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纪年:三清山
繁体版

第40章 昔日往事

    觥筹交错间,郭茹芸也开口了。

    “昨日之事,大家可听说?”

    她这一开口,原本热闹气氛,忽然为之一凝,好像僵硬住。

    郭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单看场面气氛突变,显是有重大要事发生。

    郭子仪神情变得严肃,放下了手中酒杯,眼睛眯成一条缝,

    “你说的可是那郭静江?”

    郭茹芸点了点头,

    “没错,正是此人。”

    郭嘉一头雾水,这郭静江是谁?虽然他并不认识,可听名字,应是郭氏族人。

    不过他却没有开口询问,只是耐心聆听,这事自有长辈们决断,还轮不到他,一个小辈指手画脚。

    宴会厅此刻出奇安静,就连那些吵闹小孩们,见到大人们似乎,在谈论着什么重要事情。

    也颇为懂事的,不吵不闹,就好像来到学堂上,那般乖巧。

    郭忠长叹一口气,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觉得唇齿留香,

    “谁不曾想到,这二老爷一脉,竟能出个真传弟子,若是其他人也到罢了,偏偏是这个郭静江。”

    郭子仪苦笑一声,

    “早知道今日,又何必当初?”

    “偏偏这老太爷,又在昨日刚刚仙逝。”

    这确实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郭嘉听了又不禁愣住,家中老族长逝世,按理说应该立刻操办起来,只是今日却无任何动静。

    在场众人也没有太过悲伤,这倒令他有些好奇,其中必有蹊跷,这些是非转折,看来如今也到了,揭开谜底之时。

    果然郭子仪喝了一口酒,缓缓开口,

    “举人岁不过800,老太爷活了798岁,相比凡人,只能活百十来岁,他不仅说是寿终正寝。”

    “可以说是仙福长享,一手创下郭族基业,将郭记布庄开遍全道观,留下两脉子嗣,方才有我白云郭氏今天。”

    “这是他把持族中权柄,熬走了不知多少辈子孙,哪怕他儿孙,也都中了举人,却只能苦熬着。”

    郭嘉饶有兴趣听着,就像听说书人,讲故事一样。

    郭子仪继续道,

    “老太爷这辈子,一共生了两个儿子。”

    “长子郭纯中了举人,郭纯长子郭淮同样中了举人,次子郭安中了秀才,三子郭泰是凡人。”

    “郭安这一脉,传到今天,就是我这二房。”

    “郭泰这一脉,传到今天,就是五弟这三房。”

    “老太爷次子郭真中了童生,郭真育有四子,传到今天,有道法在身者,不过就是长房郭静江,属于真传弟子。”

    “三房郭靖,是个秀才,四房郭平,是个童生。”

    “这些就是二老爷一脉,而大老爷一脉,眼下有功名者,却有多人。”

    “郭淮中了举人,寿元颇长,后代未有功名者,也俱化作灰灰,有功名在身子孙,当下也只有长子郭元这个童生。”

    郭茹芸插话道,

    “郭淮幼子郭争,原本打算参今科童子试,但眼看过考无望,就退了场。”

    此刻,郭忠也接话道,

    “三哥是秀才,他爹爹郭丰台也是秀才,长子郭舒文同样是秀才。”

    “可谓是秀才世家。”

    郭子仪听到这里,倒颇有些自豪,取得功名何其难也,一门三秀才,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句书香世家。

    于是喝了一口酒,郭子仪又开口道,

    “五弟是秀才,长子如今也中了童生,还是一个案首,将来保底也是一个秀才。”

    他这话说得甚是傲气,虽然没提各位族中女性,但是按此世规矩,嫁出去的女儿,算别人家媳妇。

    名字虽在族谱上,但出嫁后不再视为郭氏族人。

    娶进门的媳妇,在功名上,应是门当户对,当然可以下娶,但从未出现过,有功名者与凡人相结合。

    双方寿元不对等,一方已踏入修行境,另一方却是肉体凡胎,因此当世之人婚嫁,大多是平娶平嫁。

    但也有些男子,取得功名后,却偏爱低娶,正妻寿终正寝后,或可续弦一女道姑,或可纳数房美妾。

    总而言之,对长生者来说,妻妾如云,子嗣如雨,时间如白驹过隙,来来往往者,不知凡几。

    唯有取得功名,才能长驻人世间,不然其他都是短短过客,没有在生活里,激荡起多少水花,就匆匆告别。

    郭子仪回忆过往,真正是不胜唏嘘,在他眼中,郭族历史栩栩如生,那些已逝去之人,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端起酒壶,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我郭族后继有人,正是兴旺发达之际,可这数百年来,族中子嗣繁衍旺盛,那宗祠内,可是供奉着,足足上千块牌位。”

    “因此这数百年来,这两脉之间多有冲突,因为举人接连出现在,大老爷这一脉,所以在一些利益分配上。”

    “平心而论,却是要多得,多占,多拿。”

    郭子仪平静说着。

    今日在场都是他亲属,俱是他最信赖之人,所以说话也不藏着掖着,既然决定说,就不如直截了当说个痛快。

    圆桌上各位听众,均是默不作声。

    只是听得都很认真,虽然有好奇之处,但也没有出言询问,还是耐心等着,郭子仪将话全部说完。

    吃了两口菜,又喝了一点酒,郭子怡脸色发烫,红扑扑的,已有些醉意。

    “这事情坏就坏在,郭淮身上。”

    说到这里,他也不再为尊者讳,话都一说到这个份上,他准备将这郭族辛秘,抽丝剥茧般,里里外外讲个清楚。

    “想当年,郭纯有一子,名讳郭守敬,年纪轻轻就中得了秀才,当时比郭淮还小,深得老太爷器重。”

    “被夸赞为,有进士之资。”

    他这话一出,在场小辈均是大惊,郭族竟出过,如此精彩绝艳之人,可如此优秀长辈,为何却从未听说过。

    只有郭忠与郭茹芸,以及郭嘉娘亲和婶妈,这些长辈面色如常。

    虽然族中下了禁口令,不准交流探讨郭守敬之事,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人过留声,雁过留名。

    既然来过,必留下痕迹。

    这些往事,郭族辈又有谁不知。只是瞒着这些晚辈,毕竟家丑不可外扬,我是让下一辈知道太多,先人不光彩的事迹。

    这长辈又如何服众,又如何管理家族,让大家言听计从。

    须知威信从来不是建立,平等尊重基础上,而是牢牢树立在敬畏之上。

    上位者都明白一个道理。

    你想让一个人说真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不要怕你,可他一旦不会怕你,就再也不会敬重你。

    你就管不了他。

    郭舒文听得真切,忍不住好奇追问,

    “那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