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解剑
繁体版

第52章 千年诗谶

    墨非紧随在后。

    再次把房门牢牢栓上,隔绝开了房外吵闹声。

    转身看向房内站立少女,他很是紧张道:“李馒头!到底怎么回事,我怎么成你天命之人了?!”

    少女异常好看的眉梢又是轻轻竖起。

    “我叫李佩真,不叫李馒头!你再敢胡叫,信不信我现在就打开门,放他们进来好好教训你一顿!”

    墨非不置可否,心中暗接一句,你当放狗呢。

    最后走到圆桌前,倒过两杯水,把其中一杯推到对面,稳了稳心态后重新问道:

    “李道长,是我唐突了。我就是想问下您,我不过救了您而已,他们怎么都说,我是您的天命之人呢?”

    李佩真皱了皱琼鼻,似乎对这个称呼仍不满意。在环视过房内后,这才开口回道: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不懂,稍后我师兄过来,你问他就行。还有,你那件染血白衣在哪儿?”

    墨非疑惑:“染血白衣?在洗漱池那边泡着呢!现在先别管衣服不衣服!你师兄在哪,我这就过去找他!”

    “他就住在我对面。窗户上摆有一盆红花那个,就是他的厢房。”

    听少女说完,墨非起身就朝门外走去。

    刚拉开房门,两个年轻道人直接扑倒在了地上。

    墨非也不管他们偷听不偷听,在一众道人目光中,直接踏步走出院落。

    长长的走廊上,不时飘出一阵菜香,闻得他肚子咕咕叫,却也顾及不了这些。

    走过长廊一处拐角,又正巧碰上不知从哪儿闲逛归来的李碧茹。少年脚步不停,简单说明过情况,前往别院的身影就变成了两个。

    龙虎山的中院,显然是不对外开放的。

    但是和李碧茹一路前走,不时有道人擦肩而过,却仅仅只是打量过他几眼,并没有出言询问或阻止。

    就这样一路畅通无阻的走过长廊,墨非进入别院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处摆有红花的窗户。

    伸手敲门后,屋内传出了张仲演的声音,随后房门就被打开。

    墨非站在门口,把心中疑惑,又对年轻道人细细说过一遍。

    张仲演却是神秘一笑,直接拉着两人进屋用膳,只说吃过晚饭后带他揭晓答案。

    一顿饭吃得风卷残云。

    见他一副狼吞虎咽的匆忙模样,李碧茹只是掩着嘴格格直笑,年轻道人却是瞪着眼无从下筷。

    就这样,在两人的目光中,两道素菜全进了他肚中。

    直到最后一片菜叶子,被胡乱塞进口中,墨非把手中筷子一拍,说了一句帮你吃完了,拉着张仲演就开始往门外走。

    张仲演称得上奸诈无比。

    明知少年的心里装满疑惑,却是带着两人闲逛起了龙虎山。

    逛完中院的各处殿堂,又开始逛后院的植物花卉,甚至连几处泉眼都不放过。

    直到细细介绍完,说无可说的年轻道人,又带两人坐在一处小亭内,开始讲起了小亭子的历史。

    墨非已经到了忍受的边缘,心中疯狂咒骂这厮不当人子。

    看似张仲演在带着两人闲逛龙虎山,其实就是一个彻头彻尾且无比合格的导游。

    此时此刻的墨非,不仅对龙虎山的建筑分布熟稔于心,而且对天师府的各代历史更是滚瓜烂熟。

    别说山上的大殿建于何时,发生过什么故事,就是殿内的祖师灵位有多少块,上面分别写有什么名字,他都快要倒背如流了。

    甚至这些都可以不提。

    更加让人感觉过分的是,凡是路上遇到的道士,不管男女老幼,这厮逮着就是一顿介绍!

    硬是让墨非生出一种错觉,就跟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似的!

    是那种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大表姐,新外甥旧女婿统统喊来,甚至连不满月的孩子都要抱来,先跟他混个脸儿熟的错觉!

    更更让人感觉过分的是,原本一路闲逛,遇见的道人是不少,但也算不上太多,哪怕挨个介绍一通,墨非也不是不能忍受。

    但是三人只逛完中院的一半殿堂,路上的道士就多了起来,甚至恐怖的时候能站出老长一排。

    人人端着饭碗站在路旁,是一边吃饭一边赏月,同时还不忘对着天空指指点点,感叹一声今晚的月亮真的圆。

    墨非当时还特意仰头确认过,天上有乌云的缘故,使得月亮若隐若现,连看清都显吃力,哪有什么圆月亮,根本就不是赏月的好天气。

    再说那些端碗道人里,有些明明已经吃过晚饭,碗内更里比墨非的脸都干净,却非要学着别人端碗赏月。

    还有一些不知是不是出来的太匆忙,碗内干干净净不说,连筷子都没拿,就那样捧着碗站在路边,还要比划出吃饭的动作。

    更更更过分的是,介绍也就介绍,人多也就人多,快速过一遍不是不行。

    但是张仲演这厮是真不当人子,见人家碗里越干净,介绍的篇幅就越长。包括境界多高,修为几何,道心是多么通透,做人是多么真诚,一个个都夸出一朵花来。

    甚至刚刚带人找上门,那个名叫张丁零的年轻道人,他都要夸上一句为人实在,待人热忱,非常好客云云。

    墨非就这样耐着性子,脸上带着迷人微笑,心里不停骂着张仲演,和几百名道人逐个介绍一遍,以蜗牛般的行走速度,见过了各位长辈和晚辈。

    等所有人介绍完,人已经快要逛完整个中院。

    正当他暗暗呼出一口气时,迎面走来了四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人。

    墨非很脸熟。抱着李佩真上山时,他在少女的一众师叔中见过这四人,龙虎山辈分最高的一代人,也是掌教张天罡的师弟。

    张仲演这一次的介绍格外详细。

    四名白须道人很和善的回话,墨非却越听越心惊,再不敢心存半点含糊。

    因为这仅仅四人中,竟有两个天象境巅峰,一个半步陆地神仙境,一个真正的陆地神仙境!

    无形中的恐怖气势,不止是四人带来的,更是墨非心中生出的。

    也不止是他,无论谁面对这四人,恐怕也要心虚三分,包括张仲演在内。

    这是真正的修道高人,也是真正的宗师级别。

    这次的介绍很详细,时间却不长。

    三人随后告辞而去,这才终于走出龙虎山中院,也就有了此刻闲坐小亭的一幕。

    墨非一路走来,明里暗里催促了张仲演至少十次。但是闲坐亭中这一刻,或许是见了龙虎山大半道人,也或许是见了四位老人缘故,他心中相反没有了刚才的急迫感。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奔他而来的,包括四位老人在内。

    对于这个天命之人,一个人这样认为时,他可以当做儿戏。一群人这样认为时,他可以心存怀疑。当四个老人出现后,他能做的只有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会成为这个天命之人。

    道家看重因果。

    这些道人不会乱开玩笑。尤其四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更加不会开这种玩笑。

    天命一词,即是命中注定。

    天命之人,即是命中注定的人。

    不可能救了李佩真,就成了她的天命之人。且是龙虎山所有人,都在坚信不移的天命之人。

    墨非思虑至此,只觉事有蹊跷,只是还想不通关键处。

    张仲演看似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小亭历史,其实目光一直都在少年身上。

    见他低头沉思,再到抬头看来,脸上再看不到半点着急神色,这才微微一笑,道出三个字。

    “跟我来。”

    墨非没有回话。和李碧茹一起,跟在了年轻道人身后。

    三人再次返回龙虎山中院,最后站在了真武大殿前面。

    张仲演率先迈步,推开厚重无比的殿门,进入烛光映照的殿内。

    转头看向跟来的少年,迎着他疑惑目光,笑着自问自答道:

    “是不是想说,刚才已经来过这里?是的,刚才确实来过这里。但是只介绍了一大部分,还有极小一部分没介绍。而你成为天命之人的答案,就藏在这极小一部分里。”

    说完,不等少年回话,人就已经走向十米高的神像。

    在真武大帝神像前拜过三拜,这才迈步走向神像后面。

    墨非紧步跟上,再随张仲演疑惑转身。目光不自觉中,落在神像后一行小字上。

    “千鹤赐福佩见真,缘起崖畔现赤心。”

    “血手可托千重骨,真武降世孕肉身!”