己方观点的强化陈述,以及对对方论点的反驳。既做了再次深化的总结,也对对手方后面的总结做了一定的防守,因为物种差异也几乎是一个无可辩驳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