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赔付

    俗话说得好,“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蓝氏正在家里帮人家浆洗衣服,眼看天气好好的,阳光灿烂,于是把衣裳拿到屋外架子上晾晒。谁知突然间一阵凉风吹过,一团乌云就跟着过来,整个天色顿时暗了下来了。

    蓝氏手忙脚乱地把刚晾晒上去的衣裳收回屋里。刚拴好门窗,“噼里啪啦”雨水也跟着下来了。

    雨越下越大,天昏地暗,令人窒息。雷声轰鸣,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狂风咆哮着,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门窗和外墙上抽打。蓝氏内心悸恐,自己的小屋子能否挡得住这样的暴风雨。

    在风雨的咆哮声中,蓝氏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喊,“娘……”她用心仔细倾听,却又没用捕捉到任何的声音。

    “难道是我太思念儿子,以致出现了幻觉?”蓝氏满腹狐疑。

    “娘!”这声音又再次响起,越来越清晰。接着是几声清晰的敲门声。

    “真的是天佑回来了。”蓝氏忙起身打门。

    一阵狂风卷着暴雨扑面而来,冲进屋子里,蓝氏一个踉跄,倒退了两步。只见儿子站在门外的暴风雨中,撑着一把破伞,全身湿透,冷得直发抖。头发散乱,发丝滴着雨点,顺着他的脖颈流进衣服里。看起来非常狼狈。

    “天佑!”蓝氏带着哭腔大声叫喊,那声音在肆虐的暴风雨声中显得特外凄厉。

    “娘!”天佑一瘸一拐地走进屋,扑在母亲怀中,委屈地大哭了一场。

    母子抱头痛哭,场面催人泪下。

    “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你怎么这样狼狈,伤痕累累?”母亲心疼地问。

    天佑于是将路上遭遇风暴,导致肋骨折断,所有侨批银信失落海中的经过,简单地告诉母亲。

    “老一辈的人都说,‘风云难测,天意难窥。’出海遭遇风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能回到家里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其他的事情,我们娘俩再想办法解决。”

    听了蓝氏的话,天佑稍稍宽了心,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晕了过去。

    天佑这一趟行程颇多挫折。在暴风雨中本已负伤累累,船上没有药品,一直拖延着,无法治疗。船上饮食卫生和休息条件也不好,加重了病情。上岸回家的路上还遭遇暴雨,整个人被淋湿。其实他的身体早已到达极限,只是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让自己硬撑着,一步一步一直坚持着走回家。

    蓝氏心里慌张,发现在冰冷的衣服里,儿子全身滚烫。她急忙把儿子扶到床上躺下,冒着暴风雨跑到村头请赵大夫过来把脉、开方。抓药、煎药、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

    天佑在床上了两天,不吃不喝的,一直都在迷迷糊糊睡着。蓝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三番五次地询问赵大夫,赵大夫安慰她,“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天佑现在是多种病症同时爆发,高烧导致浅度昏迷。只有先把烧退下来,人才能清醒,之后再慢慢调养、恢复。

    到了第三天,天佑的烧终于退下来了,人也醒过来。才短短几天时间,眼窝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本来乌亮的双眼已经没有了一点光泽,变得暗淡无神,脸色也是一片苍白。

    “孩子,你醒了。”

    “娘!?我这是在……家里?!”天佑还有些迷糊。

    “是啊!你之前在海上受了伤,又冒雨回家,风寒导致多种病症并发,高烧昏睡了三天。”

    天佑点点头,头脑慢慢清醒,“娘,又让您担心了。”

    “只要你平安醒来就好。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就能克服所有困难。”

    “娘,我在昏迷中做了好多的梦,我梦见天美回家了,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我梦见所有在南洋艰苦生存的同胞都回乡了,每个家庭都欢聚一堂。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一直牵挂着妹妹,牵挂着乡亲侨胞,所以就有这些梦。”“是啊!生离死别,音讯渺茫。他们都非常可怜。”

    蓝氏无奈地摇头、叹气。

    “娘,侨批是海外乡亲与潮汕家眷唯一的书信联系和生活接济,现在所有侨批都因暴风雨灾害落入大海,踪迹难寻。侨眷们接下来的生活怎么过啊?”

    “是啊!很多家庭青壮男人都下南洋去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妇孺。一旦没有侨批接济,他们的生活一定会陷入极度的困难。”蓝氏也忧心忡忡。

    “娘,我们应该想想办法,帮助乡亲们读过难关。”

    “虽然说,海上遭遇风暴,导致侨批遗失,这是天灾,并非人为过错。但是帮助乡亲,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蓝氏想了想,转身出屋。过了一会,她拿着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进来,“孩子,这是你这几年当水客跑侨批赚的一点辛苦钱,还有娘帮人家浆洗缝补衣服赚的一点钱,娘省吃俭用,全部积攒存放在这布袋里面。这次灾难的损失,咱们娘俩自家承担。等你身体康复,就依据小册子上登记的收寄数额和收件人的信息,把这些钱赔给侨眷家属们,接济他们的生活。”

    天佑点点头,又摇摇头,“娘,这样太委屈您了。”

    “傻孩子。我们潮汕有句俗语,‘金邻居,银亲戚’。乡邻有困难,我们理该协助。更何况,做水客,凭的就是乡亲之间的关心和信任。赔付这些钱,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自家吃亏,但是能获取乡亲们的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路子会越走越宽,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我们潮汕人经商讲诚信讲友谊的好传统。”

    “娘,我明白了。等我身子好转,我就按着小册子上登记的名单,一家一户去送银子,并向大家解释、道歉。”

    蓝氏欣慰地点点头,紧紧抱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