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浮生
繁体版

第70章 韩赞周

    陈奇瑜把张献忠形容的如此恐怖,在场众人不禁都一阵凝重。

    情报显示,目前在甘泉县境内的活跃的,除了八鬼张献忠,还有刘廷举、李道生、神一元三名悍匪。其中刘廷举所部五千人马,是叛乱的延绥镇边军,凶残骁锐,杨鹤很是忌惮。

    另外据斥候侦查,高迎祥现在就在甘泉县城驻军。

    根据目前的态势,陈奇瑜的建议是撤往绥德,但这一建议遭到了长安方面的官员拒绝,史可法的同事,省司务厅兵曹参军钟常质问道:“职方史可法下落不明,我等焉能擅走!”

    关于是走是留,数十名文官大吵一架,李师道等武夫全程插不上一句话。

    都他妈的什么事啊!一支流浪军,如同无头苍蝇,就像一群老鼠躲在黄土高原深处。甘肃军到底要何去何从呢?李师道在军营里左转右转,但见军心低落,士卒惊恐,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话。看见李师道这些军官过来,便如鸟兽一般,各自远远散开。

    士兵们议论的内容,其实李师道也晓得,就是王和尚跟高迎祥这些大寇。

    李师道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但他是后世来的,知道这些家伙在历史上的事迹。

    就说高迎祥,虽然这会儿他还很小,可能还没成长起来,但就从最近一年的战事来看,此人用兵还是很有章法的,至少他手底下有能人,知道该怎么利用自己的优势,知道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思路非常清晰。杨鹤调集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却连他一根毛都没抓住。

    真他妈的晦气啊!老子来到延安第一战,竟是对上这种人。

    现在只希望其他兵马给力些,拖延住王和尚的主力,好让他们有机会整顿部伍,获得补给,调整好状态后再打。不然以士兵们现在这个状态,李师道怀疑自己也要骑驴跑路。..

    在营内视察了整整半个时辰,正打算去看看老狗怎么样,却见一伙汴兵护着陈奇瑜回来了,

    在陈奇瑜身边,还有一个黑衣宦官。李师道见状,立刻上前迎接道:“拜见使君!”

    那个黑衣宦官点了点头,道:“都进庙说话。”

    关帝庙庙,十几名官员正在办公,见到突然有天使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黑衣宦官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办事,然后径直走到陈奇瑜的桌案后坐下,开门见山道:“钦差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南京监军院镇守、权关内道守备韩赞周命我来信,命甘肃道兵马进攻甘泉县,务必不能令高迎祥、张献忠、刘廷举、李道生、神一元诸贼以此为基!”

    韩赞周如何有权管辖我军行止?延绥本地巡抚岳和声都没下令呢!

    李师道有些不解了,这又是南京监军院镇守,又是权关内道守备的,明明都是火线上任陕西的临时工宦官,怎么说话这么不客气?管管南直隶就算了,跑来陕西连客军也还想管?

    “延绥巡抚岳和声已薨。”

    也许是看出了在场文武不满,黑衣宦官面无表情道。

    “这……”

    李师道无言以对,连陈奇瑜都大吃一惊。

    岳和声,万历二十年进士,初授河南汝阳令,建中天书院。功擢礼部,建摄城书院。再升福建道学宪,总管东南海防。寻调永平兵备道,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

    天启中,受命魏忠贤,巡抚延绥。

    履历很不简单,交好东林党,跟魏忠贤也关系匪浅,来路比洪承畴还大。之前杨鹤让他南下富县救援王正贤,岳和声却观望不进,坐视老狗全军覆没,想来这就是底气。

    按理说,岳巡抚后台这么硬,经验这么丰富,年纪也不大,虽然被王和尚打败了一次,但也不至于说死就死了吧?这肯定有还有许多隐情,只不过不是李师道这个层级能知道的。

    “朝廷有旨,以兵部右侍郎河东观察御史侯珣暂处延绥军务,侯侍郎秉承内阁之命,我等焉能不从?此事,即便诸位再有其他想法,也断然再没有任何容情转圜之处!”

    “侯侍郎不日即将莅临绥德,检阅各路讨贼兵马军容。”

    “希望在此之前,甘肃军能夺回甘泉县,不要让侯侍郎觉得你们不行。”

    从这位特派员的口吻能听出来,韩赞周对甘肃军一味避战是有些看法的。只不过先前甘肃军无依无靠,远征千余里,不但受冻挨饿,还被友军欺负,说实话很对得起朝廷了。

    你没看那些陕西本地的部队,除了总兵钱中远,其他人直接就不出兵了,直接当没看见朝廷旨意。直到巡抚乔应甲赐死,数十名官员入狱的入狱,掉脑袋的掉脑袋,才有所好转。

    离得近的宁夏镇,自从平凉大败后,至今仍在不痛不痒跟王嘉胤对峙,还没动真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演戏,似乎是在等待朝廷赏赐,无论是财物还是官爵,又或者军饷。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场甘肃文武只能从命。

    宦官韩赞周能先派人来催战,李师道等人还是很感谢他的。

    “好好做。”

    黑衣宦官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本使在韩司局面前,倒也说得上几句话,他日李将军若为朝廷立下大功,断然少不了前程的。还有诸位,也要同心同德,共力击贼。”

    李师道自然连连拜谢,这厮虽然是宦官,但言行举止并不讨厌,也很接地气,想来应该是九边出身的武宦。况且人家还跟新任陕西监军韩赞周有关系,这大腿可值得一抱。

    另外,姜小使还透露了几条重要消息。

    洪承畴已经被解除职务,陕西都察院召往长安述职。被省纪委约谈,洪包衣要想不蹲号子,就得好好解释一下了。一个不好,轻则双开滚回家闭门思过,重则诏狱报道。

    目前河南省左参政杨嗣昌已经入主韩城,暂代宜川招讨王佐挂军务。

    关于军事,南路军方面,陕西巡抚刘广生、监军韩赞周、总兵杜文焕率七万之众北伐。四月初三,悍将杜文焕于白水县重创起义军领袖马世耀,击毙窜天鹰,杀伤流贼六千人。

    四月初六,大宦官韩赞周率三万精兵,星夜开赴黄龙县。王佐挂初战不利,悍匪刘汝魁等人也被韩赞周野战击溃,死伤超过一万人,刘国能拼死断后,各部方才逃出生天。

    北路军方面,杨鹤领兵于绥德激战巨寇王自用,大小血战七十九场。

    山西总兵王国梁果然剽悍,于乱军之中一箭射死姬三儿。山西镇神木守备姜让、山西镇阳和参将、振武军指挥使姜瓖三兄弟更是悍勇,力败王子顺,重创神一魁,威震陕北。

    这些消息就像一针强心剂,在场文官武将不禁都为之精神大振。

    “姜瓖?”

    李师道有些奇怪,不会是历史上那个背刺朱由检李自成多尔衮的大同总兵吧。

    真要是这厮,或可寻机领教一二。

    ……

    ……

    跟韩赞周方面取得联系后,甘肃军便时来运转了。

    大宦官韩赞周派人送来了大量补给,粮食、马料、箭矢、弓弦、药材、器械、衣裳、甲胄、酒肉、银两、纸墨、盐茶应有尽有,据说是从他军中直接调拨过来的,不过看样子比较旧,质量也一般,有些甚至用不了。也不知道之前那个乔应甲是怎么当巡抚,仓库官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砍头绝对没错。不过,唉,算了,世道就这样,将就用吧,有总比没有好。

    说实话,这出手还是很大方的,尤其是那三十车酒肉,真的厉害。这会儿各路友军,一支军队如果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可称劲旅。注意,这个肉指的是羊肉,而不是浑猪。

    三十车酒肉拿出来,确实是相当大的诚意了,即便陈奇瑜看了也有些动容。

    李师道还是比较尊重陈奇瑜这位河南省参政大臣的,因此收到的东西也分了他一份,计三匹马、十副鱼鳞甲、三车羊肉、一车烧刀子,当天就运到了汴军大营,把陈奇瑜感动的。

    李师道笑了笑,说权作为上官出手救治老狗的酬谢。

    回到军营里看了一圈,陈奇瑜的草方子见了效,眼下老狗已经退了烧,手里捧着一碗羊肉汤,正坐在那儿慢条斯理的吃着。头发似乎霜白了很多,佝偻的背影看上去很是沧桑。

    老狗可别死了,李师道还等他为自己请命呢。

    回到自己军营逛了一圈,李怀仙他们正在清点补给。

    步槊是好东西!李师道笑嘻嘻的走了上来。

    凉军普遍身高体长,由于老狗管理军事异常严厉,不少人都在枪槊之类的兵器上下过功夫。李师道想了想,决定把武威军中熟练马步槊的锐士都调到自己起家的甲乙丙三队。

    算上之前就有的一百多把精良马步槊,差不多可以组建一队大体完整的槊阵了,这在战阵上将是一股强大的助力啊,晚唐五代的银枪效节军,李师道也有所耳闻,河北猛士哟。

    沙汰下来的兵器,李师道让吴少诚统一收拢起来作为储备武器,那些刀枪弓牌一样如此处置。打仗消耗很大的,战场上短兵相接几次,武器就会有磨损甚至损毁。一般来说,战斗结束后,有磨损的武器都会送到辎重营那里,让随军的工匠修理,但如果当时没有工匠呢?

    或者情势紧急,容不得你慢慢修理呢?

    这个时候有没有可以马上更换的备用武器,指不定就是关乎生死的事情。

    军械储备,从来都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