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掩护

    天佑帮老张乔装改扮,假装水客,又教给他一些水客的常用术语。两人预先对好“口供”,以便应付官兵盘查等意外情况。

    由于计划周密,天佑和老张顺利上了火车。

    半天的颠簸之后,傍晚时分,火车到达海陆丰地区。老张机警,担心在车站出战时候会遭到盘查,于是在火车还没进站时,带着天佑悄悄跳下了火车。

    此时天色已黑,他们在村子里找了一间不显眼的小旅馆,借宿一晚。第二天早晨天还未亮,雾气很浓,他们俩借口急着派送侨批,雇佣一辆马车就上路了。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疾行。小路上坑坑洼洼,车颠簸得厉害。老张在起义的时候受了枪伤,因躲避追捕,一直没有妥善处理,此时巨大的颠簸,使得伤口开裂,疼痛万分。咬紧牙关默默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坐在身边的天佑尽力扶着他,屏住呼吸,眼睛警惕地向四周了望。

    中午时分,马车到达潮汕平原地界。天佑担心老张的身体,又担心被马车夫看出破绽,就下车结账。扶老张在路边茶摊喝水、休息。他们商量之后,为了避免被怀疑和追踪,决定一边走回汕头,一边顺路到一些乡村去送侨批,接回批,以此掩人耳目。

    第三天一早,他们抵达汕头,赶到天源信局。

    天源信局是一栋三层的骑楼式建筑,原先是一处客栈,后因故倒闭。阿柴和天美回到汕头后,用志源提供的资金购买,将其盘活,略加修整。首层作为营业的铺面,设置了柜台和桌椅。二层是客房,供水客和革命者临时落脚、居住。三层则是阿柴夫妇和母亲蓝氏的住所。

    他们走进信局,这是还没开始营业,只看见蓝氏正在柜台前整理物品,拭擦台面。

    “娘!”

    蓝氏猛然抬起头,看见儿子回来,忙走出柜台,“孩子,你回来了……”

    母子刚要寒暄,突然间有两个人闯了进来,四周张望。

    来者是二十多岁的男青年,穿着褐色的布衣,头戴黑色的瓜子帽,脚上穿布鞋,腰间还别着一把手枪。

    老张久经江湖,看那装扮和动作,感觉到来者不善,于是默不出声,悄悄给蓝色和天佑母子使了个眼色。

    蓝氏稍一思索,心领神会,于是迎上前去,“两位爷,是来寄侨批的吗?这么早,我们还没营业,员工还没来上班。不好意思!先请这边坐,休息一会。”

    两个黑衣人对视了一眼,“我们是治安巡逻队的,来检查安全的。”

    所谓“治安巡逻队”,其实是黑帮的另一个身份。黑帮一方面勾结清朝官府,一方面又勾结西方洋人,两边钩挂讨好;还组织了“治安巡逻队”,名义上是在汕头这个通商开埠港口,帮官府和洋人维持社会秩序,实际上是黑帮份子接机巧立名目,仗势敲砸钱财大发国难财有时候还帮官府或洋人做一些侦查、通缉或暗杀的工作,相当于特务杀手组织。老百姓对他们是极度痛恨的。

    “原来是治安巡逻队的兄弟啊,你们辛苦了。快请坐。”蓝氏巧妙周旋,“以前没来过我们信局吧?两位都是生面孔啊!以后有空常来啊!我给您你们泡茶喝。”

    “你是这里的老板娘?”

    “老身蓝氏,世居潮汕鸥汀乡,现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与女儿女婿开这间侨批局谋生。往后还求兄弟们多照应。”

    黑衣人又细细打量天佑和阿柴,“这两个人又是谁?”

    蓝氏一愣,急中生智想了想,“他们是递送侨批的水客,批局就是靠他们一乡一村去,把侨批送到侨眷手中。他们送完侨批,刚回到局里。”

    天佑和老张很配合地点头微笑致意。

    两个黑衣人将信将疑,“之前有革命党在省城闹事,已经被镇压了,但是有个别党人狡猾逃脱。上面通告,全国通缉。你们这里人来人往,别让革命党人钻了空子。”

    好几次官兵或黑帮上门勒索,都借口搜捕犯人,蓝氏早已心知肚明,见多不怪。但她暂时不知跟随天佑回来的那个人是什么身份,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她只好假戏真做,装出大吃一惊的样子,“哎,我们一家都是厚道人。哪有这个胆量窝藏犯人,就是想着都害怕啊!如果发现可以人物,一定第一时间报告。”

    “这老女人倒是挺能说会道的。看日子一定混得不错。”另一个黑衣人阴阳怪气的说。

    “开商铺,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嘛。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蓝氏自我调侃,从柜台里取出一点碎银子,客客气气地捧到黑衣人跟前。“请各位兄弟以后多关照,常来喝茶啊!一回生,二回熟嘛。”

    黑衣人拿过银子,装进兜里。又四周仔细打量了一番,估计是没看出什么破绽,又头对蓝氏说:“发现情况,马上汇报。要是敢窝藏革命党,小心脑袋!”

    “一定!一定!”蓝氏装出满脸笑容。

    “哼!“黑衣人趾高气扬地走了。

    蓝氏送到门口,眼看他们走远了,才回身打了一个手势,让天佑他们两人跟自己上三楼的房间里叙话。

    进了房间,掩上门,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娘,幸亏您急中生智,及时化解危机。”

    “那些黑帮份子,明靠清官府,暗投洋鬼子,真是‘左右逢源’,可是苦了咱们老百姓。”蓝氏生气地说,“对了,孩子,你怎么突然间回来?这位先生是谁?”

    “这是从广州来的革命者老张同志。”天佑将广州起义遭遇失败,志源委托他赶赴广州,护送老张经汕头前往南洋避难的事情,禀告母亲。

    蓝氏虽然只是农家妇女,但思想十分开明。她三番五次被官府欺凌,因为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基于共同的敌人这一点,她对革命者非常同情和友好。

    “老张同志,你一路辛苦了。”

    “感谢辛老夫人刚才挺身相救。现在各地明里暗里都在搜捕革命党人,一旦被黑帮眼线发现,报告官府,我就一命难保了。”

    “黑帮、官府、洋鬼子,三方暗地里相互勾结,就会欺负老百姓。你们闹革命推翻朝廷官府,也是给老百姓一条活路。我们应该支持。”

    “老张同志,你就暂且装扮水客,在天源信局里住几天。待我买好船票,处理完侨批的事务,我们一起到南洋去。”天佑说。

    “一切就拜托你们想办法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