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浮生
繁体版

第44章 群魔乱舞

    军头们打完群架,大军便继续前进。

    各军士卒一边赶路一边对喷,此起彼伏的叫骂声吵得人心烦。

    晚上扎营的时候,西安兵又偷了延安兵一万石军粮,还顺手牵走了几十头骡子,贺人龙讨要无果,当场跟西安守备赵仕常大打出手,两军操起刀背互砍,打死打伤士卒数百。

    第二天早上,宁夏镇兵又犯病,突然聚众讨薪,洪承畴不补发欠饷,就闹事,就不走了,薛判官出面安抚,许诺攻下宜川,让宁夏武夫先进城劫掠半天,宁夏军这才消停下来。

    六千宁夏镇兵非常高兴,都呼喊着赶紧上路。

    其他部队一看,顿时不乐意了,咱也是欠薪卖命啊!

    上头安抚也没什么用,最后只好骗大伙,说陕西省上给客军的钱粮补助快来了,大概攻下宜川就到,还派刀笔协调各军,组织统计士卒欠饷情况,造工资表,让大伙摁手印。

    各军顿时士气高涨,都说洪承畴是个好官。

    但就是这天晚上,宁夏镇兵与甘肃卫军再次爆发火拼。

    半夜全军休息的时候,王国派兵假扮闯贼,纵火烧起凉军大营!

    凉军睡得正死,突然遭遇大火,营里牛驴骡畜受惊,冲出围栏乱跑嘶鸣,士卒夜惊,又听到夏军假扮的闯贼在营门外面高呼:“闯贼十万众将至耶!廖驴儿三万叛军来啦!”

    值夜军官不明实情,还真以为闯贼劫营,毕竟这里离宜川已经不远了,于是下令烽火示警,人马畜牲遂惊,军卒互相残杀,扰乱至中军,李师道大惧,乃与左右赍金翻墙逃走。

    凌晨事发之后,凉夏两军血腥火拼,军卒持械斗殴,死伤数百,洪承畴闻讯震怒,当即喝令斩杀宁夏镇参将王国,夏军大哗,遂炮轰中军大营,洪承畴与百官狼狈出奔。

    有宁夏军卒扬言道:“不如效仿固镇边师,跟廖驴儿反了朝廷!”

    李师道旋即以镇压叛军为由,亲自带出火枪队,打死打伤数百夏卒,直到下午闹得差不多了,在各自军头和文官们连哄带骗的安抚下,士卒们才消停下来,开始重新列阵出发。

    如果说封建军队是一群毫无组织纪律的乌合之众很过分,但用来形容明末这群武夫却是最贴切的,李师道在领着甘肃军跟各路友军急行军两天后,才绝望总结出这一点。

    痞性、匪气、油滑、贪婪、胆小、无赖、毫无担当,在这些职业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些已经被骗怕了的士卒,一切试图给予他们公平与福利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冤大头和花招,军官和士卒就像拔河双方,当真是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你退一步我就进一步。

    李师道终于明白,当年戚继光练兵为何抛开朝廷卫军营兵不用,而是从深山里矿场中招募山民矿工,因为这些兵爷们真是一群烂透了的木头,从上到下都无可救药了。

    洪承畴肠子都悔青了,也终于明白,自己越软弱,便越会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越多的可乘之机,只有给自己练就一副铁石心肠,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一席之地,才能施展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理想抱负,对付这样一群地痞无赖一样的兵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硬砍杀!

    第三天早上,队伍终于又开始前进。

    洪承畴心急如焚,不知道宜川的战斗进行得如何了,还能不能赶得及?再回头看看如乌合之众一般的军卒,洪承畴不禁扪心自问,这样的兵马,就算赶得及,又有多大作用?

    洪承畴正是心事重重的时候,西安兵守备赵仕常厚着一张脸皮来套近乎:“参政,前面就快到云岩镇了,咱们不如进镇休整半天再走,也好解一解这行军途中的劳乏……”

    洪承畴张嘴便欲呵斥,但转念一想,之前要杀李师道等客军武夫算是警告立威,但也总不能一味打压,毕竟陕西兵和甘肃军是他拿来遏制有非分之想的宁夏镇军的重要力量。

    这一路上就数宁夏军最能闹事,甚至还用大炮轰自己,想炸死自己,真是气煞我也,洪参政已经想好了,等战事结束,就上表弹劾宁夏总兵贺虎臣,此獠部下跋扈,有反意!

    “赵守备,本官且问你,秦兵还能否一战?”

    想了一会儿,洪承畴如是问道。

    赵仕常过来就是没事想套近乎,一路看到洪承畴脸色阴沉得可怕,所以想探探口风,看上官对自己是不是也产生了什么想法,但听到洪承畴这么问,赵仕常顿时眼前一亮。

    这种口吻只有托付重任的时候才会这么问啊,看来一路上的变故并没有影响洪参政对陕西兵的看法,是以大喜道:“上官放心,秦兵可堪一战!不需补发军饷,只要吃饭管饱!”

    “与夏贼对阵,可有取胜把握?”

    王国部下的宁夏边军精锐在洪参政嘴里居然成了夏贼,赵仕常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上官不但在对自己人凶神恶煞,就友镇客军他都想上去咬上一口,当真不得了。

    如果再早上十几二十年,这厮定然又是一个王保!

    但事已至此,万万没有摇头说不行的理由。

    “赵仕常与部下秦营,都为上官效死!”

    这话把洪承畴听得一笑,以赵仕常这种丘八,效死二字能从他口中如此轻易的说出来,那只能说明,他不是真的想效死,但有这个态度也足够,他现在只能指望赵仕常的九千秦兵和贺人龙的七千延兵,左光先的五千部队虽然精锐,火器也多,但洪承畴却指挥不动。

    左光先心气很高,早就放话要单独行动,枪毙王佐挂。

    其他李师道、冷士贞、杨天华、段树功、王国、周文昌等人的部众,人马虽多,却很驳杂,加之延安、宁夏、凉州、肃镇诸军本身便有异心,不拖后退都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

    对于赵仕常的表现,洪承畴满意的点点头,却道:“赵守备,你不是为我洪承畴效死,而是为皇帝为朝廷为大明效死,此战若得战功,本官必定如实上报军部,为你请功!”

    “还有,你不要丧着脸,觉得剿灭王佐挂没希望,我军战力还是可以的。”

    ……

    “是是是,赵仕常为朝廷效死,皇帝万岁,大明天下无敌!”

    赵仕常忙不迭顺着洪承畴的口风说下去,至于请功一说,赵仕常却信也不信,洪承畴不知道,但他知道赵仕常只有跟着自己一条路,否则以他没背景的情况,如果宜川大败,恐怕连守备都保不住了,不是被杨鹤解除职务,就是被陕西兵备道下狱论死,都察院都不会过问。

    之后洪承畴尝试召李师道、冷士贞、杨天华等甘肃将领来了解一些情况,结果都是一副老爷作态,三令五申都不带挪一下屁股的,还说什么为防战斗突发,将官不宜离军。

    “贼丘八的甘肃畜牲,不要以为我不敢杀你们!”

    ……

    二月二十六日,三边总督杨鹤遣人催促,斥责洪承畴行动迟缓。

    洪承畴辩解说部下矛盾重重,因此速度缓慢,恳请调拨银钱补饷激励士气,结果却被监军小使顾弘文质疑为意图收买军心,别人的部队不发饷也能打,怎么就你喜欢搞特殊?

    朝廷财政这么困难,你就不能让将士们再宽限几年?

    咱看你就是不想干了!

    不想干直说,咱连回去禀报总督,换个人领兵打宜川就是!

    一顿夹七夹八,直骂得洪承畴找不着北。

    除此以外,顾监军还带来了一则非常重要的军情。

    二月二十三日,贺虎臣率宁夏兵与大寇王嘉胤战于平凉。

    贺虎臣感染了瘟疫,身体欠佳,因此想速战速决,平凉一战,官军集结四万人,由宁夏总兵贺虎臣指挥,大家本来都以为,以宁夏边师的战斗力,可以一战而胜,击杀王嘉胤。

    谁知道平凉各地老百姓争先恐后造反,不但给流贼通风报信,还偷袭官军粮道,拿起锄头把驿道挖得到处都是坑,或者搬上石头堆在路上,官军粮草不济,以至于杀骡充饥。

    定边县更是有一个有叫张献忠的汉子,在家乡策动了十八个村镇的老百姓,组织了一支九千多人的队伍,自号八大王,在敌后响应王嘉胤,据监军使说,这张献忠本来就是延镇边兵军官出身,武功过人,胆大包天,最好打抱不平,定边县官府已经被这厮屠戮一空了,县令直接被分尸!

    偏偏祸不单行,杨鹤从横山卫调到贺虎臣部下的五千延镇边师也趁势发叛,士卒众推军官刘廷举为帅,砍杀官将数十,随后烧毁军营,一路敲锣打鼓,打着火把连夜投靠王嘉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