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捎信

    二舅爷点点头,带着大家顺利地过了海关,踏上新加坡的土地。

    站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码头上看到的是熟悉的建筑,听到的是熟悉的一句句乡音。但是,面对陌生的社会、陌生的人员,年少稚嫩的心被第一次远离家门的紧张好奇和对未来的猜测期待牢牢占领。下一步该怎么走?有什么打算?他脑袋里依然空白一片。

    新加坡的码头上尘土飞扬,塞满了行李箱、箩筐,四处都是汗味、水果味、干货、鸡鸭禽类的味道。人们脚步急匆匆的,停歇不得,一批又一批,来来往往,各自劳碌与奋斗着。

    转身,天佑看见猪仔们正排队从另一侧的踏板下船,阿涛和阿柱也在队伍中。踏板两端都站有洋人和黑帮打手在监督着。

    二舅爷向着猪仔的队伍走过去。

    “查理先生,好久不见了,发财啊!”二舅爷拱手行礼。

    洋人回头转身,“原来是蓝爷啊!你又来新加坡了。”

    “没办法,苦命人,只能四海奔波做水客,赚点脚力费养家糊口,哈哈!”二舅爷往他身后看了看,“查理先生的产业越做越大了。这次又从潮汕招了不少的劳力来帮忙。”

    查理先生开心地大笑,“这些人都是签了契约,要送到马六甲的橡胶园去帮忙开垦、收割的。橡胶,与石油、钢铁、煤炭是四大工业原材料,现在欧洲那边工业发展非常快,对橡胶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维多利亚女皇和大英帝国政府已经发布命令,鼓励商人们尽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胶资源,为国家服务。这几年橡胶园一直在扩大,蓝爷你们客头行如果有弟兄、乡亲要来南洋务工,可以介绍到我们橡胶园去帮忙。”

    “查理先生经营橡胶园,为帝国工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支持,又为潮汕乡亲下南洋谋生提供岗位,令人敬佩。再有机会,我们一定合作。”

    查理听了这话,满意地点点头。天佑却感觉非常生气,心里暗想:二舅爷为了讨好洋人,真是睁着眼说瞎话。猪仔们在底舱里受尽折磨,估计到了橡胶园更辛苦,还说什么“为潮汕乡亲下南洋谋生提供岗位”。

    二舅爷不理会其他人的感受,直接走到众多猪仔面前,“乡亲们,大家在海上颠簸了半个多月才抵达南洋,辛苦了!我们都是为生活所迫,无奈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到南洋来谋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在这边发财,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我们是做水客、送侨批的,就是帮助大家把家信和银两带回家乡,转交给你们的亲人;再把亲人的回批送来南洋给你们。大家刚到南洋,建议给家里寄个批,报个平安。”

    “我们想给家里人寄几个字。”阿涛阿柱从人群中挤出来,“但是这里没有笔墨,怎么办?”

    二舅爷哈哈一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根笔,“这是最新进口的美国的钢笔,又叫自来水笔。墨水就直接装在笔芯里,随时可以在纸上写字,不需要再准备砚台、墨水这么麻烦了。”

    二舅爷将钢笔和纸张寄给阿涛,阿涛接过,快速写了几行字的一封家信,又把笔递给阿柱,再把信纸折好交给二舅爷,顺便把地址告知。

    阿柱很快也把信写好,交给二舅爷。

    二舅爷将侨批装回口袋里,伸出手,“脚力费,按照行规是寄款额的5%,不附钱款的每份批一个银元。”

    阿涛和阿柱面面相窥,一时间手足无措。

    “我们刚到南洋,身上没钱……”阿柱吞吞吐吐地说。

    二舅爷脸色一变,“我们做水客的,也是靠这点脚力费养家糊口,没钱吃饭,怎么送侨批?”

    “我们知道……先赊账行吗?等下次,我们再寄侨批,把两次寄批的钱一起付。”

    二舅爷冷冷一笑,“下次?谁知道下次我们还能不能活着见面。既然没钱,就别寄侨批了。让老天爷帮忙传递音讯吧。”他从口袋里掏出批信,往空中一扔。

    信纸随风飘荡,缓缓掉落到地面上。

    “还有哪位乡亲需要寄平安批吗?”二舅爷朝其他人问。

    过了好一会,没人回答。猪仔们被卖到南洋,身上都没有银两。虽然想给家乡亲人报个平安,但是见到阿涛阿柱被羞辱,都选择默不吭声。

    二舅爷于是转身跟查理作揖告别,到其他人群中去招揽生意了。

    见二舅爷走远,天佑悄悄走到阿涛和阿柱跟前,弯下腰,把丢在地上的侨批捡起,小心翼翼地装进内衣口袋中。轻轻地拍拍两人的肩膀,“兄弟,你们好好保重,下次到橡胶园我再去找你们!侨批我会顺路帮你们带回家乡,亲手交给伯父伯母的。你们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